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把握"宽"和"严"的尺度

答案:2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4 22:35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1-14 03:47
如何把握"宽"和"严"的尺度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归鹤鸣
  • 2021-01-14 04:04
举例:
一、严中有宽。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是大家公认的至理名言。不经过烈火的考验矿石锻炼不成真金;不经过精心的打磨玉石琱琢不成宝玉;没有严格的纪律和训练学生也不会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教学中需要有“严”来维护课堂的秩序,管理中需要有“严”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严格也是爱,纵容才是害。
严如洪流,惊涛骇浪;严如烈日,流金铄石;严如惊雷,震天动地;严如狂风,摧枯拉朽;严如男人刚强果敢、端肃诚敬。
但是,严格之中应该有宽容来做润滑剂,否则失去理性的严格会灼伤到幼小娇嫩的花朵。
二、宽中有严。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希望传承给学生的一种美德。天地宽容成就万物;人心宽容天下太平。所以,老师首先要有宽容之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心平气和、和蔼可亲的老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以理服人更容易助学生自由成长。教学中有一个宽松的课堂,学生会更敢想、更敢说、更敢做;管理中有一颗宽容之心,学生会更团结、更友爱、更和谐。宽容是真爱,暴戾才是害。
宽如甘泉,清幽绵长;宽如春光,温暖明媚;宽如雨露,细腻滋润;宽如春风,轻柔和煦;宽如女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但是,宽容之余也应该有严格来做镇静剂,否则无原则的宽容会淹溺幼小的禾苗。
三、宽严相济。
宽与严是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统一体。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与观点,但都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的一种手段而已。刀好就用刀,剑好就用剑,刀剑并用就更威力无比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严相济。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根据具体情况,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采取不同的措施。切不可生搬硬套、一概而论。
《左传》中有一篇“子产论政宽猛”的文章。其中子产说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这虽然只是子产针对子大叔本人而言的特殊情况下的论断。但这种宽猛之论,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毕竟宽容流于迁就纵容者多,而严格趋于严厉暴烈者少。
教育需要宽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教育需要严格,给学生自由成长提供一个强大的保障。严格是风,宽容是雨,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风调雨顺,班泰生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14 05:13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
,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
,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
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
,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