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西藏的生态环境

答案:1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7:03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10-17 02:45
西藏的生态环境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荒野風
  • 2021-10-17 03:13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异性

西藏面积有一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12、5%。西藏拥有辽阔的“三向”地带,其经度跨越近21度,纬度跨越有10度,而海拔高度由600米左右上至8848米。有无垠的高原、高耸的山脉、棋布的湖盆、众多的水系。由于空间的范围与形态格局的决定性作用,故西藏高原生态环境多样而特异。西藏高原生态特异性表现为:

一、生态环境与生物种群的类型丰富

从环境要素来看:

(1)气候类型。西藏主要有10个气候区:① 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②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③高原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④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气候区;⑤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⑥高原温带季风干旱气候区;⑦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温润气候区;⑧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区;⑨高原亚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⑩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区。

西藏的气候类型几乎包括了北半球的所有气候带。按热量的差异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按水分的多少包括了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在一些山区,海拔由低到高,可历几个气候带。

(2)土壤类型。西藏的土壤类型有20余类,仅森林和宜林地主要有14类:①棕毡土;②漂灰土;③酸性土壤;④棕壤;⑤搓褐土;⑥褐土;⑦黄棕壤;⑧黄壤;⑨黄色、赤红壤;⑩黄色砖红壤和可造林的土壤;A、阿嘎土(山地灌丛草原土);B、草甸土;C、沼泽土;D、砂土。

(3)地貌类型。西藏的地貌奇特多姿。按其形态成因可划分为12个地貌类型: ①极高山;②高山;③高寒中山;④高寒低山;⑤高寒丘陵;⑥山麓倾斜平原;⑦高原谷地盆地平原;⑧湖积平原;⑨冲积平原;⑩冰渍丘垄;A、侵蚀虫中山;B、侵蚀低山与丘陵。

西藏的地貌包括了平原、丘陵、谷地和山体等所有地貌单元,再加之各种地形要素(海拔、坡向、坡度)的影响,热量、水分以及土壤配合状况的变化,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类型极为丰富。

再从生物群及其景观来看:

(1)生物种类。西藏的植物种类丰富,高等植物有5000多种,占高等植物的1/6,其中木本植物约1700多种,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就有近50种,多组成高大粗壮、结构完整的森林群落。西藏的植物中,拥有一些古老、子遗、特有的珍稀的物种。西藏还有1000余种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种数占全国野生药用植物的2/3。

西藏的动物种类据目前资料看,脊椎动物有648种,其中鸟类有473种,98亚种。西藏的一些动物种群,由于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生物环境中,具备了适应性强、耐高寒的特性,如牦牛、犏牛以及野驴等。西藏的药用动物亦有100种。

(2)植被类型。西藏有纷繁的自然植被景观。根据所处山体位置、水热状况及相应的植物类群,主要划分:①高山草甸;②高山草原;③亚高山灌丛草原;④干热河谷灌丛;⑤湖沼草地;⑥森林,以及人工栽植的旱地和水田。

森林植被类型则可分为十大类群:①高山、亚高山灌丛疏林:②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云、冷杉林);③亚高山落叶松林;④亚高山柏树林;⑤山地温带硬叶常绿栎林(高山栎);⑥山地温带铁杉林;⑦山地温带、亚热带松林;⑧山地温带、亚热带落叶常阔叶混交林;⑨山地亚热带常绿叶林;⑩低山季雨林、雨林等。

在西藏辽阔的“三向”地带内,由于生态类型的丰富多样,几乎呈现了北半球主要气候带的各植被类型和森林类型。

二、生物种群的分布广而多

从牧业的草、畜分布来看,西藏的天然草场面积有12、4亿亩,占全国天然草场面积的1/4,为西藏土地面积的2/3,天然季节性草场(放牧草场)的分布上限可达海拔5500米,而西藏的多种牲畜生存活动于广阔的高原面积和山体,藏羊的活动上限达5800米,牦牛则更高达6000米。

西藏的农业面积虽不大,仅占土地面积的0、2%,但农作物的分布具有区域性、斑块性和主体性的特色。很多作物的分布上限为世界作物种植高度上限的最新纪录。西藏的小麦多分布于海拔3000-4000米的范围内,冬小麦最高种植上限达4200米,青稞分布高达4760米,油菜、马铃薯可分布至4600米,碗豆、荞麦达4400米,而喜温的作物玉米、蚕豆、向日葵等可以达3800米,至于分布于亚热带的喜暖作物水稻,在西藏的分布上限可达2300米。

西藏的森林在藏东南高山河谷与峡谷区分布绵亘逶迤,森林面积有632万公顷,为全国第二大林区,占全区土地的5%。在垂直分布方面,西藏的森林分布在海拔600米左右直至4300米(灌丛疏林高达4500米)的坡面上,成带成层,垂直带谱丰富而完整,几乎包括了北半球从热带至寒温带的森林类型的植物种群。而西藏的果树分布高度亦远超过其他省区,核桃的分布上限达4200米,苹果引种栽培的高限可达4000米。

西藏的动、植物种群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分布特点及优势,是由于西藏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特异性所决定。西藏地处低中纬度,海拔由低至高,太阳辐射强,高原面和大气增温作用显著,至使生物的分布与栽培上限远高于其他省区。

三、植物的产量高、个体大

西藏从农、牧、林的总产量及平均产量来看,水平是不高的,但也不乏高产优质物种产区。西藏是一些农作物的高产区之一,冬小麦亩产高达1743斤,青稞1226斤,水稻1512斤,玉米1800斤,油菜822斤,蚕豆1065斤。一些块茎、块根类作物和蔬菜个体大,萝卜每个重高达20斤,甘蓝有重40余斤者,马铃薯每个有达2斤,干蒜头一个有重0、2--0、3斤。至于苹果,元帅品段的,在西藏生长表现良好,色香味具佳,一个可重达0、9--1、0斤。

而西藏的森林,在生长环境优势下,生长高大健壮,单位面积蓄积量很高。波密林区的云杉林,年龄约250年左右,主林层平均胸径110厘米,立木最大胸径达230厘米,主林层平均高度67米余,最高立米达72米,单株立木蓄积量有大至120立方米者,每公顷林木蓄积量最高达3500-3800立方米。在平缓台地上的高山松林,每公顷蓄积量亦高达900立方米。在海拔较低的察隅林区洪积阶地上,云南松的树高过64米,胸径90-100厘米的立木比比皆是。西藏除拥有高大、长寿、健壮的林木外,一些灌木林种,如杜鹃、花揪等高可达10余米,而沙棘在林缘滩地,可生长成小乔木以至中乔木状,在海拔3500米处有树高20、5米,胸径76厘米的沙棘植株。

综上所述,可见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类型丰富,以致生存、分布着相适应的丰富而珍稀的生物种群。又由于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源优越,光、温、水的配合好,而且更有气候和土壤肥力综合高效地段,故而形成了农牧(草)林的优质高产区。西藏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牧、林生产的宝贵基础资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