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富春山居图》在元代山水画乃至我国宋元绘画史上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哪里?

答案:4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4 07:16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10-13 11:44
《富春山居图》在元代山水画乃至我国宋元绘画史上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哪里?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野慌
  • 2021-10-13 12:38

一幅成功的作品,影响所及必当引领潮流,开一时的风气。《富春山居图》 以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以长卷的形式,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 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作品用笔熟练老到,不事雕琢,不设色而使墨自具五彩。所画浓淡交错,光影变幻莫测。此画在章法布局上以五代、 北宋的全景式构图法与南宋的小景构图法相结合,有旷远不羁的情调, 又有层次分明的优点。 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写意技巧,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 趣,虽有富春山水的一般特征,却不是真山真水的真实复述,他给后人的感受不是明秀,不是雄伟,而是清灵脱俗的飘逸神采,这正体现了黄公望晚年逸世出尘的恬静胸襟。 作者所画富春江南起建德梅城,经过桐庐到富阳,在杭州注入钱塘江, 沿途时而群山夹峙、 滩多水险, 时而丘低山远、 江宽流缓。面对百里山川,画家并没有刻板的照搬,也没有着意罗列两岸名胜古迹,而是择其要、删其繁, “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迥” 。  为了画好这幅画, 他常常不辞辛劳, 奔波于富春江两岸, 观察烟云变幻之奇, 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壑, 越出越奇, 重峦迭嶂, 越深越妙, 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 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完成, 前后倾注了他大约七年的心血, 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展开画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 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 , 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铺展,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 。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了黄公望的绘画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时至今日,当人们从杭州逆钱江而入富阳,满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画,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富春山居图》与两岸景致在形质气度上的神合,从心底里赞叹作者认识生活,把握对象的神髓,进而提炼、概括为艺术形象的抽象能力。 通过仔细观看局部的《富春山居图》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起伏,形态各异,峰岩错落有致;树木丛生,姿态万千, 生长于山间江畔, 参差不齐而又疏密有致; 江河小溪迂环于山脚, 弯弯曲曲, 恰似蛟龙畅游于山海之中;村落、亭台、渔舟、小桥、农夫等稀稀疏疏,隐隐约约,散落于河湖、山间优雅备至,极富生活气息;画面整体布局严谨而又疏密有 致;整幅《富春山居图》用笔流畅而洗练,气韵高远而悠扬,雄秀苍莽,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优雅兼蓄,具有淡雅的绘画风格,这种绘画风格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10-13 16:30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 2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10-13 15:00

一是大师的水墨功力雄厚,再一个就是这幅作品背后曲折的传奇故事。叫这个作品出名了。

  • 3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10-13 13:41

在双人的笔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