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幼儿健康活动如何有效提问

答案:2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3 11:15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10-12 18:29
幼儿健康活动如何有效提问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10-12 19:46
最好放幼儿园,那样更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毛毛
  • 2021-10-12 21:06
提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提问”我们可以了解很多自己不知到的事情,这是广义上的提问。提问在我们幼儿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勤动脑、勤思考,并能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和近期情况。幼儿通过提问能获知未知的世界,学到知识。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好问、活泼开朗。这些都是形成未来高素质人才良好品质的基础。好动,容易发展成喜欢实际操作,勤于动手;好问,容易发展成求知欲强,喜爱革新;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变化多端的环境。但是,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和观察我们知道,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提问常常是老师最容易忽视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决定老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我们提倡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一切应从幼儿出发,但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约制了我们的思想,幼儿所接受的知识不是从幼儿自身的兴趣出发而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计划、目的预先设计好了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及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在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预先由老师设计好,环环相扣,上课的时间也是按规定执行的。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这样在成人看来很有章法,但这种规定好的课程模式的限制使得老师不允许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题、去动手操作,老师被迫把幼儿的思维给钳制住了,使得幼儿必须按照老师所规定的方向去思考,思维没有了变异和发散。在很多观摩课上我们常发现老师是提问题的主体,是问题的发起者,幼儿是被动回答问题的机器,而且只有极少数特“乖”的或特“聪明”的幼儿才有“资格”和机会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的孩子不是懒得思考就是思考不出来,这就助长了这大部分幼儿思维的惰性。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一不小心”提出一些在成人看来是怪异的问题,老师或笑而不答或敷衍了事,这样给孩子留下很多疑惑,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同时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提不出问题,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这样下去我们还指望这些幼儿能成为21世纪的栋梁吗?    我们应给孩子更多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及对问题的探索。人们常说:你单靠耳朵听到的事情,时间长了你就会忘记;你亲眼看到的事情,你也许会记住;但你亲自做过的事情,你不但不会忘记还能从中学到东西。我认为这句话最适合幼儿教育。幼儿从探索中学习,从亲身的体验中学习,从亲自操作中去发现、去提问题、去解惑、去学习。通过提问、探索、发现、操作、解惑所获得的知识是终身难忘的。在探索——发现——思考——提问——操作——解惑的学习过程中就把所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身内部的知识,深深扎根于脑海中。同样,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多给予孩子探索、思考、提问题的时间,孩子的提问是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的,让孩子的提问成为引导我们教学的近期及远期计划,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才是从幼儿出发,以幼儿为主体教学思想的真正体现。          以幼儿的提问为提问题的主体对于幼儿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主动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勤动脑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幼儿成为提问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勤动脑。当幼儿成为提问的主体时,才能激发每个幼儿对未知的兴趣世界,对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兴趣。幼儿才会带着这种兴趣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在他们这种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去解决所遇到的疑难,老师、家长和同伴就成为他们寻求帮助的对象。老师、家长不能规定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方向,只是幼儿在求知和探索过程中的具有知识的同伴。对于幼儿来说,老师和家长就好象是一个“知识宝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但同时也是幼儿的合作伙伴,老师和家长应当成为幼儿的同伴,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把问题的难度和提问的层次推向更高一步,当然,这是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情况而定,而不能揠苗助长,这只能动摇和扼杀幼儿的求知欲。只有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时候,老师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刺激幼儿的求知欲向高一级发展。    二、幼儿主动提问能张扬幼儿自我兴趣,刺激幼儿主动思考    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和家长不能不顾幼儿兴趣之所在,而为幼儿“指明”发展的方向。在素质教育提倡下的“兴趣班”的浪潮中,很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设计好了发展的方向,不辞辛劳地送孩子学这样学那样,请问家长,你是否问过孩子,他喜欢吗?他乐意吗?他是否是在你的强迫之下去学习这些“琴、棋、书、画”呢?他玩乐的时间,张扬自我兴趣的时间还有吗?这些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长辈们应该多给幼儿自己玩乐的时间,自己做主的权利,因为只有幼儿自己有了为自己做主的权利,他们才能在自己的乐趣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幼儿真正的学习。只有真正从幼儿自己的兴趣出发才有助于幼儿主动思考。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老师起着引导幼儿思考和将问题引向纵深的作用,主要的还是要靠幼儿自己,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主动去思考、探索,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着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促进幼儿主动思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能从幼儿的提问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尽而发现新的“课程内容”    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了解者、更是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之一是帮助幼儿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和疑问。教师在同幼儿的协同活动中能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发现幼儿兴趣之所在,同时,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非常专注,不断地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教师通过参与、观察幼儿的活动,就能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找到新的课程内容,这是幼儿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而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的。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的探索向纵深发展,更有利于幼儿学习活动的深入。    在强调幼儿提问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提问的作用。正如前面所说,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更是幼儿合作的伙伴。教师虽然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观念强加给幼儿,但他能通过参与幼儿的活动把自己的期望潜移默化地转移给幼儿。当幼儿的求知、探索活动限于被动时,教师就起着“化险为夷”的作用,当幼儿的思维走进死胡同时,教师就起着“长明灯”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提问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启迪幼儿的心智,能让幼儿的探索活动不断深入,并向高一级发展。只有让幼儿的疑问式提问与教师的启迪性提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师生互动的原则,才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幼儿的探索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幼儿从探索中学习,从发现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21世纪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