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鄱阳有哪些特产

答案:2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1:07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10-17 00:59
鄱阳有哪些特产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0-17 01:54
鄱阳吃鱼

鄱阳地处湖滨,自古“稻饭鱼羹”,有“锦绣江南鱼米乡”之称。鱼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吃鱼,尤其是在鄱阳这样一个“鱼乡”吃鱼,就有些讲究了。

首先,有春鲇、夏鲤、秋鳜、冬鳊四季时鱼之分。

春鲇:鲇者,粘也。鲇鱼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此鱼春时非常活跃,进食日增,体膘时长。鱼的味在其脂肪,这时候的鲇鱼,鳍刺皆被厚厚的黄油包裹,食后让人加倍感到肥美鲜香。据《本草纲目》说, 鲇有和脾养血之功,春食鲇鱼,不仅鲜美无比,更使人开胃生欲,精力顿增。

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然而,鲤鱼味道真正鲜美,唯有夏季。这种鱼仲春产卵,消耗较大。只有随着水温上升,食物增多,因为产卵而消瘦的鲤鱼,才会渐渐变得背圆体丰,肉脂明显增多,味道愈显鲜美。

秋鳜:在一些地区,因为唐人张致和“桃花水暖鳜鱼肥”的诗而有了歧误,认为鳜鱼是春时的宠食。而积累几千年食鱼历史的鄱阳人,根据鱼的生长习性断言,秋天是吃食此鱼的最佳季节。鳜在农历三、四月产卵,是嗜荤鱼类,随着它的长大,食欲也逐日增大,凭着它的阔嘴坚腭和一个特殊的胃囊,饕餐不息,吞食不已,鱼膘也逐日增厚,体强者重0.75千克左右,体弱者也在0.5千克上下。这不大不少的鳜鱼,肉质鲜嫩,皮紧若面筋,味美如子鸡。当然,鳜鱼是四时佳鱼,而这个季节吃它尤为上乘。

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鲂者,腹内有肪也。”《诗经》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此鱼为中水鱼群,农历四、五月产卵,入秋后喜在河港深潭集群越冬,因而并没有进人冬休状态,不像别的鱼,冬休后食欲减少,体瞟下降。所以有渔俚说:“入冬之鲂,美如牛羊”。冬鳊,依然是其肪如凝,肉嫩味美。加上这种鱼有调胃气,利五脏,去胃风、消谷的功效,非常有益于人体在冬天的护养。

除了四季时鱼,还有“鄱阳三鲜”也是值得尝试。所谓的“鄱阳三鲜”就是指:银鱼、鳗鲡和鲚(即凤尾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这种鱼小而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浑体透明。虽然银鱼并非鄱阳特有,但鄱阳银鱼名扬遐迩,独享盛名。据《本草纲目》说,银鱼“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后有子出而瘦”的缘故,珠湖银鱼的产卵期与此吻合。所以,珠湖银鱼才是鄱阳湖银鱼的上品。银鱼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营养学家将它列为长寿食品,它的“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的功效,一直被民间看重,成为水中珍品。

鳗鲡:又称白鳝,简称鳗,洄游性鱼类。亲鱼在秋季游入深海产卵,幼鱼变态后,进入淡水生长。形状如蛇,肉鬣连尾,无鳞有舌,大者长数尺。肉嫩如豆腐,味美似河豚,为荤食属性鱼类。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尼克酸含量较高,有补虚赢、怯风湿、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等功效。

鲚:俗名凤尾、刨花鱼,也称刀鱼。曾诗句称赞它“耸肩下惊雷,腮红新出水。尾似姜桂椒,半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有诗“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 鱼肥。”这种鱼无论是煎、是炸或作鱼鲜,都令人舔唇咋舌,赞不绝口。

