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例句;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一副秀丽的风景画,把人们带入了

答案:3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0-18 05:27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10-17 17:47
例句;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一副秀丽的风景画,把人们带入了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10-17 18:34
《命运》
  听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难怪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但是每一听到,还是经不住为止震动!
  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那是一颗伟岸的大树枯萎的只剩下残枝一般。那是痛苦的哀伤!
  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我就是我!就如同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到了这里命运已被贝多芬战胜了!
  《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作于1805至1808年。《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乐圣”。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同时也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
  晚年失聪的贝多芬,命运坎坷,却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心中的追求,奇迹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而他的《命运交响曲》,则是这灿烂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让我们跟着这激动人心的旋律,走进《命运交响曲》,感受贝多芬。
  伴随着几个和弦的重音,《命运交响曲》的帷幕缓缓拉开。这仿佛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是贝多芬对命运之门的敲击;又仿佛是几声质问,是贝多芬对命运不公的质问和反抗。
  叩门声过后,是一段旋律的渐强,像是命运之门的缓缓开启,预示着贝多芬命运之旅的起航。
  一段抒情的旋律响起,如儿时母亲的怀抱,那样温暖、亲切;但渐强的情绪又像笼中之兽的挣扎;渐弱的曲调勾勒出贝多芬沉思的轮廓;随之而来强烈的情感,又仿佛一束阳光照向阴暗的角落。
  重复的旋律诉说着贝多芬不懈努力的脚步。时而缓慢平和,时而激烈;时而渐弱,时而增强……没有多余的点缀,一切一切,都是贝多芬发自内心的情感诉说。
  高潮部分的来临,是贝多芬积聚多年闷苦、忧愁、委屈、愤怒的爆发。激烈的旋律描绘出贝多芬作曲时的享受,指挥时的投入。它仿佛是贝多芬心灵的呐喊、愤怒,仿佛是贝多芬面对命运不公而立下的军令状:奋斗至死,誓不罢休!它承载了贝多芬的追求与信仰,释放了贝多芬的压力与渴望,更表达了贝多芬内心的顽强与坚忍!
  世界没有给予贝多芬欢乐,贝多芬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这位音乐巨人诚然孤独,却拥有永恒的音乐、世人的祝福。或许,他,才是富有的。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 allegro moderato 很快的快板 g小调。
