中易网

电炉操作规范是什么

答案:3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2:53
  • 提问者网友:雪舞兮
  • 2021-10-17 07:06
电炉操作规范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10-17 08:26
高温电炉操作规程
高温电炉又称马福炉,常用于有机物的炭化、灰化和质量分析工作,还可以用于金属的热   处理   一、使用方法   1、   旋动温度指示调节仪棉板下端中间螺钉,调整零位基准点;   2、   旋动温度指示调节仪面板右下脚螺钉,将温度指示调节仪的设定指针调整至所需工作温   度的位置;   3、   检查各部接线无误后,合上电源,按动开关接通电源,此时,温度指示调节仪左边指示   灯亮;   4、   加热升温过程中,应分阶段逐渐升温,待温度指示针升至设定温度值时,在温度指示调   节仪作用下,通过接触器使电炉断电,此时温度指示调节仪右边红色指示灯亮,炉温逐   渐下降。当温度指示调节仪指示针退离设定温度值时,在温度指示调节仪作用下,通过   接触器又通电,此时绿灯复亮。如此接触的反复动作,使电炉温度保持恒温。   二、注意事项:   1、   高温电炉应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固定后不要轻易搬动;   2、   电源电压需与高温电炉额定电压相符,连接电源时,相线与中心线不可接反,否则达不   到控温的目的,并易造成触电事故。连接热电偶至温度控制器的导线应用补偿导线,连   线时正负不可接反。外壳应接地避免危险。   3、   从高温炉膛内取出坩埚时,应先将坩埚放在靠近炉门处降低温度后再取出冷却;   4、   炉膛应保持清洁,炉的周围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和精密仪器;   5、   在使用时,要经常查看,人员不得远离,以防自控失灵,造成事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0-17 10:23
电炉操作规范有以下几点: 1、开机前应送水检查水管流水是否流畅,是否有漏水现象。 2、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正常。 3、检查配电柜和感应炉之间连接是否完好,感应圈上不应有金属物体,以防感应圈打火烧坏感应圈。 4、在以上都完好的情况下可以送门板上控制电源,同时看电脑板上是否依次检测到“1”,停在“1”上并闪烁,(从9至1依次检测)。 5、把门板上功率调节电位器逆时针到“0”最小。 6、按主通起钮,电脑板显示“A”在闪烁。 7、把加热启打到开的位置,电脑板显示“A”,不闪等待加热。 8、把门板上功率给定电位器顺时针一点一点放大,给到最大。直流电压表是500V,电流表50A,中频电压表650V。以上读数可能有误差,但不是很大。直流电流最大不超过60A,中频电压最大不超过750V。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10-17 09:48
料。再用推耙将附近的炉料推过来之后,再适当补加新料,必要时需用扎眼透气。正常料面维护的关键,一是充分利用热料,二是保证炉料良好的透气性。      2)   出炉前30分钟的料面维护      出炉前30分钟的料面维护是保证出炉顺利,缩短出炉时间,保证炉温的重要手段。是必须应该加强的。      出炉前30分钟,应对三相电极周围,特别是1#电极周围进行集中处理,做到电极周围炉料透气性良好,保证在出炉前不刺火,不悬料,此时要求将三相电极周围炉料料面上升150200mm,以保证出炉过程不出现塌料而影响出炉。   3)      出炉过程中的料面维护。      随着炉料的下沉,应用推耙将大面炉料推向极心园,进行收料操作。同时避免破坏电极周围的炉料造成塌料。当电极周围刺火严重时,可适当的压一些新料。   6、出炉:      1)出炉前20分钟左右,应清理出铁口流槽及炉眼,保证出炉铁顺畅,清理炉眼时要将多余泥尽可能清除,使炉炉眼呈红色。注意不能使炉眼清至黄色,防止跑炉发生意外。      2)出炉时应尽可能用圆钢扎开。吹氧时,应吹烧炉眼中上部,不能帖着底部吹烧,防止炉眼出坑。更不能盲目乱吹乱烧。      3)炉眼打开后,要控制好流速。流速过快,易造成炉上塌料,渣罐跑铁;流速过慢,出炉时间长,炉温损失大。避免盲目拉渣。用后的吹氧管,拉渣棍不允许放入铁水包中化铁。   7、堵眼:    1)堵眼前,用耙子将炉眼及流槽清理干净,不得出现眼内,存渣影响堵眼。      2)堵眼时,第一个泥球要求大小,干湿软硬合适,不能过湿,过软。当炉眼偏大,跑生料,炉渣偏稀等情况时,应及时堵一些镁砖、镁砂等材料,以保证炉眼。      3)堵眼时应用稳劲,持劲,不能猛砸,锰撞。   4)堵眼应深堵,泥球尽可能深送,不能堵半截眼。   5)堵眼完成后,炉眼应留有100mm左右深度。   8、下放电极:   1)下放电极时必须停电      2)将电极缓缓下插,注意不能盲目下插损坏设备。