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请问问梅这首诗又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01-13 01:33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1-12 16:55
请问问梅这首诗又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摆渡翁
  • 2021-01-12 17:44
【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淩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里有几枝梅花
迎着寒风独自开放
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为有花香飘过来
(描写严冬百花凋萎之时,唯梅冒着严寒,抖擞枝骨,绽苞吐蕊。赞扬了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
赏析:
《梅》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令读者神往。
<<梅花>>是一首自勉诗,完全可以看作是改革家王安石的自我写照。

首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数枝梅”于“墙角”已显孤立,可这“梅”却不以为意,仍然开放,而且是迎着寒霜开放。它们是多么地矫健、豪迈!梅花的这种不畏恶劣环境和挫折、磨难、打击的形象与精神,不正是诗人顶住各种反对、阻挠甚至打击报复,义无反顾地进行“变法”的自我精神和形象的写照么?

诗人借梅来影射自己改革受阻,被迫辞职的遭遇,可谓悲壮而又凄婉,忠心耿耿,于天可鉴。

这两句诗好,还好在手法上的委婉。

委婉、含蓄永远是诗的技巧和生命。假如直来直去,毫不含蓄地写成“我不怕打击呵,我定坚持变法”似的句子,那还有几人欣赏?

次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有”可理解为“因为有的意思”。“暗香”可理解为“梅花的那种能散发得很远很远的清淡的香味”。这两句诗不仅诗意浓郁,而且饱蕴哲理。诗人已暗自料定,尽管改革失败了,但也必将为社会的向前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产生很大的影响。诗人毫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反,还为自己能有这样的作为而深感自豪.
你自己看看吧,基本析意和内涵基本就是这些了。望采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12 18:23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梅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峤
【作品体裁】五律
作品原文

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
雪含朝暝色,风引去来香。
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
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注释译文
①大庾:为五岭之一。在江西省大庾县南。岭上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唐·郑谷《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庾岭梅花觉,隋堤柳暗惊。”
②暝:暝色;暮色;夜色。
③妆:梳妆打粉。
④暇:空闲;闲暇。
⑤泛,干杯,饮。
⑥琼浆:仙人的饮料。喻美酒。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年)唐代诗人。字巨山,唐代赞皇县人。隋内史侍郎李元操曾孙,少有才志,20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尉,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李峤刚直廉正,因触忤武后,贬为润州司马。后召为凤阁舍人。一生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曾反对武则天在洛阳白司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武后采纳。李峤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诗文为当时人所称道。前与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晚年,被尊为“文章宿老”。李峤是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最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诗多为咏风颂物之作,词新典丽,而内容较为贫乏。代表作“汾阴行”颇为时人推崇。有集五十卷,已散失,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中有其作五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