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董雪华简介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6 13:01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10-16 08:23
董雪华简介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0-16 10:00
2003年10月纪念我国南派笛子宗师赵松庭老先生的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音乐会上名家荟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是谁都不会想到,这些音乐家使用的笛子大都出自一个叫董雪华的普通年轻人之手。

  董雪华做笛子已经有15年了,秋天是收获的日子,每年秋天董雪华都会和父亲上山去挑选适合做笛子的竹子。挑出来的竹子一般要储藏起来,一年或两年以后再使用。






  董雪华:“我们要挑好的,坏的我们不要。就是嫩的、扁的、还有虫啃的,尽量按我们的要求。要老的,圆的。”

  农民:“这些竹子我们自己砍下来肯定都是好的。不好的我们也不会砍的。”

  董雪华的家乡在浙江余杭铜岭桥村,这里盛产苦竹,由于苦竹是做乐器的好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村里的人都将竹子作为原料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上海民族乐器厂。这里的农民并没有认识到苦竹更高的价值。上海民族乐器厂的顾问老师经常来铜岭桥村挑选竹子,时间一长,乐器厂的老师和董雪华一家人成为了好朋友。





  董雪华的父亲 董仲彬:“上海的周老师同我们认识以后帮我们,说你们这么好的材料为什么不去做笛子,你这里做笛子以后肯定发展会比较好的。”

  在上海乐器厂老师的建议下董雪华开始自己学做笛子,但是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普通农民要想学会做竹笛,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董雪华:“我现在是在定吹孔,一般的笛子有12个孔,这是吹孔,这个是膜孔,这6个是按孔,后边两个是出音孔。”






  董仲彬:“他就是要掌握,他自己本身要会演奏,他要能听出来你这个音准不准,你用的口风用的气息对不对,你如果用力过大了,人家又不是这样用的,人家演奏时不可能用很大的力,你用的准确不准确,就是适应大部分人的气力或者是口风。”

  在乐器厂老师的指导下,董雪华学会了竹笛制作的一整套工序,并且越做越熟。到了1990年他终于办起了自己的加工厂,从竹子的选材,到加工,到竹笛的制作都是他自己亲自完成,笛子越做越多,在刚开始制作笛子的那两年,除了一部分笛子通过乐器厂老师的介绍卖到上海,大部分的笛子还要靠董雪华自己出门推销,那时候董雪华自己背着包几乎跑遍了杭州周围的大城市。

  董雪华:“我是1990年去杭州江南琴行,去推销笛子,当时的经理不想进我们的笛子,因为我们这个企业本身也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很多熟人,他说你们这个小厂,东西也并不一定会好。”





  董仲彬:“因为当时大家都认可苏州和上海的,好像你们铜岭桥做笛子,当时还没有名气,有难度,那么我们通过代销的方式,就是放在他店里卖掉了跟我结账。”

  虽然在当时选择琴行代销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但正是琴行的代销,为董雪华扩大了知名度,在杭州上海的大琴行都有董雪华制作的笛子,后来杭州的专业的演奏家们都知道在铜岭桥村有一个做笛子的董雪华,逐渐地董雪华开始在江苏,浙江,上海一代有了一些名气,一些人甚至到他的家里来亲自挑选笛子,北方的琴行也纷纷来找他定货。董雪华正在为自己的成绩而感到欣喜,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以后,他发到北方的货每次有三分之一到一半都被退了回来。

  董雪华:“我们在北京也有很多点,在当时1993,1994年,那个销售量也是很多的,但是相当一部分,有30%到50%之间它都要裂,裂了以后它在琴行不好卖。”






  记者:“为什么要裂呢?”

