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蒙古高原在那有那些山在那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8 04:35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10-17 20:31
蒙古高原在那有那些山在那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0-17 21:36
古老褶皱的蒙古弧山系系统

蒙古弧是包绕在贝加尔湖古陆南缘的褶皱山系。它的西翼即为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兹分述如后。

(一)金山--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是亚洲巨大山脉之一。长2,000多公里,在国境内的长达450公里。山脉由4~5亿年前地层褶皱而成,但是到了第三纪(6000万年前)初,这座古代山脉已被夷平为准平原面。到喜马拉雅运动才又断块升起成山。这种断裂上升作用今天仍然继续着,如富蕴1931年8月10日发生8级地震,即产生断层崖高达4米。断层长40~60公里,地震期达40天。断裂最有利于花岗岩浆的入侵,在岩脉中即形成了大量金矿,故蒙古族把它称为“金山”。(蒙语金为“阿尔泰”)

阿尔泰山体上升是近1000万年的事。因为今天山足还堆积有一层上新世泥沙,表示附近还没有高山存在。从山地上和缓面有三层,可见上升过程有三次停顿,使山地呈梯状,山顶平缓,为夏季牧场。这个和缓面第一届西高(8,000米)东低(2,500米),为缓丘地面。它在第四纪时曾经冰川作用,如山顶上高峰呈角峰地形,目前雪线约在海拔3,000(北)~3,500米处(南)。第二层和缓面在2,800~2,000米之间,由于它位于中部山地,所以切割特甚,又由于雨量这里最多(山顶积雪带也无流水),故冰裂和流水作用强烈,是森林茂密的地方。第三层1,500~2,000米,比高400~500米,和缓面形态好,这里雨量少,年雨量200~300毫米,属干旱区。由于断块上升高度不同,西北较高,中蒙边境处的友谊峰,高达4,347米,为冰川发育区(3,000米以上即有冰川),长的达11公里。因该山位置偏西,迎着西风,故水汽较多,虽然这里已是西风带尾闾,但仍有利于冰川的发育。

(二)西王母的山--天山

天山是亚洲长大山系之一,全长2,500多公里,宽250~350公里。在我国境内的约1,700公里。它是一条典型褶皱断块山。如果说阿尔泰山以断块山为特色,天山却以褶皱和断块并重为特色。因为它是蒙古弧前缘山系,故构造上受地壳运动干扰也大。成山也高,最高的是铁山(即托木尔),高达7,443.8米,1977年7月25日曾被我登山队征服。深大断裂把天山分成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山脉共20条。断裂谷每成为巨大的盆地,如在中天山山脉中即有吐鲁番-哈密盆地和伊犁谷地。褶皱的地形表现为高山多由背斜部分所成,低谷多山向斜部分组成。但是山顶上却有准平面存在,表示它曾经被蚀平成准平原。这条古老的褶皱山,早在8000万年前经已夷平成为平地,到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末,才被断裂抬升,使山上的暴流沟谷切蚀山体,并在山足堆积有2,470米厚的砾石和沙泥,成为巨大的山足平原地带。抬升的断块顶部夷平面却还保存和缓起伏地形,高的可达8,000米处,成为夏季良好牧场,柯尔克孜语称为“瑟尔特”,即“高山草场”之意。因为这类草场多为隆起准平原面之故。唐诗有“放马天山雪中草”就是描述这里的地形。由于天山上升得高,能截留西风气流带来的水汽,山上的雨量比山下干旱区要多。因此,天山山足为沙漠区,而天山上却是森林区,生长着著名的天山云杉林。南面4,500米为雪线,北坡雪线下降为8,500米(水汽较多)。雪线以上为冰川区,天山冰川成了这座山的特征之一。

