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秦朝的“典客”是干什么的?

答案:5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01-12 22:51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1-12 07:05
秦朝的“典客”是干什么的?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12 07:14
官名,汉沿秦置。掌管王朝对少数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务。汉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武帝改为“大鸿胪”。王莽改为“典乐”,其属官有行人、译官等。东汉罢置。隋唐有典客署,属鸿胪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12 12:11
卖碘盐的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1-12 10:47
外交,少数民族管理
  • 3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1-12 09:26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夏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 秦时称华夏族为 “主人”,而称其他民族为“客”。秦朝中央设“典客”,“掌诸归义蛮夷”。秦将非华夏族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两类:①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道,不设县。②在归降的少数民族地区分别设置属邦(又称臣邦、外臣邦),设臣邦君长或臣邦君公统领其地。为管理这些属邦,中央职官中设典属邦(汉改称典属国)。《汉书·公卿百官表》载:“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
 汉承秦制。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 177)改典客为大行令,“掌诸归义蛮夷”。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又改大行令为大鸿胪。大鸿胪设行人、译官、别火及郡邸长丞。其中行人、译官,汉初已设置;别火,为狱令官;郡邸长丞,是管理各郡、各属国“邸在京师者”。王莽时曾改大鸿胪为典乐。汉朝对少数民族的管辖,在地方行政区划方面基本上承袭秦制:①在原有的和新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郡以下设道,汉朝共设32个道。②在归降的少数民族设属国。如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匈奴昆邪王降汉,汉朝把他们从河西走廊迁到黄河以南的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的故塞外,分设五个属国管辖。汉朝的属国与道不同,它一方面臣属汉朝,另一方面又保存民族原来的“国号”和风俗习惯。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等官。汉朝中央也设典属国,专门管理各属国事宜,属官有九译令。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撤销典属国,并入大鸿胪。
  • 4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1-12 08:06
秦朝的“典客”是皇帝所设九卿之一,位低于三公,专司管理少数民族事物,负责处理民族关系,安抚戎夷蛮胡诸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