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简述利得与损失和收入与费用的区别

答案:5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01-13 14:12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1-12 23:50
简述利得与损失和收入与费用的区别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1-13 05:24
按书上说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额+投资收益
可是我看到有些上市公司,它的投资收益非常高,甚至高过它的营业利润,但是它的利润总额却和营业利润差不多!!请问到底是为什么啊?例如S实茂达.
先谢谢各位老师了!
  • 2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1-13 04:56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一般计入“营业外收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一般计入“营业外支出”
比如固定资产重置净收益、无形资产重置净收益、接受捐赠收入等,就属于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
固定资产重置净损失、无形资产重置净损失、对外捐赠支出等,就属于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
  • 3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13 03:36
一、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二、区别:
收入与费用是指在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产生的损益;而利得与损失是指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的损益。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
在会计中,区别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基本上是一个列示和编制报表的问题,收入和费用通常以毛额列示,利得与损失通常以净额列示,即利得要扣除有关的支出,损失要扣除有关的收益。
  • 4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1-13 02:4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由此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利得与损失的三大特点,即:
1、由非日常活动所形成;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投资者期望通过企业这一组织的设立、运作,来谋取经济利益。也就是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何来衡量企业是否盈利以及盈利的多寡,唯一的指标就是企业的实现的损益(即利润,下同)。然而,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损益的构成除了日常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损益以外,非日常活动或者说是企业非主观能够控制的、非主观意想到的活动结果,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或者减少,这部分经济利益的增减,我们将其归为“利得与损失”。
由此,既然“利得与损失”是损益的构成部分,那么,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及企业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理所当然地应当排除在外,否则,当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当时,虽然企业未利用该些资本进行经营,但已经”盈利“了,显然,这种判断或者结论是不符合常理的。相反,当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虽然企业因为盈利才得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却因为利润分配而变成了“损失”,显然,这种判断或者结论也是不科学的。
因此,利得与损失”必须排除“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由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同时符合“利得与损失”的上述前两个特点,则,“利得与损失”就必须具备上述第三个特点,以明确地界定出“利得与损失”的概念范畴,将其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明确地区分开。
当有收入时,贷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根据利润=收入-费用,收入增加了,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当有费用时,借主营业务支出或费用科目,根据利润=收入-费用,费用增加了,利润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