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谁可以翻译下《南史—孝义传》——郭原平 那一节。不知道的不要说话。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2 22:48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10-12 16:27
谁可以翻译下《南史—孝义传》——郭原平 那一节。不知道的不要说话。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封刀令
  • 2021-10-12 16:55
郭世通之子郭原平,字长恭,又具有最淳厚的德行,侍养父母一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给人帮工来供给赡养父母之必需。他生性灵巧,但每次替人家承担主要劳务,都只要一般雇工的报酬。雇主设饭菜招待,原平因为自己家裏贫穷,父母没有鱼肉等荤味可吃,所以他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如果家裏有时候没有饭吃,他就整天饿着肚于做事,和家裏的人一样挨饿。等到太阳落山,事也做完了,得了工钱回家,在村子裏买了米,然后烧火做饭。
父亲重病整一年,原平昼夜服侍,衣带不曾解开,盐菜也不尝一口,从寒冬到酷暑,没有睡过觉。父亲去世时,他号啕大哭,悲恸得晕了过去,几天以后才苏醒过来。他认为按照养老奉终的道义,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礼制上说都应该由自己完成父亲的丧事,修造坟墓的事,不想藉助别人的力量。他的本性虽然灵巧,却不会做坟墓,於是访求地方上以营造坟墓为业的人,帮助人家干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对於修墓的事就熟练了。又自卖为雇农,预先支取报酬,用以供给丧葬的各项费用,营葬的事,既节俭又符合礼仪的要求。他本身没有什麽学问,所做的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听其自然的。葬事完毕,就到雇主家裏去履行劳务,从不懈怠,跟雇主家裏的奴仆们分担劳务时,把轻松的让给别人,自取繁重的劳务。主人不忍心使唤他,每每叫他回去。原平从事劳动,从不间歇,做工得钱以赡养母亲,有余钱就积聚起来给自己赎身。学了筑墓以后,特别擅长这种活计,每到好的年岁,请他修墓的人常常挤满了家门。原平帮人修墓,总是从贫穷的人家开始,既取最低的工价,又在时间上延长以帮助人家。等到父亲的丧事办完,就自建两间小屋用来作为祠堂,每逢年过节,常常在这屋子裏哀思好几天,不吃饭,连粥也不喝。父丧期满免除丧服以后,不再吃肉。高阳人许瑶之被罢去建安郡丞后回到家乡,送给原平一斤丝绵,他不接受。许瑶之於是亲自送到他家裏,并说道:“今年特别冷,建安的丝绵好,我是拿这个敬赠您母亲的啊!”原平於是恭敬地行过礼,收下了丝绵。
到母亲去世时,原平因为哀恸过度更加消瘦,仅能支持到不至於丧命。墓地前面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所有。每到农忙的月份,农民常常打着赤膊在田裏干活。原平不愿让人家轻慢母亲的坟墓,就卖掉家产,用高价买下这片田,农忙的月份,总是穿好衣服,束紧衣带,流着眼泪,亲自下田耕种。
每次出去卖东西,要价只是市价的一半,时间长了,城裏人都认识他,知道他的品性,常在他的要价上加足,按本来的价格给他,彼此相让,愿垩总要使价钱稍低一点,然后才收钱。房子旁边种了竹子,夜间有人偷他的笋,被原平遇见了,偷笋的人奔逃时掉进了沟裏。原平便在竹林边的水沟上建了一座小桥,使偷笋的人来往方便,又采了笋放到篱笆外面,邻里因此感到惭愧,没有再来拿笋的了。
宋文帝去世,原平悲号恸哭,每天只吃一个麦饼,接连五天如此,有人说:“谁不是皇上的臣民呢,你何苦独自这样与众不同?”原平流着眼泪回答说:“我家在先皇的时代受到过特别的恩遇,得过褒奖和赏赐,不能报答先皇的恩情,自己心裏感到难过罢了。”
又以种瓜为业,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发生了大旱灾,瓜地裏的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悯他贫穷而又年老,提议放大水渠裏的水给他。原平说:“天下大旱,百姓们都很困难,怎麽能够减少灌溉田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於是他就步行,改走别的路去钱唐卖瓜。每次行船,看到别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没有牵过去,就迅速地操着船桨过去帮助。自己的船自己拉,不愿藉助别人的力气。若是自己的船已经过去,后面的人还没有赶上来,他常常停船等待,就这样成了习惯。曾在县城南面的郭凤埭帮人拉船,碰到打架的人被县吏缉捕,打架的逃散了,只有愿垩独自留在那裏,县吏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县裏。县令新到,不认识他,将要对他施加严厉的惩罚,愿平脱下衣服。信守道义,不说一句话为自己辩护。县令左右的大小官吏都跪地叩头为他求情,然后才得到免罪释放。原平过去从不拜谒官长,经过这件事后,开始学着敬重官府。太守蔡兴宗来到会稽郡,对他的品行深感奇特,非常重视,把自己的米赠给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每人一百斛。原平誓死不受,朱百年的妻子也坚决拒绝。
会稽郡重视望计和望孝,名门望族出身的人,地位不低於秘书郎和著作郎。宋明帝泰始七年,蔡兴宗想举荐山阴县孔仲智的儿子为望计,原平的次子为望孝。仲智是会稽地方上的高门大族,原乎是会稽郡内品行最高尚的人,蔡兴宗想通过朝廷的表彰来使两方面对等。恰逢宋明帝另有用人的敕令,所以这两个人选都搁了下来。蔡兴宗被徵召回京,上表章奏报了原平杰出的品行,并推荐为太常博士。没过多久,蔡兴宗去世,这事没有实现。原平后来就在家裏去世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弟弟,都具有这户人家传统的淳德厚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