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人造奶油与天然奶油有什么区别?如何辨别?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3 16:33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10-13 07:24
人造奶油与天然奶油有什么区别?如何辨别?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掌灯师
  • 2021-10-13 08:27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消协最新发布蛋糕"奶油"消费警示: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成分大不同,长期食用人造奶油危害健康。 “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的区别 食品安全专家介绍,“天然奶油”是从奶里面经过提炼,把油脂提炼出来,一般油脂含量占到80%左右,其他的就是水分或者奶里面的成分,吃起来口感比较香甜。但是“天然奶油”比较贵,产量有限。后来人们研究把植物油经过加氢处理后把它变成固体,模仿“天然奶油”的形状跟味道,加入一些防腐剂、香精、色素等等,达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所以叫“人造奶油”。 氢化的概念在有机化学上,分子机构里面有饱和或不饱和,我们会经常听到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一般的油里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人相对来讲容易吸收,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这个是液体状态的,经过加氢处理,把双键打开,变成单键后就成固体了,流动性变差。在氰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人体是不能吸收的,所以对健康是无利的,会影响身体。 植物奶油,或者叫植物黄油等,实际上就是“人造奶油”,只不过现在好多地方连“人造”这个字都不带了,直接标注奶油,搞混了人们对人造的和天然的区别,好多人以为吃的是天然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然的成分。 商家要告诉消费者,到底是什么奶油的。 调查发现,蛋糕分三种: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是植物奶油加动物奶油混合的,但是比例多少尚不清楚;还有一部分就是纯植物奶油,没有动物奶油的;还有少量的品牌店里,会卖纯动物奶油的蛋糕,但是一般是定做。 如何辨别 价格是区别好货滥货的一个方面。纯的动物奶油的价格大概是植物奶油的10倍左右,往往动物奶油的蛋糕比植物奶油的价格贵两到三倍,但是成本更高,而植物奶油的成本其实更低,所以利润相对更大,量还走的大。纯奶油蛋糕市场一般不愿意卖,除了价格以外还不容易保存,动物奶油一般需要冷藏。 食品安全专家介绍了人造奶油的辨别方法:一看、二闻、三尝、四搓。看颜色,动物奶油的颜色一般是黄色的。通过看、尝、闻,搓这些方式都可以初步判断。 另外,有一些奶油颜色非常的白。真动物奶油肯定是黄色,植物奶油本来是白色的,但是现在也加色素,可以调成淡黄色、绿色的、红色的,五颜六色,但是不能简单的通过颜色去判定它一定是植物的,或者动物的。 长期食用人造奶油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真正的植物奶油,主要里面有反式脂肪酸,国家规定,100克里面不得超过0.3克,0.3克以下视同不含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保障的。但是现在蛋糕里面到底有多少,一般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商家有些也都不知道。因为买来的植物奶油要经过二次调配,甚至还要加一些乳化剂在里边,经过调整之后究竟比例是多少,谁也搞不清楚。但是反式脂肪酸已经证明,对心脑血管影响大,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肪瘤都与吃反式脂肪酸有很大关系。 其实很多食品里面都有反式脂肪酸,比如比像奶茶(珍珠奶茶里面没有珍珠、没有奶、也没有茶;奶油蛋糕里面没有奶油、也没有蛋)、薯条、薯片、蛋黄派、方便面、电影院的爆米花,还有一些薄饼、麻花、巧克力、沙拉酱、奶油面包、冰淇淋、咖啡伴侣,浓浓的、香香的、甜甜的,这都是植物奶油的基本特征。 按国家规定,食品包装上应该标注的。商家一般是合格的敢标,不合格的不标。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少吃,越是这种目迷五色,越是气味香浓的,内心就要盘算,成份到底是什么?怎么就会做的这么好吃呢?不要过分的追求口感,很多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健康,可能成为舌尖上的危险。商家满足你口感的同时没有满足你的健康要求。 大家在家里蒸,有的加点鸡蛋,有些加点盐、加点糖,发起来要加一点小苏打,这是正常的,也算添加剂了,但是要做面包可能比这还要复杂,可能让面包发的更好,弹性更好,乳化的更好,甚至保质期要更长,里面还要加一些防腐剂,这样这个面包的口感、形状更好,而且防腐时间更长,相对它的危害成分也会更大一些。 在现代社会,没有添加剂的生活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不管是吃的穿的各个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化学的添加剂,但是必须要合法。 在街边或者农贸市场上,经常能看到小商贩卖甜玉米的。隔着几米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吃起来非常甜,但自己在家却很难煮出这样浓郁的味道。其实这种“过分”美味的玉米,很可能添加了甜味剂糖精钠、玉米香精或奶油香精。再将普通玉米冒充甜玉米销售,长期食用可能会损害健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