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秦皇岛昌黎民歌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答案:1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10-12 18:32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10-12 11:42
秦皇岛昌黎民歌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神也偏爱
  • 2021-10-12 11:51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和“生活”四类。对这四类内容的演唱各有技巧,有的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有的声里传情,通过“绣”、“画”来描述人的心理变化,但都强调用“土嗓子”演唱,突出“味儿”。

昌黎民歌的演唱形式,分为“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类。其中“秧歌调”在群众扭秧歌时演唱;“单口唱”仅由一人,用一副竹板,自打自唱;“对口篇”由二人对唱,表演简单的剧情动作,后来发展为边舞边唱,并加以乐队伴奏,从而成为评剧的雏形。

1949年前,百姓借助于“唱”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曲调凄婉、如泣如诉、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演唱风格。近50年来,昌黎县文化工作者不断挖掘、整理、继承、创新,加快了昌黎民歌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昌黎民歌中的《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山里人儿好气派》等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级文艺汇演中获奖,以曹玉俭为代表的民歌艺人名噪一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