“汗腾格里”峰(意为“天山之王”)就是冰川集中区。峰下卡拉勒玉冰川,长34公里,贮水量61亿立方米。向东流的铁米尔苏冰川,长36公里,贮水量26亿立方米。流入苏联境内的南伊诺勒冰川,长达59公里。它们可伸入低处林区(2,500米处)。附近木札尔特(维语即冰河之意)冰川,长29公里,贮水量42亿立方米。它把“丝绸之路”的一段谷道阻塞。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中,即记述玄奘渡过冰川面上的情况,寒冷,滑落,艰难地走在冰上,睡在冰上等等,道旁死去的马、骡累累等现象①。近来(1909~1959)冰川后退了750米,减薄了0.5米(施雅凤、王宗太,1979),但险情未改。北天山地势略低,但雨量多,如东段博格达山(意即灵山),只有5,445米高,但冰川很多,全山脉即有800多条,而四分之一集中在峰区。位于伊犁河到开都河间的中天山,也有三级和缓山顶面,其中以高2800~3400米的一级分布广大,其上矗立的是有冰川发育的山峰。南天山临干旱塔里木盆地,但汗腾格里峰仍多冰川,只是雪线稍高,在4,100米以上,例如峰有雪线在海拔4,250米处,而东段雪线则退到4,700米处。总计全山系冰川约有7,000条,面积9,550平方公里,每年流出450亿立方米水量,并在山足冲积成广大洪积扇形平原。尤以北坡更大。因北坡西段为多雨海洋型冰川分布区。如能合理使用天山雪水,则4,000万亩可垦地将得以开发利用。

对于天山,我国历史上很早已有记载。《山海经》把天山称为“(西)王母之山,有瑶池。”有人认为,瑶池就是今天的“天池”。它在乌鲁木齐东一百多公里处,是个名胜区,池周有冰川侵蚀成的刃脊,南望博格达山角峰。天池海拔2,180米,南北长3.5公里,宽2公里,深108米。它是古代冰川槽形谷地被山崩淤塞而成(周廷儒,1979)。故湖水外泄,主要由大坝砾石沙碛间孔隙渗出,比由人工渠道泄水还要多三分之二。今天,湖东南岸壁上仍见有冰川擦痕。西南方顶天石(2,780米)一带,石英质砂岩所成的刃脊地形(冰川及霜裂作用形成的尖脊)被称为“十八罗汉”。还有被刃脊包围的半圆形凹地,那里是古代冰川的源头,大量积雪停积在凹地中,积压成冰,并慢慢地向下游移动(一般一年2~3米)而成为冰川。今天冰川融化后就成为一个半圆洼地,叫做“冰斗”。在天山,这种冰斗地形也很发育。由于冰斗、冰川谷的地形存在,才知道第四纪冰期时天山冰川范围比现在广大得多。如木札尔特冰川下游谷口破城子处,即有多条表示古冰川末端所在的终碛垅条,表示第四纪冰川下降到到1,900米的平原地区。

为什么天山断裂得这般历害却有着高7,000米以上的世界高峰呢?这是因为这里的断裂,并不是一般的地壳表层的断裂,而是足以把整个地壳(岩石圈)折断的深大断裂。能产生深大断裂的力量是地壳被南北拉张的结果。就是说。天山下部地壳是受地幔上部软流层上升的抬举作用,使天山上升成高山。但是,地幔上部的上升流又可使地壳产生拉张断裂,形成一系列深大断裂(黄培华等,1984)。

证明地幔上部的上涌的,是由于地震波穿过腾格里峰区地下50~200公里深处具有延迟现象。这种地震波传递速度延迟现象,是因为在这个深度下物质是处于熔融状态的结果。换句话说,是受地幔物质上升影响所致。上涌强烈地点,地形高峻,而在拉张力量加强时,又使地壳破裂,形成很多断陷盆地,如吐鲁番盆地下陷到海面以下154米处(艾丁湖面计),湖底便在-155米了,这是世界上第二片低地,这里低于海面的盆地面积约4,050平方公里。东邻哈密盆地沙兰湖水面海拔也只81米。最热纪录也出现在吐鲁番盆地,为48.1℃。热低压还使北面冰山冷气下流,形成百里强风区,能把火车吹翻,风力达12级。

地震也是天山活动的表现,例如玛纳斯曾发生过8级地震,木垒东1914年发生过7.5级地震,阿图什1902年发生过8.5级地震,这些都是例子。

(三)祁连山--又是一座天山

天山向东南伸展就和甘肃的合黎山、龙首山等遥接,成为河西走廊的北山。走廊的南山就是祁连山了。“祁连”即蒙语“天山”的意思。山脉长1,000公里,宽处可达400公里,由七条以上山脉组成。其间也杂有断陷和褶皱的湖盆、谷地,如疏勒河、党河、黑河和大通河上游即是。湖盆有哈拉湖和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

