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为什么民国出了那么多大师,而当代没有出大师呢?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5 12:10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1-14 13:39
为什么民国出了那么多大师,而当代没有出大师呢?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1-14 14:30
民国时期出了那么多大师,当代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依我看来是因为,从认知上说,我们往往只能记住第一,和倒数第一。
比如儒家传统,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孔孟,但许多人对《荀子》就不熟悉了,尽管荀子的观点很有趣。
随后我们熟悉谁呢?讲真,其实是于丹。不要管你是黑他,还是捧他。
但在这中间,活着的人,或者离死不远,或者刚死不久的人,更容易被我们记住。还是儒家的例子,我们可能会熟悉杨伯峻先生。
换句话说,做学术研究,非常讲究辈分,一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其实更多的在于他的辈分,而所谓的大师,在年轻(20~40岁)时候,其实跟我们一样。比如季羡林的日记(清华园日记)里写道:
1932.9.11“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1932.9.23“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这天他还说,“德华有喜”,他念大三的时候妻子就怀孕了。。
1932.12.21“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3.4.29“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1934.3.13“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1934.5.17“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但是研究成果当然要依靠他们在晚年的影响力实现啦~因为到了晚年,徒弟多了,替师傅吹牛的人也就多了。
所以我们真的读过民国大师写的著作吗?我读过一些,有些因为不是本行业的没读,有些东西的深度其实也没想象的那么高。但他们就是大师啊!
所以其实郭德纲在这个角度说的是对的:
四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你只要把其他三个人熬死,那你就是相声表演艺术家。
所以说,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我承认他们特别有名,比如民国文林写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讲述了民国许多大专家大学者的事情。
但事实上,他们的学术水平,其实真的需要再过100年,我们才能客观的评价。而现在,他们就是大师。
同样的事情不独今天是这样,比如朱熹,也基本上是在他死后几十年,他的学术影响力才逐渐表现出来的。和今天一样一样的。
所以说,不是现在没有大师,而是大师没死,还没到时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