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3 13:20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10-12 18:03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的要求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野味小生
  • 2021-10-12 18:57
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的具体环境,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活动场所。环境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儿童最自然的启蒙老师。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家也充分认识到要促进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的创设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一、有效利用活动室的空间

  空间连接着幼儿。它给幼儿关于玩什么和到哪里玩的信息,让他们明了各种情况。幼儿可以感觉到空间的可变性和不变性。在儿童教育环境中,空间不断地去适应幼儿们兴趣和需要,适应老师的创造性影响,以及适应各种紧急需要。老师们越多地利用空间,他们在设计环境就越擅长。

  1、注重活动室的布局

  活动室内各项家具设备的安排和活动角的设置要从整体出发,统一考虑。我们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幼儿午睡室,孩子们的休息室和学习的场所是在一个房间内的,孩子们的“床”,其实更恰当的应该叫“柜床”,孩子们不睡觉的时候,它们就是立在活动室里一个个的小柜子。你可别小看它们,它的作用可大了,例如:图片上显示的是我们班级的自然角。因为室内空间的有限,没有专设的自然角,我们就把柜床充分的利用起来,上面摆些花草,放置些孩子们手工课上做的“花盆”和种植的植物等,窗户上还悬挂着由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的藤状植物的果实。中午孩子们睡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小柜子打开,放平,它就是一张张小床了;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作活动区角的分界。柜床都是紧靠着墙放的,其高度都是低于幼儿身高的,以便于幼儿清楚地看到各个活动区,也便于教师对幼儿观察指导。安静的活动角与积极的、吵闹的活动角应安排在不同的角落,以免互相影响;把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性质相近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各区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深化游戏内容。要考虑教师能看到幼儿在活动室各个角落的活动,以便充分管理幼儿并对幼儿活动加以指导。我们还注意室内各个活动区之间通道的畅通,以利于幼儿走动,保证幼儿便利地从一个活动区进入另一个活动区,幼儿桌椅一般放在活动室中间,有些活动不需要桌椅,就把桌搬到走廊上,椅子靠墙放成一排。这样的空间调整,既给幼儿带来了新鲜感和亲切感,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强烈兴趣,又便于配合各种活动情境的创设,同时,还为幼儿的个性化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交流等提供了新的空间,从而大大强化了环境同幼儿活动的“互动”效果
2、创造能够互动的环境

  我们将原先布置的材料降低到与幼儿视线基本平行的高度,使幼儿能置身其中,触摸各种可爱漂亮的物体,同其中的内容和形象形成有效交流和“互动”。这使原先的环境设置从单纯的装饰物,变为具有真正教育意义和能够“互动”的教室环境的组成部分,也使幼儿的教育活动主体的地位得以真正实现。活动室内幼儿玩的区角很多,区角的多样性大大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区角的多样,势必会导致材料的大量投放,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对玩具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幼儿取放,并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如:为那些离玩具柜较远的活动区准备盛放玩具材料的小筐,以免幼儿为拿放玩具而频繁地来回走动或影响他人的活动。

  3、有效地拓展空间

  有时候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我们要学会动脑筋拓展空间。例如,手工课上孩子们做的迎春花,他们的作业袋里放不下,怎么办呢?能不能在活动室的南北墙上拉起了一条绳子将孩子们的作品悬挂在上面呢,事实证明是可以的。而且效果非常好,不仅将孩子们的作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也让我们整个活动室内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美化了室内环境。

  二、注重把握活动室墙饰布置的特性

  墙饰布置在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们时时刻刻占据着孩子们的视野,对孩子们的行为、思维、审美情趣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点出发,活动室墙面布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墙饰布置时应注意统一与变化的衔接

  幼儿园在墙饰内容与形式的设置上,无论是小、中、大班,还是一堵墙面上,一个活动室内的数张画面,绝大多数都是孤立的、单独地表达一种意思,比较单调。我们可以利用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和谐性与协调性,使墙壁布置表现出统一与变化的整体感。(1)、以某种形式将画面统一起来。例如:在布置“蔬果舞会”时,师生们共同收集了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老师在墙面上画了一辆有很多车厢组成的火车,孩子们把收集来的图片贴在每节车厢上,以表示这是一个运输蔬菜和水果的火车。串联的车厢形式感很强,使整个墙面的布置统一起来。
 (2)、以某种形象将画面统一起来。例如:在布置小班主题“彩色的秋天”这个墙饰时,我们在主题墙板上做了个“大树”的造型,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参与,家长画叶子,孩子们用彩笔给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一方面体现了亲子共同参与,另一方面也美化了环境。这样的布局统一又有变化,整体感也很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2、墙饰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与幼儿审美和兴趣相一致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我们创设的可操作性墙饰也应该是幼儿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进行墙饰布置时很多教师都喜欢用花草树木等形象来布置墙饰,而我们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在成人看来很美的花、草、树木等幼儿都不喜欢。究其原因,在于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能力差,因而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不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幼儿比较喜欢那些形象具体的、易于认识和理解的事物,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乐于操作。例如:我们在布置“动物”这个主题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动物形象不仅可爱,而且常被拟人化,能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并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只有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所理解,形象生动鲜明、动感较强的墙饰,才能为幼儿所喜爱,才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

  3、墙饰布置的形式要丰富多样

  墙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平面(绘画、剪纸、剪贴等)、半立体(折纸、插入纸工、橡皮泥浮雕)、立体(彩灯、挂花等吊挂饰物)。大多数教师在布置墙饰时都会采用平面布置的形式来进行,虽然设置内容丰富,但在色调与形式上往往显得单一,缺乏多样性,并且容易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幼儿一般较喜欢立体造型工艺品、吊挂饰物、立体墙面装饰,而不喜欢平面墙饰装饰。立体造型工艺品生动具体,有真实感,幼儿可以观察、接近甚至抚摸、玩弄,从各个角度感知它的全貌,获得整体感,比较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和好玩心理。吊挂饰物同立体造型工艺品一样,较逼真,装饰性强、有动感,形式活泼、随意。例如:我们在布置甜甜蜜蜜这个主题时:首先将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分类,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操作,共同布置。效果如图上显示的那样:有的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有的以实物的形式呈现,有的以具体形象呈现,还有的是孩子们以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现。形象凹凸有序,可视性强,幼儿也很喜欢。而平面装饰、图片、儿童作品等,要么形式单调、呆板,缺乏变化,要么色彩、造型不够美,因而幼儿喜欢的程度较低。因此墙饰形式可以立体造型工艺品和吊挂物为主,儿童作品、平面墙饰为辅,完全用图片布置墙壁不太合适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