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大专生近几年的就业率的具体数据

答案:3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8:52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10-12 08:15
大专生近几年的就业率的具体数据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夜风逐马
  • 2021-10-12 08:57
大学生就业形势讨论群:94507684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0-12 10:54
大专生毕业就业调查报告    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入读五年制大专,比上完高中(三年)再读大专(三年)要提前一年取得大专文凭。早一年毕业,不但使家长少一年负担,而且学生能早一年进入社会,接受市场的锻炼。    有了这样一条大专文凭的捷径选择就读大专的人自然就多了,那么大专生的就业情况将会如何呢?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第一线技术人员和劳动者集体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效益的服务。也才能为现代提供雄厚的基础。    前几年,人才市场掀起了“高消费”热潮,“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以下毕业的不要不要”成了不少用人单位异口同声的应答词。从表象上看,好像社会已不再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导,很多地区和企业已经饱尝人才结构不合理的苦果。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其动手能力强,肯吃苦,所学知识实用性强等特点,仍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企业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这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是不少毕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既无必要,也不正常。用人应该讲效益,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完成能够胜任的岗位却要求由本科生来承担,这实际是人才的浪费,能级的错位,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我国的人才市场一味追求“高学历”的时候,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大、中专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的失业率,博士为3.3%,硕士2.8%,而普通从业人员仅为1.1%。在韩国,大专毕业生就业率只有32%,在台湾,2万多名在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员在岛内难觅称心的工作,相反,具有实践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平均每个人却有2.84个工作机会。    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较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而70%以上的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工作。    从70%这个数字来看,是个可观值,但这70%的人的工作就是从事装配,说白了就是操作工,工作累又苦,工资也不高,这就使很多毕业生不愿长久的工作下去。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指出了近几年的毕业生存在着严重的“眼高手低”及工作不够安分的现象,现在就业市场出现了“学农的不愿到田头”、“学建筑的不愿意到工地”、“学营销的不想跑市场”“学机械的不愿去机床”的现象,毕业生总想找一份薪水不错又舒服的工作,这些都给就业造成了障碍。    江苏地区对机械专业、电子专业、电气专业、微电子、光电子等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工作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应该从事更高职业而不是操作工等,这就导致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相当形势严峻。那是不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要了?这个大家不必担心,据统计,江苏省近两年中专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机械,电子,机电技术应用等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近100%,不少职业学校机械,电子类毕业生近几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说明职业学校毕业生不是不受欢迎,而是社会需要大量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关键是毕业生就业观念是否正确,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    正是因为就业的严峻,学校的就业率就成了许多高校的“生命线”在一些高校负责人眼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个硬指标,它关系到经费和许多资源分配问题,上级向高校拨款都会以这个数据作为标准,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就业率作为各项考核的重要标准。而接踵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掺水”使假的做法,又让就业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缺乏应有的公信力司    现在的企业都很清楚如今的学生所接受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精英式”教育了,而是“大众化”教育,所以毕业生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所以用人单位的这种认识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必须认识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正确进行择业定位,保证自己的求职心态同社会的认可程度相吻合,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千万不要认为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成绩不屑一顾,只看重工作能力,从就业情况来看,在学校拿过奖学金的同学明显比成绩差的同学就业容易,千万不要盲目为获得所谓工作经验,而逃课四处打工实习。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扎实的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可以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还有要认真做好在学校的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把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我们就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 2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0-12 09:41
大中专毕业生海外就业促进工程 【诞生背景】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1、目前国内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截至2009年7月1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68%,与08年的就业情况相比基本持平。09年的大学毕业生是611万,比08年增加了54万,意味着09年又有近2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 (2)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对全国102个城市就业市场的分析,09年三季度,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2.2%,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比例明显高于中等教育学历的毕业生。       2、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 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毕业生将达630余万 2010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已提前启动,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明年的就业压力仍然巨大。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700万左右。将如何解决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就业?       ● 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两成大学生期薪仅两千 据智联招聘简历库数据,应届毕业生对期望薪酬产生了如下的变化:1000—2000元之间的比例从去年10月开始比例从19.80%跃升为20.31%,此后比例一路攀升,然而,才市行情飙升,并没有给求职者带来暂时的心理安慰,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期望薪酬降至冰点,两成大学生期望薪酬仅为1000—2000元/月。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新成长失业青年中高校毕业生占半壁江山 (2)低学历供不应求,高学历供大于求――这点说明大学应试教育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反倒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重性; (3)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更高,用人需求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4)低层次岗位供大于求,技术和创新要求较高的岗位人才极度缺乏!       3、“蚁族”群体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 同时,他们也有更多的选择......       4、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扫描    美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薪水多少是一个很关键的考量。根据调查,2009年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起始年薪约在5万8000美元,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起始年薪是4万8377美元。 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4月份公布的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报告显示。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万8515美元,比2008年的平均起薪4万9624美元下降了2.2%。工程科系毕业生起薪依旧上涨,涨幅为2.3%。化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涨幅最大,平均上涨2.8%,达到6万5403美元。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1.8%,年薪为6万1017美元。民用工程的毕业生起薪上涨1.7%,为5万1793美元。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1.6%,为5万8749美元。过去几年一直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2009年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下降了3.6%,为5万7693美元。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起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电脑软件开发和设计人员需求量减少。 ......          这些情况向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国家提出了加快教育服务业创新体系建设和改革的要求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中专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