  没有引子。莫扎特第40交响曲的第一个乐句几乎和同样没有引子的贝多芬命运的敲门声一样著名,中提琴摆动的震音背景上方,小提琴歌唱性的主题逐渐展开,犹如梦境中的倾诉,构成这个主题的半音下行,在西方音乐中常常代表叹息和悲伤,和如同颤抖的中提琴震音相配,建立了忧郁的氛围。在小提琴的带领下,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大管)齐奏进入(14小节,00:16),紧接着,全乐队齐奏,悲怆的声音冲破了忧郁的外壳。第20小节的第二拍上,小提琴再次演奏主题(00:23),这次的中提琴震音比乐章开始的地方晚进入2小节,接着还有双簧管和大管的声音漂浮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上空,节奏迅速的发展为坚定的步伐,紧张的感觉逐渐加重,乐队的声音犹如巨浪在沸腾。经过了一小节的休止,在44小节(00:49),第二主题进入,同样的下行,但是不安和激动却消失了,温婉的哀伤占据了主题,长笛和双簧管再次演奏,很快第一主题的因素重新出现,紧张感也随之复活。到了100小节(01:54),呈示部结束,这时按照惯例,应当加以反复,也就是从乐章的开头再次演奏刚才的部分。
  呈示部反复之后,经过了短暂的过渡开始了发展部,从第103小节(3:50),虽然我们仍然可以听到第一主题的声音,但是和乐章开始的时候对比,听觉的感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由于主题从原来的g小调转到了一个调性关系上非常远的升f小调,由于这种调性的转移,带给听众不稳定的感觉,乐曲此后通过不断的转移调性试图回到原来的g小调,我们将听到色彩不断变换的第一主题。同时大管配以阴郁的和声,到了113小节(04:05),大提琴浑厚的声音演奏主题,带来了乐队的爆发,长笛和双簧管的和声相当尖锐,小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交替演奏着主题和伴奏,带来了整个乐章的高潮,第一主题被加以变形,出现在各个声部,低音弦乐器逐渐消失,只剩下小提琴为一方,长笛,双簧管为另一方,互相对话,第一主题的形状仍然清晰可闻,大管的和声充满了哀怨。到了第152小节(04:48),乐队重新激动起来,圆号演奏的节奏宛如心跳,在发展部的结尾,长笛演奏了一些像是第二主题的音型,没有展开发展(04:57)。
  第164小节(05:02)开始了再现部,再现部就是转调再次演奏呈示部,并加以变化。第一主题几乎是原样出现,和乐章开头的不同只是大管的哀怨的和声。其后我们听到了和呈示部类似的处理手法,但是在再现部中,主题的种种发展可能被进一步发掘,再现部长达135小节,几乎占到了乐章总长的一半,莫扎特的天才处理手法一一得以展示。第一主题被大大的发展,第二主题的出现丝毫没有缓解第一主题的悲伤,反而也同样显得忧郁阴沉,乐章结束在不安的想象当中。
  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构成。呈示部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两个主题在声音上形成对比。发展部对两个主题加以变化发展,利用主题中提供的动机展开,在这里莫扎特并没有发展第二主题,而是强调了第一主题的悲怆。再现部再次演奏两个主题,并加以变化。
  第二乐章 andante 行板 降e大调。
  第二乐章同样是没有引子的奏鸣曲式,与第一乐章的巨大戏剧张力相比,显得温柔平和,两个主题的对比不强烈。第一主题由中提琴,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声部相继奏出,温暖,明朗,如同午后的阳光穿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第二主题开始于第37小节(02:18),简单的四度下行构成,这个音型在发展部里反复出现。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不像第一乐章具有明显的咏叹调的性质,都只是由简单的音型构成,从而具有了更大的和声和发展的可能性。两者缠绵在发展部里,互相对比,互相补充,自然和谐,充满了莫扎特式的天真和纯洁。
  第三乐章 menuetto(allegro) 小步舞曲(快板) g小调。
  按照古典乐派的传统,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但是莫扎特的这个乐章虽然取了小步舞曲的名字,但是更像是一首庄严的进行曲,主题具有切分的节奏,听起来甚至不像小步舞曲常见的3拍子,,只是到了3小节以后,3拍子的轮廓才逐渐明朗。主题建立在g小调和弦的分解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庄严,自信的人的形象,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的精神,也只有理性和乐观的心灵才能够支撑这种古典主义倡导的平衡精致的形式。坚定的步伐和对于明天的充分信心也正是莫扎特那些快乐的音符的来源,他的音乐里并不是没有痛苦和怀疑,没有辛酸和泪水,莫扎特同样是一个命运捉弄的人,但是他的心灵,他的纯洁的灵魂却永远向往着快乐,也坚定的相信快乐将会到来。
