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理解知识的本质

答案:6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10-14 08:49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10-13 22:17
如何理解知识的本质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0-13 23:16
法律只要他还是法律,就永远是体现统治者的意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0-14 04:18
“我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拼音】:zhi shi   【英译】:knowledge; science   【定义/解释】:   知识到底是什么,我国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博弈圣经》中知识的描述是“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上述定义为我们讨论知识的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但宏观的哲学反映论的认识还需要从个体认知角度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导学校的具体教学。   知识的分类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   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例如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的词形、数学中的数字、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等,都是符号表征。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   命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最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例如,“如何有效记忆?”“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等等。   与哲学不同,认知心理学是从知识的来源、个体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表征形式等角度对知识进行研究的。例如,皮亚杰认为,经验(即知识)来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这种经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它来自外部世界,是个体作用于客体而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认识;另一类是逻辑──数学经验,它来自主体的动作,是个体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如儿童通过摆弄物体,获得关于数量守恒的经验,学生通过数学推理获得关于数学原理的认识。皮亚杰对知识的定义是从个体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表述的。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为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这是从知识所包含的内容的角度说的,属于一种现象描述。   我们认为,在理解知识的含义时,有必要把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的知识与作为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区分开来。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表征,即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它们分别标志着个体对客观事物反应的不同广度和深度,这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活动而形成的。一般来说,个体的知识以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网络结构(认知结构)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之中。哲学主要对人类社会共同知识的性质进行研究,心理学则主要对个体知识的性质进行研究。   《博弈圣经》告诉我们,"分裂产生哲学",并给出了哲学的定义,"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由此,从普通语文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各种上下对应的关系,而国正论语文学则把世界的万物区分为主动的人和被动的实体。然而,在各种相互对局的变换中,每一个人都是实体,而每一个实体也是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样设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实体与人的对应。科学发展观另外对应着的是一个大自然的实体,这样识别科学发展观,才是自然的知识论,通称为知识。《博弈圣经》里知识的定义,"我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而很多人把常识误认为知识。
  • 2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10-14 03:56
我暂时保留意见!
  • 3楼网友:duile
  • 2021-10-14 02:23
午北京下起了雨,机缘凑巧,有幸与一位在”挑战杯“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面交流,收获了不少。说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到了第十届,自身也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于普遍学术规范之外的价值取向。说到底,就是”创造性“和”建设性“。这两个标准植根于整套”挑战杯“体系之中,人民大学的“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是一以贯之的。   先说说创造性。普通高校里面无论哪些专业,大都有一种泛西方化的倾向,学生用的的教材、教师传授的理论,多多少少都和西方有关系。可对当今中国的许多具体问题而言,西方的理论并不具有可参照性。这就要求参加”挑战杯“的参赛者们无论在选题还是研究的进路上都要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摆脱西方理论的桎梏,大胆创新。创造性可以说是”挑战杯”学术竞赛最大的特色。”挑战杯“之所以更看重调查报告也恰恰是因为调查报告可以保证选题和内容的创新,而论文性质的作品很难跳出前人的窠臼。   再说说建设性。”挑战杯“的另一个重要要求是作品的建设性。无论是民族复兴、和平崛起这类的大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小问题,建设性都是首要问题。这个社会的前进从来都不是靠反对派、谩骂者来推动的。搞批判不如找原因,找原因不如出对策,这才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应该具备的面对具体问题的态度。因此,无论是产业调研还是政策咨询,”挑战杯“的学术作品必须保持明确的、清晰的建设性的态度。   ”挑战杯“是个大学问,有幸从事”挑战杯“的相关工作,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过”挑战杯“、参加了”挑战杯”和打算参加”挑战杯“的同学也可以用”创造性”、”建设性”这两个基本的标准检验一下自己的选题和具体构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每天面对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确实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最近在这方面思考的比较多,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 4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0-14 01:47
