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田黄石鉴别真假的方法?

答案:8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9:02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10-12 16:41
田黄石鉴别真假的方法?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深街酒徒
  • 2021-10-12 18:16
田黄鉴定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外观特征及物理性质,二是根据矿物成分。  田黄外观特征:  ①   色泽(颜色及光泽):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  ②   结构特征: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  ③   外壳(外皮):田黄有时可见一层薄的外部皮壳,表皮颜色与内部的颜色明显不同。外部为褐黄,内部为白色的,叫“金包银”。外部为白色,内部为褐黄的,叫“银包金”。  ④   质地:田黄的质地细腻。手摸,有滑腻感。  ⑤   透明度: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  田黄的物理性质: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需用折射仪和测比重的仪器进行测定。  田黄的矿物成分为:迪开石或珍珠陶土。需用X光衍射分析法准确测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10-13 01:22
您哈,主要由以下集中鉴别方法: 1、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2、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3、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4、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5、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呈现萝卜纹
  • 2楼网友:过活
  • 2021-10-13 00:43
 我们先来看田黄石外观上的三大特征: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红筋,也叫红格,就是田黄石上这些红色的线条。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再被埋入农田中形成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长期的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筋格。  那么凭借这种红色的筋格是否可以鉴定出田黄石的真假呢?  这块黄色的石头上面也布满了红色的筋格,但它却不是田黄石,而是产在福州连江县的“连江黄”。  为什么其它品种的石头也会产生筋格呢?原因很简单,只要石头受到外力影响出现了裂缝,再有机会被埋进土中或落在水里,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有颜色的筋格。  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等石头都有可能形成红筋。  独石是寿山石中一个大的种类,指因自然原因脱离矿脉,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石块。田黄石和掘性石都属于独石;田黄石和它们的区别在于产地。  产在寿山溪流域的独石是田黄石;产在矿洞附近或者稍下一点上坡上的独石是掘性石;而产在其他地方的则被统称为独石。  由于产地不同,田黄石和其他独石的质地也不同,田黄石的质地更加温润细腻。  看来只凭红筋并不能断定出田黄石的真伪;而有些田黄石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几乎完美无瑕,更是看不到这样红色的筋格。  田黄石的另一个特征是石皮,石皮是指石头受到外部环境中其它微量元素的长期侵蚀而在石头表面形成的一层外皮。 同样,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带有石皮,也就是说石皮和红筋一样,不仅仅为田黄石所特有;那么,萝卜丝纹是否是田黄石的独有特征呢,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是否可以凭借察看它的萝卜丝纹呢?  我们将一个萝卜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条一条很有规律的纹路,这就是萝卜丝纹。  我们现在看到的石头叫高山石,它的身上也有这种类似萝卜丝纹的纹理。  看来,萝卜丝纹也不是田黄石独有的特征,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必须要综合考察它的三个特征,即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不过,高山石、都成坑石与田黄石的质地决然不同,所以,除了外观,手感就是鉴别田黄石的第二个方法。  田黄石的比重在2.53到2.9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所以,拿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上,田黄石会让人感觉稍沉一些,这种手感,行话称之为“手头”。  既然比重不同,也就是说石头的矿物成分不同,在科学仪器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是否还可以从田黄石的成分构成上鉴别它的真伪呢?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而形成的,它的矿物组成与它的母体寿山石一致,所以,科学仪器的测量结果并不能作为田黄石鉴别的惟一标准。
  • 3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0-12 23:51
从石形看:   天然田黄石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的不断冲刷研磨,外形多成卵石状,   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人造的田黄石与之相比,要显得不自然许多。   从石质看:   天然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特别油润的光彩。人造田黄石则逊色很多。
  • 4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10-12 22:30
田黄石的造假方法有冒充法、拼接法、塑料仿制法和山石仿制法等。 1)   冒充法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主要是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他石种如掘性高山石、掘性坑头、掘性都成、鹿目格、善伯洞、溪蛋、牛黄蛋、连江黄等来冒充田黄石。这些石种表象类似田黄石,但自身各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没有萝卜纹而有“鸽眼砂”、善伯洞具有“金沙地”和“花生糕”、溪蛋无萝卜纹无红格、牛黄蛋没有萝卜纹和比重大,连江黄比重大和干燥易裂等,经仔细观察是可以识别的。 2)   拼接法拼接法是指将许多不成才的小田黄石即小于30克的“田黄仔”粘合成大块田黄石,然后在拼接部经过工艺处理以掩盖拼接痕迹。 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 a)   仔细观察寻找结合缝   结合缝用胶粘合,放大观察可看到缝内胶的存在,用热针试之可冒出白烟。 b)   仔细观察内部的格纹特征   在强光透射下仔细观察内部,可发现红格和萝卜纹在不同部分形态不同,粗细色调等相差很大,且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3)   塑料仿制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作成田黄石的样子来冒充田黄石。鉴别方法如下: 1)   外貌特征   颜色质地都比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 2)   内部特征   在强光照射下仔细观
  • 5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10-12 21:08
从石形看:   天然田黄石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的不断冲刷研磨,外形多成卵石状,                                    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人造的田黄石与之相比,要显得不自然许多。       从石质看:   天然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特别油润的光彩。人造田黄石则逊色很多。       从石皮看:   天然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各种形态变化无常,有些经雕刻打磨被清除,但天然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由表皮向里逐渐转淡,乃至泛白,块头越大越明显。人造的田黄石则看起来表里如一,由外到里都是极不自然的一成不变的颜色。       从纹路上看:天然田黄石,若透明度较强,在强烈的光线下细看,肌理可以隐隐看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形状想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又称“萝卜纹”                                    且天然的田黄石表层可能会出现红色经络,红如血,细如丝,又叫“血丝”,是甜环视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人造的田黄石若有红筋,一定是排列非常整齐和规则的,天然的则有些凌乱。
  • 6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0-12 20:04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 7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10-12 19:24
从石形看:   天然田黄石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的不断冲刷研磨,外形多成卵石状,                                    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人造的田黄石与之相比,要显得不自然许多。       从石质看:   天然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特别油润的光彩。人造田黄石则逊色很多。       从石皮看:   天然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各种形态变化无常,有些经雕刻打磨被清除,但天然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由表皮向里逐渐转淡,乃至泛白,块头越大越明显。人造的田黄石则看起来表里如一,由外到里都是极不自然的一成不变的颜色。       从纹路上看:天然田黄石,若透明度较强,在强烈的光线下细看,肌理可以隐隐看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形状想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又称“萝卜纹”                                    且天然的田黄石表层可能会出现红色经络,红如血,细如丝,又叫“血丝”,是甜环视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人造的田黄石若有红筋,一定是排列非常整齐和规则的,天然的则有些凌乱。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