另外,鄱阳还有独特虫鱼、少刺黄颊、肥裙甲鱼、东湖黑鲫、鲜嫩虾仁等也是不得不尝。

虫鱼学名暇虎鱼,亦称春鱼,端午节边才有;体长约15-20毫米,通体晶莹,散有黑点。虫鱼属鲈形目暇虎鱼科,是世界上体长最小的鱼种。有“小鱼一斤千头”之说。唐代有人这样记述:“鱼大如针,易以为酱也。”虫鱼生长在有岩洞的水中,春汛时随水至洞产卵,初夏长成复出。有诗这样描写它的生长习性:“牛湖洞口水痕平,飞云洞里虫鱼生。倾筐莫待日停午,翠釜烹米味自清。”南宋范成大则说:“肉白而丰,味似虾而松美。”虫鱼“和中益气,令人喜悦”,为县内一大特产。

黄颊鱼古称 鲨,俗称黄牙头,又名黄刺鱼、黄骨鱼。青黄色,腹部淡黄,头大扁平,全身无鳞,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黄颊鱼为 科,白天栖于江河湖水的底层,夜晚则浮在水面,食性较广。此鱼以肉质细嫩无软刺而著称。

中华鳖,俗称团鱼、脚鱼。鄱阳多湖塘河汊,此鱼尤多。相传,宋孝宗年间,鄱阳人洪迈在朝为官,一次宫筵,孝宗问及洪迈家乡有何特产,洪迈回答:“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从此这两种动物都成为本县特产。鳖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有滋阴壮阳,软坚散结之功效,深得人们喜爱。

鲫鱼古称鲋鱼,属鲤科。本县县城东湖水草丛生,有各种微生物和藻类植物,极宜鲫鱼生长。此湖所产鲫鱼因此而个大体肥,鳞呈黑色而著名。大者1.5千克,小者0.5千克 肉嫩味鲜 格外清香。如清炖食之 口感尤佳 绵长而略带甜味。卸鱼健脾利湿 温中下气、下乳汁 是四时皆宜的鱼类。