祁连山也是一条褶皱断裂山。早在二亿五千万年前的海西造山运动时,这里就被褶皱成为山脉了,但在中生代曾被夷成准平原,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又被断裂抬升而成为高山。所以它也是一条古老而又年青的山脉。目前山顶和缓面侵蚀下来的物质,就堆积在山下成为第三纪的地层。地层的分子都是沙泥,表示当时地面巳是低平的地形了。今天山上和平地相差8,000米,主要是第三纪末以来断裂抬升的结果。从飞机上往下看,南山就象一片高原断陷下来,成为河西走廊低地。上新世完成的剥蚀面之上,耸起高峰达6,805米(团结峰),而在玉门、酒泉山足堆积物厚达800米以上。1082年昌马地震,烈度为X,断层崖、地陷等现象长达120公里。说明祁连山今天仍然在上升活动着。

祁连山主峰在洒泉之南。山系内部谷地宽广,是良好牧场,这种谷地占山地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故牧养业发达。在地势较低的大通河谷、湟水谷地,更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省会西宁即在湟水谷地内。

祁连雪线在东部为4,100米,西部升为5,200米,冰川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山区广,水量多,而且恰好流下干旱区的走廊地带,故清代即有群众上山溶冰化雪引流,如采用把炭粉撒在冰川面上等办法使冰雪溶化。全山冰川1,619条,面积1,816平方公里(1962年),为大陆型冰川,故表面崩石少(即表碛少),移动慢。但蓄水量不少,如祁连七一冰川,长30.5公里,冰层厚80米,贮水量1.5亿立方米。估计全山系可获雨量500亿立方米,而雪水流出只有150亿立方米,故供水潜力很大。因为山区雨量每达800毫米,和河西走廊干旱(少于500毫米)大不相同,故山上林木茂密处不少。加上煤矿蕴藏量大,故开发远景优良。

(四)黄土高原上耸峙的六盘山

六盘山是和祁连山平行的山岭,作西北北到东南南走向。它象一个长着林木的岛屿突起于陇东和陇西黄土高原之上,故又称为“陇山”。长250多公里。主峰六盘山高2,945米,因山路弯曲六次才到山顶,故名。1985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曾经过这里。

六盘山由两条平行山脉组成。东支称黄峁山,山顶有和缓顶面。西支为西锋山,并北连海原县西华山,海拔大部分在2,700米以上。黄峁山高约2,200米,山顶亦和缓起伏。其间有不少宽谷、盆地,覆盖黄土层。大部山地为中生代红层组成,并被喜马拉雅山运动褶皱成为背斜山。两侧则有断层发育,所以六盘山是个断块山地。今天地壳不稳定,且常有地震发生。如海原1920年发生8.5级地震,即为例子。

六盘山虽然只高出黄土高原500米多,但是雨量已显然增加,尤以2,700米以上山地,即比高达1,000米处,雨量可超过800毫米(如大雪山、关山等地)。故六盘山成为干旱黄土高原上河流发源地区,林木满山。稍林景观至为突出,使这座经常地震的年青山脉,有明显特点。

(五)我国林区大兴安岭

现在谈谈蒙古弧东翼各山脉。东翼各山由大兴安岭直连太行诸山为一主脉,前缘山脉为长白山地。由于大兴安岭临近蒙古高原,由高原看去,并不是一座山,但是由松辽平原西望,却是一座连续不断的山地。山地作东北到西南走向,长达1,120公里。它北到黑龙江,南到西拉木伦河,宽有800公里,高度为1,100~1,400米。高峰有索岳尔济山(2,100米)、黄岗山(2,034米)、下西面山(2,000米)等等。它是蒙古高原西侧界山,故西坡和缓,呈浑圆岗地,岗上草木茂盛,是我国主要牧区。东坡陡峻,雨最软多,林木密茂。这是因为大兴安岭系由挠曲构造形成。挠曲就是一侧不动或少动,而另一侧则大动。大兴安岭挠曲则是蒙古高原的上升和松辽平原的下拗而成。从蒙古高原整体上看,由于松辽平原下拗,就使大兴安岭西坡平缓,东坡显明。由于山顶在第三纪已经夷平,所以山脊和缓,少见高峰。在喜马拉雅造山期断层发生,把夷平面断成两级,一级为1,000~1,100米山顶面,一级为500~600米山地面。