  董雪华:“因为笛子是一个自然的材料,它一碰到干燥后,人一去吹水分就进去了,水分进去它自然就会膨胀,在这个过程人老吹,它老是这样自然地膨胀,干了以后又缩回去了,就把笛子给撑裂了。”

  以前北方市场都是有天津的乐器厂垄断,由于选材不同,天津乐器厂制作的笛子不会开裂。难到南方的笛子真的就进不了北方市场吗。

  董雪华:“心里特别心疼,好好的乐器,它到北京各方面反映很不错,就是裂的问题,退回少的30%,多的50%,看了就心疼,心里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呢,还是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有一次,我看到京胡上也是绑着很多很多丝线,我突然就想起来为什么笛子上面不能这样绑一下,经过实践之后,我们当时绑的是丝线,丝线给捆起来,效果不是太理想,能好一点,后来想能不能用尼龙线,就是用钓鱼的线,尼龙线它有弹性,现在这样直了,一拉,那个弹性就拉出来,慢慢地一点一点,这样就能捆紧竹子,就避免了好多竹子的开裂,很多笛子就不容易开裂了。”






  尼龙线基本解决了南方的竹笛到北方开裂的问题,但开裂的问题依然存在,他想如果把南方的原材料运到北方,然后放一段时间,让竹子干燥,再配上尼龙线就可以完全解决开裂的问题,同时北京广阔的市场还可以使他的生意做得更大。

  董雪华:“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很多笛子演奏家,还有音乐院校的老师,都在北京,我就很容易和他们接触,而且通过他们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就有直接的影响效益。”

  董仲彬:“根据我们所了解,北京做民乐做笛子这一块比较少,可能只有在

  做,没有产量的,所以我们到北京去从长远的角度讲,为了以后占领这个北方的市场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





  董雪华只身来到北京,打算到这里闯一番天下。他把市场瞄准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还有一些专业团体的演奏家们。

  笛子演奏家 蒋国基:“应该说一根好的笛子,大家都会认可,基本上演奏家都会认可,大多数是差不多的,大同小异而已,但是笛子演奏的风格上面,每个演奏家的风格上不一样,有的要求背孔大一点,有的要求吹孔大一点,这方面会有所变化,但基本上如果说是一根好笛子,应该说是差不多的。好多演奏家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按照演奏家的要求去做,他这个人很平易近人,也愿意跟吹笛子的演奏家交朋友。”

  在当时,为了能使演奏家们认可董雪花的竹笛,每当一个董雪华不认识的人到他这里买笛子的时候,他都会放下手中活,为他专门制作符合个人风格的笛子,直到买的人满意为止。

  董仲彬:“有一些演奏家他喜欢粗一点的,喜欢声大一点的,孔的要求也不同,有的喜欢孔大一点的,有的喜欢孔小一点的,他根据他这个曲子要求不同,所以这个演奏家,他怎么要求,都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如果不是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不满意了。”

  董雪华不仅对他的客户认真对待,而且还和演奏家们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会到跟董雪华一起探讨艺术。演奏家门看好他的笛子,就会介绍给他们的学生朋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都慕名到他家里。而他的家也是演奏家门经常交流,探讨的好地方。





  中国音乐学院学生 杨凯仲:“我是台湾的,我到北京已经有四年了,第四年了,我大一的时候就跟他认识,严格来说是三年了,怎么跟他成为朋友的,也就是笛子上的交流,他对人非常好,所以跟他慢慢地变成好朋友。

  记者:“这一次准备带一些笛子回去?”

  杨凯仲:“那当然,来这里没有挑到好笛子可惜了。”

  笛子大师赵松庭的弟子 范建弟:“那次我印象最深了,第一次来做笛子,还有一个苏州做笛子很有名的邹叙生老前辈他父子俩,晚上雪华亲自给我挖孔,做完了我吹,邹叙生老师他就问,你这笛子问他买多少钱?我说不用钱,雪华不收我的钱,送给我的,所以那次我第一次来买笛子,说是来买,雪华为我做,送给我了。”






  董雪华生意越做越大,每年他的加工厂都会生产1万5000根笛子,通过他们的带动,铜岭桥已经有47家笛子加工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笛子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