人和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问题,也是现代美学的中心问题。 审美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审美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的需要。所以美的本质,基于人的本质。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中一个关键性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美则不研究人,或者研究人而不研究美,在这两个方面都很难深入。 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人”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问题,长期以来是一个重门深锁的禁区,以致于现在要研究这个问题,不得不从头开始。本文的写作,是为寻找出发点而作的一个初步的努力,只谈了一个人的本质问题,即便如此也还是感到题目太大。“茫茫大海与无齐,无限行程望欲迷”。不知一叶蓬舟,能得几许? 一 我们关于“本质”的理论,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本体论。它是我们把一事物与一切其他事物及其有机整体区分开来加以研究的方法。宇宙本体是一个有机的和生态的过程,一股生生不息的永恒之流,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方法,则所有的事物在其终极的意义上将合而为一,而在现象上的多样性将不可理解。 分开来看,一事物、一过程与其他事物、其他过程是有区别的,但不是独立的。 所谓“本质”,是指一件事物或一个过程在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及其有机整体中有别于其他事物、其他过程的内在基本特征。所以要确定一中物一过程的本质,只有把它放在与他事物、他过程的整体关系中来考察,才有可能。例如生物的本质是相对于无生物而言的,它必须以无生物为对象,与无生物作比较,才能确定。人的本质是相对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而言的,它必须以动物为对象,与动物作比较,才能确定。 所以关于本质的规定性,不仅来自人类具体地考察各别事物的需要,也来自人类整体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孤立的、单独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孤立的、单独的个人也是没有本质的。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叫“无对象的本质是非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怎样超越出动物界,人就怎样进入历史,而形成自己的本质。 所以马克思著作中经常出现的“人的本性”、“人的本质”这种提法,同现在在我国学术讨论中所通用的“共同人性”这一提法,有重大区别。我们所谓的“共同人性”,是同人的“阶级性”相对而言的。后者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和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人的属性;而前者则是指这种“阶级地”不同的人们之间相同和共有的东西,即人的自然本性。而无论是后者,还是前者,都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后者是指人和差异而不是指人和动物的差异。在历史和社会之中,人和人的这种相同之处,只能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如食欲、性欲之类生物学上的本能,而这些本能,是动物也有的。 这两种说法,表面上有所不同,实际上殊路同归。说人的思想行为是由他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实际上也就是说追求利益的本能是一切人共同的本能,也是人性论。二者的差异仅仅在于,一是指具体的人性,一是指抽象的人性;一是指人性在不同社会必然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异化形态,一是搦产生这一切社会必然性及其异化形态的同一个自然必然性。归根结底,二者并不矛盾。人类之划分为不同阶级,不过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在么衣制出现以前漫长的原始社会,和消灭了私有财产以后的漫长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是没有阶级的人类社会,那时没有阶级性,不等于没有人性。二者是一个东西的两种表现。 所以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人的本质。把阶级性当作人的本质是对于社会必然性的盲目。把共同人性当作人的本质是对于自然必然性的盲目。而归根结底。所谓“社会必然性”,例如经济必然性,不过是社会中的自然而已。盲目(无意识、不自觉)是动物的特点。这两种对于必然性的盲目,具有同一种动物的性质。正如在原始自然中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在社会的自然中,人也具有自己的动物性。例如在等级森严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君君臣臣”被看作和“父父子子”一样的自然现象,人类社会就象自然界生出狼和羊,或者蜂王、雄蜂和工蜂那样直接生出王公、贵州和奴隶。这种情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是人类动物学”。 当然,“人类动物学”不完全等于动物的动物学。它经过了人类异化劳动的一系列中介,如法律、政治经济制度等中介环节,打乱了原来的自然秩序,呈现出一种错杂的状态。例如,马克思指出,在自然界是工蜂杀死雄蜂,而在人类社会,则是雄蜂杀死工蜂,即不劳而获者杀死劳动者——用工作把他们折磨死。这种情况不同于自然界,但同样“使人脱离自己的普遍本质,把人变成直接本身的规定性所摆布的动物”。 把人性或人性的某种异化形态(阶级性)当作人的本质,无异于把动物学当作人学。在这个领域内寻找人的本质,那就——借用一个现成的比喻来说——象易卜生笔下的人物培尔·金特在剥洋葱皮;他剥了又剥,除了皮还是皮,终于没有得到“洋葱本身”。对人人瓣语言和行为,用政治经济学的、或者心理分析学的术语作 出解释是容易的。