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GPS的差分系统技术原理有哪些

答案:1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1-13 05:24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1-12 05:27
GPS的差分系统技术原理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轮獄道
  • 2021-01-12 06:35
差分GPS定位原理 根据差分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将差分GPS定位分为三类,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这三类差分方式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都是由基准站发送改正数,由用户站接收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所不同的是,发送改正数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其差分定位精度也不同。1. 位置差分原理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分方法,任何一种GPS接收机均可改装和组成这种差分系统。安装在基准站上的GPS接收机观测4颗卫星后便可进行三维定位,解算出基准站的坐标。由于存在着轨道误差、时钟误差、SA影响、大气影响、多径效应以及其他误差,解算出的坐标与基准站的已知坐标是不一样的, 存在误差。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将此改正数发送出去,由用户站接收,并且对其解算的用户站坐标进行改正。最后得到的改正后的用户坐标已消去了基准站和用户站的共同误差,例如卫星轨道误差、 SA影响、大气影响等,提高了定位精度。以上先决条件是基准站和用户站观测同一组卫星的情况。 位置差分法适用于用户与基准站间距离在100km以内的情况。GPS静态测量 GPS静态测量是利用GPS卫星的载波相位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以获得高精度的基线测量结果。为了准确地求解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必须静止观测相当一段时间(一般为半小时以上,边长越长观测时间应当越长);如果采用整周模糊度快速逼近技术,则观测时间可以缩短到5-10分钟;另外,在精度要求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准动态(或称为走走停停)测量或复测法准动态测量。  在一般边长不超过10-15公里的测量应用中,单频GPS接收机就能满足测量作业的需求,基线测量精度可以达到5毫米+1PPM。对于边长长于10-15公里的应用则要用双频GPS接收机系统。因为当边长长于10-15公里时,电离层折射对GPS观测的影响已经无法用简单的差分处理消除,必须用双频GPS接收机来消除其影响,因为电离层折射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时延与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