断裂频频发生,引起火成岩的广泛出露和侵入。这是大兴安岭地形上的一大特点。火山岩占全山面积可达40%。中生代沉积岩只有少数,但产煤。因此,兴安岭山地中每有成群火山地形出现。花岗岩也可占全山面积20%。

山地上培有冻土地形和冰川地形存在,表示曾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因此,山顶上常可见沼泽地形成,即因冻土层影响所致。尢以北部为主。因此,大兴安岭北部以台原地貌为主。南部才以河流切蚀为主,在东侧由低山向丘陵渐变并且有黄土的披盖。故西拉木伦河蒙语即“黄色的河川”。

(六)险峻的太行诸山

大兴安岭向西南伸展的群山,以太行山最有代表性。从地形上看,它西面是黄土高原,东面是华北平原,所以太行山也是挠曲作用形成的单面山地,西坡缓,东坡陡。它和大兴安岭的差别不是在地体构造上,而是在外力上。因为冻土在本区不存在,河流作用成为最主要侵蚀作用;加上断层作用显明,使太行山东坡形成不少断崖地形,与大兴安岭的缓慢下降地形大不相同。河流切入东坡上,形成深峻的峡谷,加上这里多石灰岩层组成,故峡谷每呈悬崖壁立的岩溶地貌。太行山的险峻就和大兴安岭的和缓地形呈鲜明的对照。

山高林密是太行山景观特点。山地平均高只1,000~1,500米。但其上耸立不少高山,如小五台山即高达3,491米。构成太行山的石灰岩层厚,排列水平,故不少峡谷呈嶂谷(谷顶和谷底宽度一致的谷地)地形,形势特险,李白即有名句说它“磴道盘且峻,岩凌穹苍”。由山西高原奔流而下的河川,被太行山截过而使谷地成为上高原的陉口。古来即有“太行八陉”之险。如北京西北的军都山陉,即今天由南口上居庸关八达岭的隘道。娘子关南5公里的井陉,就因山间隘道如井得名。河南省的轵关、太行、白陉;河北省的滏口、飞狐、蒲阳陉都在险称。“陉”是横谷之意,即横切太行山的谷地。过山后为太行山背斜轴部的古老片岩、片麻岩区,地势转和缓了。

太行山系中山顶夷平面级数不少,且各地不同,如北京西山,在高峰东灵山(2,820米)以下,可鉴别出2,000、1,600、1,200米等多级(林超,1959)。在五台山区有3,000~3,200、2,700~2,800、2,450~2,570、2,300~2,320、2,160~2,200、2,050~2,070、1,000~1,950、1,600~1,700、1,500、1,300和1,100等11级。五台山即因有5个台状山顶面而得名(北台3,204米,南台2,650米,中台3,102米,东台3,017米,西台2,982米),可见五台山顶实为一3,000~3,200米的隆起准平面来。由这里下来的面,一般规模不大。不少是受地震活动而分成多级的。

太行山区也是地震强烈区,如1976年唐山地震即为7.9级,1679年马坊地震为8级等,表示山体仍在活动。外力则以暴雨洪流的暴流作用出名,如1950年8月西山泥石流(俗称龙扒),能搬走长8.5米,宽5米的巨石。

饵山在4,000年前已是名山,因为舜帝曾到过这里。这座断块山的西北侧为断层崖,向东南侧倾斜,主峰玄武峰(2,017米),断崖下建有不少庙寺。明徐霞客称它“上负绝壁,下临宫廨”。因断崖下即为岳庙。建筑物比五台山顶唐代建筑并不逊色。恒山是五岳之一,正如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余为峨眉、九华、普陀)那样名闻全国。

(七)日本海的海岸山脉--长白山地

长白山地主峰为白头山(2,744米),是我国东北最高的山。白头山得名于山顶上披有一层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白色浮岩。浮岩是火山喷发岩的一种,由于气孔很多而使岩质变轻的岩石,能浮于水。火山口又积水成湖,即著名的天池。它在松花江上源,湖深312.7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面积只9.2平方公里,呈圆形。图们江和鸭绿江都发源于白头山。这条长达2,000公里的日本海海岸山脉,各段有它不同的名称,例如在黑龙江的有完达山、老爷岭、小白山、太平岭(1,071米),在吉林的有哈达岭(即老岭)等等。人们如果登上吉林珲春县北的森林山(1,498米),可以看到日本海海岸上的波谢特湾。由山地流下的图们江、绥芬河都是东流入日本海的。

