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看待财务管理中借贷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

答案:1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1:18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10-17 05:36
如何看待财务管理中借贷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三千妖杀
  • 2021-10-17 07:08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由于没有考虑利润与风险的配比,往往使企业财务管理者因盲目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导致长期利润很低甚至为负数。同时,利润最大化也没有考虑取得利润时的时间价值因素,尽管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利润绝对数较高,但除去通货膨胀和机会成本之后,实际利润却很低甚至为负数。
  由此,人们开始寻找另外的目标来代替利润最大化。长期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该目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而非上市公司,则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企业价值是企业债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之和。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显然是一大进步。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及收入和产出的关系等,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出现的与时间和风险脱节的问题。但它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辉煌成就,相反,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尤其是与我国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还导致了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严重的混乱。一、"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1.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不适宜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很完善,证券交易也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业,这部分公司或企业的价值难以计量。在我国,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业真正的大股东并不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获利,他们对股价的最高化没有足够兴趣;不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本身非常抽象,难以计量,且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股票价值,除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之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供求、人为炒作的影响等,其中许多因素都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式计算复杂,且大多使用估计,实际上使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难以准确确定企业的价值。
  3."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集团及社会的矛盾。"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重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视了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企业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常常导致道德风险,而过分强调所有者的利益还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道,如迎合股市的大趋势作出某种决策,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企业,而是为了股东对某类题材的炒作;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选择。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却并不大。又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了以现金流量最大化、现金股利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等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这些目标仅使财务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选择,并不能代表财务管理的总目标。那么到底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才更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呢?二、理论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观点
  (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该观点认为,利润最大化只是相对理想的概念,并且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提高投入产出之比,同时还应考虑净资产收益率等辅助性指标。这实质上是一种适度利润的观点,其理由在于:
  1.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现实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之目的的。这一目标由于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2.企业价值最大化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对上市公司来说,除去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股东评价企业业绩的信息只能从其会计报表中获得。但会计报表并不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它只是企业过去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状况的事后反映,而股东在会计报表中寻找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利润的高低,所以,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润最大化。另外,企业价值的高低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外在表现。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获得的最大益处,是能增资扩股或发行债券筹集大量资金。但我国明文规定,企业在增资扩股和发行新债券时,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连续盈利,也就是说,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只有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有持续存在的根本。
  3.利润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经营决策时,运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均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行多样化经营。
  4.目前考察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指标及其辅助指标,也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利润的高低决定着这些指标的优劣。
  5.企业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优化配置及其企业的兼并和分立,也是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的。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中具有新的特点和作用,但由于其固有的限制,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正。首先,应树立以下观念:①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利润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②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果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而效益最大化是投入产出之比例。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也是最高的。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效益之比。这样才能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③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要顾及本期决策可能给以后备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我们还应考察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指标,对利润最大化方案作出正确选择,从当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如坏账过多、负债过大、成本费用过高、净资产收益率过低等问题出发,我认为企业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a、 净资产收益率。它反映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也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通过这一指标9可以找出影响利润高低的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税后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资产)。
  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解中可以得出,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不断提高税后利润,就要求企业提高销售收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要求企业有适当的负债,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使企业获利更大。
  b、 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和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账户中两个重要的科目。存货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占用资金的高低,影响着销售成本,从而影响销售利润。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是企业坏账的根源。加强对二者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其中: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销售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
  c、 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问题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过低并不是因为产品销路不好,而是因为成本费用太高。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已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企业在如何提高利润的决策中,重点要放在降低成本费用上。这就需要检查成本费用利润率的高低。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成本十期间费用)×100%。
  d、 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是考察一个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但负债过多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是确认企业破产与否的界限,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债权人据以借贷的评判标准。其中,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金总额。
  所有这些指标计算结果应至少不低于本行业的平均指标水准,否则意味着该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经营的亏损。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得到认同。有其合理性,但它只是为了解决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的一种变通做法,其科学性尚待商榷。而且利润达到多少才适度,很难确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