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中国的民俗习惯

答案:1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8 09:00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10-18 03:10
中国的民俗习惯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秋
  • 2021-10-18 03:59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10..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