  乐曲的三声中段在同名大调g大调上,开始于42小节(01:41),这是整个交响曲最光明的瞬间,温暖的,不带任何怀疑的,天真的快乐时光。g大调的三和弦充满了阳光,使得后面再现的部分更加满怀信心。
  第三乐章是复三部曲式,大体的结构是aba,而a,b两部分都分为两个小部分,在演奏的时候加以反复,所以总的结构就是a1a1-a2a2- b1b1-b2b2 a1-a2
  第四乐章 fianle, allegro assai 终曲,很快的快板 g小调。
  第四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充满对比的天才之作,前一半是精巧的琶音,充满跳跃,由弦乐器以弱力度演奏(p),后一半是威严的全乐队齐奏,力度强(f)。第一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第二主题在55小节进入(01:04),转移到了降b大调,旋律精致而明朗,莫扎特特有的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再次展现。呈示部反复(01:55-03:48)。
  在发展部当中莫扎特大量使用了复调的手法。在短暂的过渡之后,小提琴,长笛和大管相继演奏第一主题进入,很快从中提琴开始(130小节,04:09)进入了赋格段,赋格主题来自于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和第一乐章一样,这里的发展部同样频繁的转调,赋格带来的庄严感和调性的不稳定更胜于第一乐章,发展段充满了威严的表情和活跃的动力。
  再现部从190小节开始(05:07),其中第二主题试图回到主调g小调,变得哀婉动人,乐章结束在g小调的略显压抑的激动当中。
  第四乐章无论是在调性上还是在发展的手法上都和第一乐章很相似,使得整首作品拥有了完美协调的结构。两个主题的对比明显,同样在进入发展部的时候转到远关系调,对后频繁的转调,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
  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莫扎特音乐创作最伟大,最天才的一面,那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莫扎特似乎是完全依靠直觉达到了这一目标,在他之后,有过无数的作曲家穷尽一生的努力,甚至是付出了身心俱疲的惨痛代价也无法企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莫扎特的创作结构精巧,平衡和和谐,似乎完全得自天然的音乐感觉,其实是和他敏锐的内心听觉分不开的,他能够轻易的在头脑里建立整部作品,好像只需要把他们写下来一样。这种天才在莫扎特是天生的,但是在我们却也是可以后天习得,这就需要十倍百倍的努力了。“天才即勤奋”。
  莫扎特的配器很简单,不过是弦乐器组加上长笛,双簧管,大管和圆号,没有使用温柔的单簧管以及嘹亮的小号,也没有包括定音鼓在内的任何打击乐器,他通过精致的对位化的和声弥补了配器上的单调。音乐并不只是美妙的旋律,也是精巧的展开,欢快的追逐,庄严的节奏。旋律写作确实需要天才的头脑,而严格的对位法和和声的配置更需要大量的后天的努力,以及巨大的独创力,难以想象如果我们的音乐完全是单调的阿尔贝蒂低音来填充,那样的话,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旋律恐怕都要显得单调乏味了。
  莫扎特的音乐也是和他纯洁的内心分不开的,我们如果能永远保持一点点童心,学会不时地用单纯的目光看一看这个世界,相信是可以更加体会到莫扎特的心境的。他并不是如同不懂事的孩子般一无所知,他了解人间的疾苦,他明白生活的艰辛,他只是不肯放弃希望,希望在于他,即使是最最痛苦的时刻,也会如一缕朝阳,穿过暗室的天窗,照亮一切。任何时候,他都可以抛开一切的苦难,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歌唱。
  勃拉姆斯:
  《第一交响曲》(c 小调作品第68号)
  《第一交响曲》从构思到最后完成,先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早在1862年,勃拉姆斯已经写出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只是没有开头那段引子),同时还在进行后面几个乐章的构思。一直到1874 年他的管弦乐作品《海顿主题变奏曲》演出成功以后,他才又回过头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它进行创作,终于在1876 年完成于克拉拉的里顿塔别墅,先在卡斯鲁首演、后又在曼海姆、维也纳和莱比锡由作者亲自指挥演出,开始几次演出时,人们对它并不感兴趣,这部作品内容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几乎没人能对它进行公正评价。