长白山以火山岩喷发为特点。玄武岩岩流的喷出由白垩纪末、新第三纪到第三纪至第四纪初三个主要喷发时期组成。因此,长白山本来也是一个隆起准平原面,但是第三纪以后的玄武岩层却大量披盖着准平原面上,每形成高原和台地,近期玄武岩还可沿河谷流下。镜泊湖即由熔岩阻塞牡丹江而成。湖面海拔300米,湖的北面出口处形成二个瀑布(高20~25米,宽40~43米),现利用来兴建水电站。山体基座为花岗岩准平原面。面上即为玄武岩高原,白头山突于高原之上。

长白山地的三次玄武岩喷发,与本地地震以深源地震为特点有关。它受日本海海盆张裂扩开有关。因为在日本海海盆扩展时,海盆洋壳向中国大陆挤压和向东向日本挤压,使洋壳向中国大陆下部插入,深源地震达到300公里深处即表示洋壳(构成海盆地壳)插到长白山基底之下,故引起巨大的玄武岩岩浆喷出。玄武岩是大洋地壳的主要岩石(大陆地壳为花岗岩类所成,称为陆壳)。由于洋壳插到陆壳深处,地热和摩擦使部分地壳熔化成岩浆,再沿地壳裂隙涌上地表,便形成火山爆发。按朝鲜《李朝实录》记载,白头山曾经喷发过三次。

长白山地的夷平面大致有三级,虽然各地上升高度不同,但仍可以大致对比。最高一级准平原面(即夷平面)在老爷岭、张广才岭为1,400~1,600米,到长白山为1,000米;第二级在老爷岭北段,张广才岭为800~1,000米,在长白山、南岗山为700~900米;第三级在北部为500~600米,而在南部、中部为500米。在北部及南端,这三级准平原面更下降为700~800米、400~500米和200~300米。山地内还有多群火山。

白头山是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其他两个是千山和医巫闾由(879米)。长白山地南延为千山山脉,它是辽东半岛的骨脊。主峰绵羊顶子山,高1,046米。千山位于鞍山市东南23公里,海拔899米,由花岗岩、片麻岩所成。由于花岗岩体节理特别丰富,垂直节理又多,故流水侵蚀后,把岩体分割成为崖坡峭壁的地形,奇峰插天,故称为“千叶莲花山”,风景为三山之冠。医巫闾山亦为燕北至西南走向的短小山脉,主峰望海山(867米),在锦州北,产锦州石。

(八)千里松林的阴山山脉

阴山山脉是联结蒙古弧西翼和西翼各山系的主要山脉,故呈东西走向。它是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界山。也是农牧区分界的山地。阴山西廷和河西走廊北山相遥接,它是一条在蒙古高原突起的兵陵状山丘。东面又和大马群山、大兴安岭相接连。山脉基本上可分成东、西和中段,西段叫狼山(2,364米),东段叫大青山(2.338米),中段叫乌拉山(2,214米),长近800公里,海拔在1,500~2,000米间,高峰在萨拉齐北(2,850米)。阴山和缓,在浅凹地中沉积有第三纪地层;南坡以1,000米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是一条断层崖。如从张家口北上是走上坡路,到阴山后转成丘陵下降到蒙古高原。山脊上有由坚硬岩石所成的山峰,看不见准平原的地形,到大青山后,才因岩石较弱,而使山顶成圆浑状低丘,只有在张家口以北,才因玄武岩流而呈台地形态;这是由于厚170~200米玄武岩覆盖在老第三纪准平原面上而呈台地地形。

阴山山地在古代是个森林区,不是今天的草地景色。例如在宋代黄裳的《地理图》上,阴山东段绘上松林符号,并有“千里松林”的注记。近入考察(如郝景盛)在沙地或草地上,不时可以发现古代松树头的残体。古代契丹人亦在这里从事游猎,反映当日不只林木较多,并且鸟兽也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