虾仁,又称虾米,,有干鲜两种,是鄱阳湖大鲜虾去壳挤制而成。干虾仁柔韧鲜美,色泽粉红,是本县历朝贡品。鲜虾仁白嫩微红,鲜嫩爽口,一度成为江浙酒楼宾馆的主要佳肴用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10-17 01:59
鄱阳吃鱼 鄱阳地处湖滨,自古“稻饭鱼羹”,有“锦绣江南鱼米乡”之称。鱼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吃鱼,尤其是在鄱阳这样一个“鱼乡”吃鱼,就有些讲究了。 首先,有春鲇、夏鲤、秋鳜、冬鳊四季时鱼之分。 春鲇:鲇者,粘也。鲇鱼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此鱼春时非常活跃,进食日增,体膘时长。鱼的味在其脂肪,这时候的鲇鱼,鳍刺皆被厚厚的黄油包裹,食后让人加倍感到肥美鲜香。据《本草纲目》说, 鲇有和脾养血之功,春食鲇鱼,不仅鲜美无比,更使人开胃生欲,精力顿增。 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然而,鲤鱼味道真正鲜美,唯有夏季。这种鱼仲春产卵,消耗较大。只有随着水温上升,食物增多,因为产卵而消瘦的鲤鱼,才会渐渐变得背圆体丰,肉脂明显增多,味道愈显鲜美。 秋鳜:在一些地区,因为唐人张致和“桃花水暖鳜鱼肥”的诗而有了歧误,认为鳜鱼是春时的宠食。而积累几千年食鱼历史的鄱阳人,根据鱼的生长习性断言,秋天是吃食此鱼的最佳季节。鳜在农历三、四月产卵,是嗜荤鱼类,随着它的长大,食欲也逐日增大,凭着它的阔嘴坚腭和一个特殊的胃囊,饕餐不息,吞食不已,鱼膘也逐日增厚,体强者重0.75千克左右,体弱者也在0.5千克上下。这不大不少的鳜鱼,肉质鲜嫩,皮紧若面筋,味美如子鸡。当然,鳜鱼是四时佳鱼,而这个季节吃它尤为上乘。 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鲂者,腹内有肪也。”《诗经》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此鱼为中水鱼群,农历四、五月产卵,入秋后喜在河港深潭集群越冬,因而并没有进人冬休状态,不像别的鱼,冬休后食欲减少,体瞟下降。所以有渔俚说:“入冬之鲂,美如牛羊”。冬鳊,依然是其肪如凝,肉嫩味美。加上这种鱼有调胃气,利五脏,去胃风、消谷的功效,非常有益于人体在冬天的护养。 除了四季时鱼,还有“鄱阳三鲜”也是值得尝试。所谓的“鄱阳三鲜”就是指:银鱼、鳗鲡和鲚(即凤尾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这种鱼小而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浑体透明。虽然银鱼并非鄱阳特有,但鄱阳银鱼名扬遐迩,独享盛名。据《本草纲目》说,银鱼“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清明后有子出而瘦”的缘故,珠湖银鱼的产卵期与此吻合。所以,珠湖银鱼才是鄱阳湖银鱼的上品。银鱼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营养学家将它列为长寿食品,它的“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的功效,一直被民间看重,成为水中珍品。 鳗鲡:又称白鳝,简称鳗,洄游性鱼类。亲鱼在秋季游入深海产卵,幼鱼变态后,进入淡水生长。形状如蛇,肉鬣连尾,无鳞有舌,大者长数尺。肉嫩如豆腐,味美似河豚,为荤食属性鱼类。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尼克酸含量较高,有补虚赢、怯风湿、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等功效。 鲚:俗名凤尾、刨花鱼,也称刀鱼。曾诗句称赞它“耸肩下惊雷,腮红新出水。尾似姜桂椒,半熟香浮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有诗“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 鱼肥。”这种鱼无论是煎、是炸或作鱼鲜,都令人舔唇咋舌,赞不绝口。 另外,鄱阳还有独特虫鱼、少刺黄颊、肥裙甲鱼、东湖黑鲫、鲜嫩虾仁等也是不得不尝。 虫鱼学名暇虎鱼,亦称春鱼,端午节边才有;体长约15-20毫米,通体晶莹,散有黑点。虫鱼属鲈形目暇虎鱼科,是世界上体长最小的鱼种。有“小鱼一斤千头”之说。唐代有人这样记述:“鱼大如针,易以为酱也。”虫鱼生长在有岩洞的水中,春汛时随水至洞产卵,初夏长成复出。有诗这样描写它的生长习性:“牛湖洞口水痕平,飞云洞里虫鱼生。倾筐莫待日停午,翠釜烹米味自清。”南宋范成大则说:“肉白而丰,味似虾而松美。”虫鱼“和中益气,令人喜悦”,为县内一大特产。 黄颊鱼古称 鲨,俗称黄牙头,又名黄刺鱼、黄骨鱼。青黄色,腹部淡黄,头大扁平,全身无鳞,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黄颊鱼为 科,白天栖于江河湖水的底层,夜晚则浮在水面,食性较广。此鱼以肉质细嫩无软刺而著称。 中华鳖,俗称团鱼、脚鱼。鄱阳多湖塘河汊,此鱼尤多。相传,宋孝宗年间,鄱阳人洪迈在朝为官,一次宫筵,孝宗问及洪迈家乡有何特产,洪迈回答:“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从此这两种动物都成为本县特产。鳖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有滋阴壮阳,软坚散结之功效,深得人们喜爱。 鲫鱼古称鲋鱼,属鲤科。本县县城东湖水草丛生,有各种微生物和藻类植物,极宜鲫鱼生长。此湖所产鲫鱼因此而个大体肥,鳞呈黑色而著名。大者1.5千克,小者0.5千克 肉嫩味鲜 格外清香。如清炖食之 口感尤佳 绵长而略带甜味。卸鱼健脾利湿 温中下气、下乳汁 是四时皆宜的鱼类。 虾仁,又称虾米,,有干鲜两种,是鄱阳湖大鲜虾去壳挤制而成。干虾仁柔韧鲜美,色泽粉红,是本县历朝贡品。鲜虾仁白嫩微红,鲜嫩爽口,一度成为江浙酒楼宾馆的主要佳肴用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