  《第一交响曲》仍留有作者早期积极奋进的迹象,在思想构思、结构原则,或是在主题形象和风格等方面,受贝多芬的影响很大,接近于贝多芬的交响曲,即将作品创作成体现解决矛盾走向胜利和欢乐的思想。他的好朋友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封·彪罗曾把他的这部作品称为“第十交响曲”,可能是这位好友想强调勃拉姆斯对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新浪漫乐派的掘弃和对贝多芬严肃的、有高度思想性的一面的继承。勃拉姆斯意识到他的思想中有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他又认为浪漫主义和交响乐逻辑是根本对立的,他四十几岁才慎重地写交响曲,似乎觉得只有彻底摆脱浪漫主义才好动笔。其实在他的这部交响曲中还是有浪漫主义的成份的,难怪有人说他构思这部交响曲时,仿佛看到拜伦的曼弗雷德的形象,一个具有炽烈的热情和强大的意志,但内心慌乱不安、充满绝望的神伤这一矛盾形象。仔细来看,这部交响曲应用了“主题句”形式的“固定乐思”,它超越于主题发展的逻辑之上,起着联结整个交响曲的作用。对于这一“固定乐思”的发展,使用的是古典主义艺术常用手法——变奏,突破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只限于在四重奏和交响乐的慢乐章和末乐章使用,而在奏鸣曲式中勃拉姆斯也对这种手法作了运用。
  第一乐章用传统的奏鸣曲形式写成,情绪的增长和减退都很明显,使用一些主题的对比、交织和变化,以揭示这出独特戏剧的矛盾内容和深刻而多方面的内心体验。乐章一开始,一段引子缓慢地展示出悲剧性的曲调,预示了整首交响曲的内容。我们看到,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匀奏出了一系列八分音符的进行,这使用的是乐队最低的低音乐器,音响沉闷;演奏的八分音符均匀进行,使人捉摸不到节奏的变化规律及音高的变化,造成一种无处可依的心理,从而创造出一种阴暗而不祥的背景,这种效果有人认为它是受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声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上,同时出现了两条向相反方向进行的旋津,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上行旋律,木管乐器和中提琴演奏下行旋律:这个音阶式的上行旋律,像是对于希望的寄托,由于打破了6/8 节拍的节奏规律,音乐连绵不断,情感表达极为细腻,这是在整个乐章中起作用的基本主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太长的引子中,为满足整个戏剧构思的要求,采用有时在高声部、有时在低声部、有时以复调的形貌出现的旋律处理。在这段引子中还出现过两个动机:第一个是宽音程的大跳,它不同于”级进上行的希望音阶”,平静中的大跳仿佛是一种失落感、后来在乐章中就用它来表现一种绝望的心情;第二个动机是弦乐器齐奏的和弦分解音型,充满了热情,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段引子,旋律只是漂在低沉的背景上,总体色彩效果是一种凶兆的、阴暗的、叹息的、呻吟的和尖声叫喊的感觉。引子渐渐平息,音乐情绪一下出现了转折,一曲悲剧的宏伟序幕刚刚揭开,剧情的发展却将听众引向另一个极端。
  呈示部开始,第一小提琴率先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由大小调交替组成,它简明朴实,活泼的快板中还采用了大跳进行,音乐情绪充满了一种激奋的热情,青春的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从低沉中脱颖而出的主题,它的出现是爆发性的,旋律发展进行中有万马奔腾的气势,有叫啸和跳跃,也有挑战和鼓动,还有命令,像一幅史诗般战斗场面的画面。过了一会,整个情绪慢慢转向平缓,戏剧性激烈斗争的形象被第二主题所代替,一个短暂的宁静出现了:
  这是一个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旋律处于中高音区,发挥了双簧管明朗的音色特点,给人以温柔、清新的感觉,而旋律进行中有不协和音程的跳进以及向上大跳后又向下走小二度,像是一个人在轻轻的叹息,表现出对希望的一种探求。我们不禁想到舒曼的《曼弗雷德》,在音乐伴奏为背景下的娓娓对白。双簧管的“白话”是暂时的,乐队似乎刚要安静下来,中提琴却立即拨弦奏出一个新的主题,开始,它轻声但急切,三个拍点像是在敲门一样,也有内在的坚定力量,是一种充满毅力的探求,这不同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那三短一长的敲击“命运”之门,那是主题的呈示,而这却是铺路架桥的过渡主题:
