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福建省邵武市到江苏省兴化市汽车怎么走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6 17:23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10-16 13:26
福建省邵武市到江苏省兴化市汽车怎么走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玩家
  • 2021-10-16 14:23
“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具体原因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   《辞海》的解释是:“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辞源》的说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沿用下来。如今的“八闽”则只是代指。   “八闽”的“闽”在这里比喻福建的“府”或“地区”。
  编辑本段八闽来源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唐朝时分为五州(福、建、泉、漳、汀),为福、建(今建瓯、武夷山市、浦城等地)、泉(今莆田、泉州、厦门)、漳、汀、南剑(今南平、尤溪、将乐、邵武、光泽诸地)。北宋时分为八州、军(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福、泉、漳、汀、南剑五州,建宁府,邵武、兴化二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第二种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第三种是: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南渡,始入闽者,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今南平地区)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故称“八闽”。   第四种是:南宋设有1府5州2军,固又称八闽。
  编辑本段八闽影响
  福建之内,建、延、邵、汀为上(内陆,闽西)四府,福、兴、漳、泉为下(沿海,闽东)四府,共八府,总称“八闽”。   “七闽增一闽”: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那是因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国”(即有七个部落)的缘故。唐初增设漳州,正所谓“七闽宜增为八”,这才是八闽由来,其后宋、元的州、军、府、路的变迁,只是因其数恰好为八,正符合此前已有的八闽称谓,后人套用而已,绝不能误以为八闽由宋始。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台湾列入版图后之翌年,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逐称“九闽”。   后升福宁州为福宁府。福建全省共有十府,故又称“十闽”。
  编辑本段八闽区域
  建宁府: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寿宁县、周宁县   延平府:南平市、顺昌县、三明市、永安市、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   邵武府:邵武市、光泽县、泰宁县、建宁县   汀州府: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长汀县、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   福州府:福州市、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宁德市、福安市、福鼎市、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柘荣县   兴化府:莆田市、仙游县   漳州府:漳州市、龙海市、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漳平市   泉州府: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惠安县、德化县、金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