同时将炉料推向电极周围,防止打开铜瓦时电极下滑过多。必要时将电极上抬下插1-2次,将电极落实。      3)打开铜瓦,上抬大臂至所需要的下放长度,夹紧铜瓦。   4)上抬电极150mm左右,准备送电。   9、配电操作:      1)正常生产过程中的送电      2)确认人员,设备安全无误,得到班长指令后才可送电。   3)送电前应将三相电极适当上抬150mm左右,防止送电时电流过大,造成供电系统事故或电极事故。      4)送电动作要快而准,不允许强行送电,一次送不上应检查过流继电器使之归位,确认相位,适当上抬该相电极后,再第二次送电。   5)送电成功后应口头通知班长。   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停电:    1)   接到班长停电指令,才可以停电。      2)   将三相电流减少1/3左右后,才可以停电,不允许不减电流   直接停电。      3)   停电后口头通知班长。   配电: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配电工的基本任务为:      1)   和配电有关的电极维护,防止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电极事故及   设备事故。      2)   平衡三相电极的插入深度,使三相电极端部尽可能保持在同   一水平面上。      3)   平衡三相电流、电压,使三相电流、电压基本相等,避免死   相。      4)   使电极深而稳地插入炉料中,满负荷送电。   冶炼初期:      1)   根据电极下放长度及电极烧结情况,合理控制电流大小,防   止出现电极软断、下滑等事故,正常情况下,一般控制电流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后,即可达到满负荷送电。      2)   调整电极位置,使三相电极插入深度平衡,三相电流平衡,   三相电压平衡,满负荷送电。      3)   与冶炼工密切配合,杜绝各自为政。使电极深而稳地插入炉   料中。   冶炼中期:      1)   根据电流大小及料面情况及时调整电极位置,调整电极要合   理,不能只调整一相,要学会用其他两相来调整,避免频繁 调整一相,造成该相电极刺火,塌料过多,使电极难于下插。   2)   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调整电极,当电极周围出现刺火时,电流   会有波动,当电极周围炉料烧空时,电流会出现缓慢下降,此时应及时提醒冶炼工处理。      3)   观察电极位置,避免铜瓦插入料面中,要求铜瓦距料面的距   离不能少于100mm。      4)   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立即停电,即电极事故,冷却断水汽   化,变压器重瓦、跑炉等。   5)   避免出现电极死相。   冶炼后期:      1)   出炉前20分钟,尽量不调整电极,特别是1#电极。   2)   保证1#电极插入深度合理,过深影响出炉,过浅出炉时1#   电极容易塌料。   出炉过程:      1)   出炉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极硬断及电极下滑事故,配电工注意   力必须集中。      2)   出铁口打开后,1#电极保持不动,根据电流下降情况,缓   缓下插2#、3#电极,使渣铁尽快流出。      3)   出炉1-2分钟后,1#电极可根据沉料情况及电流大小缓缓   下插,防止周围炉料下沉过快或塌料堵塞出铁口,然后再下插2#.3#电极。      4)   不允许在出炉过程中频繁上抬下插电极,不允许出现过流跳   闸,不允许停电挤铁水。   10、电极糊加装及电极壳焊接    电极糊的加装及电极壳的焊接是操持稳定的电极烧结制度,避免电极事故的重要操作。      1)   每日测量电极糊柱高度,根据糊柱高度,确定电极糊加入量,   保持电极糊柱高度基本稳定是电极糊工的基本任务。一般夏季糊柱高度2.5米左右,冬季糊柱高度在2.0米左右,禁止随意更改糊柱高度。      2)   加糊时,应保证电极糊干净,无杂质、泥土。及时清理散落   的电极糊,防止出现打弧烧坏电极壳。加糊时不能过急,一次加的过多,造成悬糊。      3)   接电极壳前,应对电极壳制做质量进行检查,特别是焊缝处,   钢带接口处,以及筋片,必要时及时补焊。同时也应该对电极壳的周径尺寸进行校核。对于不要求的电极壳不能使用。   4)   接壳时,接口要对齐,对实。保证电极壳与电极在一条直线   上,用电焊满焊,焊皮要打掉。焊缝要饱满均匀,不能有漏点,必要时对焊缝进行打磨。      5)   工作过程注意安全,在电炉生产过程中禁止身体同时触及两   相电极。      6)   工作结束后,及时盖好电极壳,防止落入杂质,引发电极事   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