  这是呈示部结尾段的主题,有点凶险的意味,它那简短有力的动机,终于重新
  燃烧起炽烈的火焰,音乐又沸腾起来了,导致整个乐章的发展更加活跃。
  这个乐章的展开部是紧凑的,引子中的动机在这里出现了一下,音乐显得有点呆滞,不同于原来的是它却有圣咏的气质,力求柔言絮语般的庄严,而呈示部结尾段那个“铺路架桥”的主题又闯进来了,它似乎成为主人翁。
  一些对比性形象在这里相互对照. 一步步推向强劲的力度,音乐到达高潮,原先在乐章开始时奏出的那个“阴暗而不祥的背景”的因素也来到这里,法国号和小号结合进去演奏,使这一高潮更有气势,它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主要主题和《英雄》交响曲中的一个展开部的高潮有点相象。
  再现部的音乐基本上是依照原呈示部的素材使用顺序而作成,尾声中再次浮现出引子的动机,在温柔起伏的音乐浪潮中,第一主题最后一次露面,但不完整,它的进行被猝然中断,表示无休无止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弦乐器组最后一个拨弦音把第一乐章带入寂静,音乐结束在悄然之中。
  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它相当于一首抒情诗,听起来格外温暖和诚挚,使人想到平静的大自然景色,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悠然的休息,明净的回忆、然而有些伤感,创作感受可能直接来自对“光明之谷”——克拉拉的别墅环境的体验以及受当时一些令人伤感的事发生的影响,当然,听过音乐,会使人想到贝多芬对生活的体验,一种静观中产生的梦幻和沉思的心境:不管是痛苦还是甜蜜,是悲伤还是喜悦,是安宁还是兴奋、都渗透了一种失意和抑郁的成分。这些与第一乐章浪潮起伏的发展有鲜明的对比。音乐一开始,就由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
  旋律极其接近抒情诗朗诵,由于结构不是连绵不断的大篇幅的进行,而是两小节一停,并且停在弱拍,这样很具有语调特点,听起来很是含蓄,好似透过泪珠的笑容,这是一支美妙的旋律。
  在第一主题抒情结束后,双簧管便接着孤独地奏出乐章的第二主题:
  这支旋律的大部分,有三短一长(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主题特点)的节奏连续反复,显然与命运题材有关,但进行是音阶式的,而且老是在三四个音内环绕,造成一种美丽可亲但同样悲切感人的效果,这是勃拉姆斯在诉说一个受折磨的心灵的深沉悲叹。
  为了突出“孤独”的情调,勃拉姆斯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 总是让某件乐器在没有其它伴奏背景的情况下演奏,这在传统配器中少见,但这样可以很好地突出个别乐器的纯净音色。第二主题开始的陈述是这样,后来再现时虽然结合了一支法国号和独奏小提琴,但也有类似的效果。这一乐章中,弦乐器和木管乐器用得较多,它们时而相互支持和渲染,时而用作音色的对比,表现酸甜苦辣的滋味交互混合,如痴如醉,心情极端繁复。当然,也出现过热情的乐句和流畅的新主题片段,弦乐器的跳跃乐句造成音乐推向前进的动力,似乎提醒主人赶快脱离梦境,双簧管还演奏起较为直观的呼唤式旋律,即一个长音加紧接着的急促进行,这是第三乐章的基本主题的预示:
  第三乐章,虽然用复三段的形式写成,这已经是较大的曲式结构了,但还是它相当于一首小型的间奏曲。这一乐章仍然采用类似前一乐章的抒情性手法,音乐有清淡、忧郁之情,而偶尔也有接近幽默的曲调。
  单簧管在去掉了低音大管和定音鼓的情况下, 清新透明地奏出第一主题,这里充分发挥单簧管音色柔美的特点,使音乐进行秀丽、典雅,充满着维也纳生活气息,具有舞蹈音乐风格。
  作曲家对这一主题作了反复陈述的处理,在主题反复之间、有一段诙谐性的穿插,很接近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点,这一穿插段虽然不算长,但它对音乐的节奏和样式的变换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乐章当中有一段以木管乐器同弦乐器欢快的对答的进行受贝多芬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木管乐器演奏的旋律线条上,开始进行明显有贝多芬的“命运”主题的痕迹,而接在后面的旋律在线条上又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主题的影子。不过这段进行给人是一种轻松的感觉:
