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简述并分析齐梁声律结构条例之“声病说”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4-26 21:58
  • 提问者网友:月葬花瑰
  • 2021-04-26 16:25
简述并分析齐梁声律结构条例之“声病说”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开心就好
  • 2021-04-26 17:01

所谓齐梁诗,是指南朝齐(479-502)、梁(502-557)两代的诗歌。前人将讲求声律对偶、浮艳绮丽的诗歌称为齐梁体,又含有代指浮靡诗风的贬意。齐梁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不高,对唐诗风貌的形成却有直接的影响。


齐梁时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的永明体,是我国诗歌形式发展中的一大转关。声律的形成,受到佛经转读讲究抑扬顿挫的启发。齐竟陵王萧子良在永明七年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是当时考文审音的一件大事。文人们“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三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沈约又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研究诗歌音律的配合,指出应当避免八种声病。王融、谢朓、范云等在他的倡导下,将这种音律和晋宋以来不断发展着的排偶、对仗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又称为新体诗。汉魏以来的诗歌虽然也讲声韵之美,主要是出于“清浊通流、口吻调利”的自然音调,还没有自觉地根据汉字的四声来制定声律。虽然永明体的声律还不完备,它只讲两句之内声韵的协调,取韵不论单双,格式也不固定,每篇四句、八句或十句不等,但我国的格律诗正由此开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