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礼,在古代有哪些?

答案:3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01-16 11:34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1-16 00:31
礼,在古代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1-16 02:09
冠礼
古代的男子到一定年龄(士大夫是20岁,天子诸侯为12岁)时所举行的一种头发加冠的极为隆重的礼节,它属于古代“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中的“嘉礼”。
可分为三个步骤:
1.卜筮。就是冠礼举行之前事先卜筮举行冠礼的时间和举行冠礼时所应邀请的来宾。
2.挽髻。加冠的准备工作。
3.加冠。加冠由来宾中有威望的人进行。首先加布缁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大多缀饰有玉,尖尖的冠顶常用象骨制成。最后加爵弁冠,也叫雀弃冠,这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
以上为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若是诸侯的冠礼,其冠则为四加(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冠则为五加(五加衮冕)。
冠礼完成后,表示孩子已长大成人,此后他不仅可以服兵役,参加祭祀和出仕做官,而且可以一娶妻,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古代表礼敬动作的称谓
揖、长揖,都是拱手自上向下的至膝为礼。上古即流行。
唱喏,揖的俗称。和揖不同的是,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寒暄,亦做“暄寒”、“暄凉”,见面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之同时道“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康泰否。
请教尊姓台甫,与人初次见面请问对方姓氏、表字,忌问名。“台”原为高而平的建筑物,亦用作官署名,如御史台。由此引发而用作对高级官吏的敬称,如抚台,又用作对一般人的敬称,如称兄为兄台。“甫”原为古代男子之美称,多附缀于表字之后。后遂与表敬的台字连缀而成表字之代称。
抗礼、亢礼,是长揖不败,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拱、拱手,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
拱揖,拱手作揖。
打恭,亦称“打躬”,屈身作揖行礼。
合掌、合十,两手当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执手,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在许多大臣的陪同下和乐声中,握住有功将领的手,以示亲热、慰问。
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礼,两手点地而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
敛衽,敛其衣襟,表示肃静之意。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后来专称女子之
拜曰敛衽(亦作“裣衽”)。
道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笔,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又示礼敬。
磬折,像石磬一样的弯折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
回拜,亦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亦应前往复见客人。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
式(轼),站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而领先,必推尊长前行,以示尊敬。
却行,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侧行,偏侧着身子前进。
以趋示敬,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均不得大摇大摆或要紧不慢地踱步,而要低头弯腰,小步疾行,以此示敬。
避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尊敬(另外还有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
拂席,擦拭座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扫榻,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虚左,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虚左,是空出尊位。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门请,登门拜访。
为寿、上寿,古时进酒爵于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奉觞,举杯敬酒。
古人的跪拜礼
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叫“长跪”。行这种礼时以示庄重。
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叫“拜”,也叫“拜首”;拜两次叫“再拜”。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顿首,拜时头手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叫“顿首”。这种礼同现在的鞠躬礼近似,属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
稽首,顿首时,头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叫“稽首”。“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王表示必恭必敬的隆重大礼。
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在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行头至手。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坐、跪、跽、箕
古人席地而坐,坐的姿态与跪的姿态是相似的,但两者也有区别。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
箕,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1-16 05:23
您好。
冠礼
古代的男子到一定年龄(士大夫是20岁,天子诸侯为12岁)时所举行的一种头发加冠的极为隆重的礼节,它属于古代“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中的“嘉礼”。
可分为三个步骤:
1.卜筮。就是冠礼举行之前事先卜筮举行冠礼的时间和举行冠礼时所应邀请的来宾。
2.挽髻。加冠的准备工作。
3.加冠。加冠由来宾中有威望的人进行。首先加布缁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大多缀饰有玉,尖尖的冠顶常用象骨制成。最后加爵弁冠,也叫雀弃冠,这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
  • 2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1-16 03:45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