  最后,开头一段的音乐再次出现,但那段接近匈牙利民间音乐特点的穿插段被省略了,这是为了使作品简炼而采用的作曲手段,它有利于突出对主要主题的回顾。
  第四乐章终曲,用奏鸣曲式写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乐章。一方面,由于前两个乐章远离慌乱、不安和斗争的形象,只是一种安静、平和的诉说,特别需要在它们的后面有一个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它需要重提第一乐章的事情,作为发展,它必须超过第一乐章的分量;还有,它作为终曲要对整首交响曲有一个彻底的总结,这个总结必须尽可能的精彩。所以,从长度来看,这个乐章几乎占了全曲的二分之一,它就是整首交响曲最有力和戏剧性的中心。作曲家在对这首终曲的处理时,继承和发展了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传统,一些音乐构思和形象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以贝多芬的“从黑暗到光明”的发展原则为依据。
  乐章开始,手法类似第一乐章,也从一段引子开始,这段引子似有山穷水尽的感觉,绝望产生了,乐队在恸哭,先是低低的、遥远的,然后一步步明晰,一步步扩大,一步步靠近,全部弦乐组一阵神秘的拨奏,定音鼓轰轰作响尤于波涛起伏。接着,一支法国号在小提琴的颤音背景上和蔼地奏出一个动人的旋律,好一派田园景象,随后长笛立即重复演奏,赋予大地一片冰冷的银色世界。
  据说这是勃拉姆斯在阿尔卑斯山听来的曲调,难怪听了它会感到春意盎然,这是光明出现的信息,像胜利的曙光。接下来,大管和长号奏出一个圣咏旋律,使音乐总的情绪一时变成更加平静、安宁。这样的引子为进入乐章主要部分那种辉煌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弦乐器终于“歌唱”起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在c 大调中显得十分纯朴,没有一个变化音,节奏平和,好一首道地的阿尔卑斯山曲调!简直让人感到心醉。它在句法结构上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那首“自由的颂歌”;它堂皇、雄伟,语调适中,不像贝多芬那首“颂歌”那样接近于呐喊,不过,我们还是能从音乐中感受到贝多芬巨人般的步伐:勃拉姆斯为什么在这首交响曲中大量运用了类似贝多芬所用过的东西呢?如果单从受到贝多芬的影响这方面看是不足取的,应该看到,勃拉姆斯有意识地在旋律、节奏与和声等方面都接近于贝多芬,目的在于象征意义,在于表现人类友爱和光明战胜黑暗。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支令人感到温暖的阳光和鼓舞的力量的旋律,正好与引子形成对比,它彻底洗刷了引子中的绝望和不安,然而,是通过暴风雨般的斗争来完成这一使命的!第一主题加快了戏剧性的发展,在它几次反复后,音乐又对引子的法国号略微回顾,接着还是用小提琴乐器声部,它轻盈地演奏出了第二主题:
  然而,这优美的第二主题却受到另一个低音旋律的不断推进,这个低音旋律是动机反复形成的,组成动机的是四个下行的音,一拍一个,像是前进的步伐,也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呈示部两个主题的使命完成后,音乐却不像传统那样进入展开部,而是直接到了再现部,展开部被省略了,所以展开部的手法统统被留到了再现部使用。
  再现部,一首宏伟的欢乐颂歌奏响了,开始,弦乐器以火一般的热情,奏出了“阿尔卑斯山曲调”。在音乐发展过程中,这个主题被作了多方的变化,勃拉姆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条理性,驾驭着这匹音乐战马一步步冲向高潮,当音乐到达结尾时,乐队中的铜管英勇地冒出头来,顿时,雄浑嘹亮的音响充实了全部乐队,戏剧发展到了极端!最后,这部c 小调的交响曲使用了c 大调强有力的主和弦作为结束,大三和弦那光明的音响,表现了胜利和凯旋的气氛。生活,得到了大喜若狂的赞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10-17 20:40

空想。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10-17 19:28

不太明白楼主想要问的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