例如,数学家们早已在证明,心灵不过是无数复杂反应的总和,它接受信息并进行处理,以维持机体的稳态;而对于生物学家,人脑也象其他生理器官一样,不过是生物体为了维持生存,在进货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工具而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则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他们的阶级利益作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假如社会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说人的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意志都可以在这些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序的联合国吧操纵,那我们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感到奇怪的。但是这样一来,人就变成机器,或者不寄托了动物了。而这也就是说,当洋葱皮剥完时,“洋葱本身”也没有了。这种结果一定会使得拉·美特利在九泉之下高兴得眉开眼笑的。 受客观必然性——无论是生理必然性还是经济必然性——的支配是动物的属性。人对于必然性的盲目是它的动物性的表现,是朦昧远古自然状态在社会和历史中的遗物。这种情况把人和大自然结为一体,而使他消失在太古时期的背景之中。“人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和人对于必然性的认识、把握和驾驭分不开的。人类史表明,人类离动物界愈远,他的活动就愈带有自觉的和有意识的、因而是主动能动的特征。“他的政党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而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
  • 5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0-14 00:35
策展人是什么“角儿”   冯博一   1960年生于北京   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原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副编审   曾策划的主要展览有:   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   “不合作方式”展   “北京浮世绘”展   “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   有没有策展人,展览的效果完全不一样,“策展人在一个展览中的位置就如同导演在一部戏的位置一样,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一个好的策展人不能只介意展览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些还未被人发现的艺术发展动向用展览做出来。   策展人其实和艺术家的实验是一样的,也是一个尝试的过程。要敏感地把一些新的动向通过展览呈现出来,这是策展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策展人是展览的“导演”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策展人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个优秀的策展人除了要有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艺术管理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冯博一认为,艺术家就如同演员,作为导演的策展人要负责确立主题、筹集资金、与赞助商甚至布展工人沟通、寻找艺术家、收集作品、运输、布展、邀请媒体、设计图录和导览册等工作,因此策展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正是策展者的策划使得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增色,策展人要考虑对展场做出详细规划,谁的作品占据什么位置,什么题材的作品如何布展等,其实,一个展览的策展工作也是艺术创作。策展人要使无限的展品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最佳效果的展示,这也是策展人水平的体现。   在某些艺术家眼里,“策展人”只是一个展览组织者和展品陈列者,而非真正的职业人才,很多策展缺乏生气、布局杂乱,一些策展人似乎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策展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原则,哪个画家与他关系好就让其参加展览,或看到哪个艺术家“钱景”好了就靠近谁,希望从中得到一点实惠。   策展人掌握话语权   从身份上来讲,独立策展人不同于那些非盈利机构中的“专职策展人”,也不同于盈利机构的“画廊老板”或是“艺术经纪人”。“独立策展人”应是特指那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展览观念来完整策划展览的专业人士,其身份是独立的,不隶属于任何展览机构。   从严格意义上讲,“独立策展人”就是不在机构里打工的人,纯粹以策展为职业的人。并且就他表面上来说,至少是中立的,不依附于任何行政的压力,就像独立批评家、独立撰稿人一样,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是不依附于任何团体的。   现在有个误区,似乎谁做展览,谁就是权威了。其实策展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不是权威,策展人做个展览无非就是给社会讨论,有被讨论的一种可能性。有些展览争议得会很激烈,策展人通过展览挑起了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渐渐变得很有价值,这种就属于比较好的展览。策展人扮演的应该是这种角色。   策展人和评论家是有区别的,策展人主要是与艺术家打交道,策划一个展览实际上是拿艺术家作为一个材料,来做自己的概念,就需要与艺术家进行广泛的联系,否则的话就无法做成展览;往往西方的评论家不和艺术家来往,他事先看展览也不通知,而美术馆也不请他,看完展览就自己去写评论。但是策展人就要整天和艺术家在一起聊,否则展览就不能做了。   策展人要抵制商业诱惑   许多商家希望通过与当代艺术展览合作的方式提高知名度。虽然策展人最希望的状态是双赢,但很多时候都以失败告终。   冯博一认为,独立策展人必须具备一种非商业的精神,这才能保证艺术展览的学术品位。策展人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策划展览体现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和判断。第二,通过策划展览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一位优秀的策展人只有突破商业的诱惑,才能做出富有新意的展览。   虽然今天画廊多了,愿意赞助艺术的商家多了,但是真正的非盈利性艺术空间、艺术基金会还是太少了。   策展人作为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媒介,他们将新艺术走向的思考带给大众。如果艺术家追随潮流,策展人迎合趣味,那么就使得策展人的独立性丧失。   职业策展人收入超3万美元   国内一些好的策展人收入超过3万美元。但也有许多策展人依然“游走在贫困的边缘”,一旦商业赞助不足以支撑整个展览时,各项费用如画册制作、印刷品、运输、保险、宣传、策划费等成了令策展人窘迫的难题。   谈到策展人经济状况时,冯博一表示,目前中国的职业策展人整体收入状况在逐步上升,这也是艺术市场繁荣的结果。“我的收入主要是通过文案策划的稿费和策展费用组成,但策展人的收入是不太稳定的,也许你这个月策划了一个大展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下个月就不那么理想了。”   一个展览的8%是策展人的收入,但也有谈判的机制。策展人是高消费的职业,也是一个相当有社会质量、生活质量、信息质量的职业。也有一些人策展人通过与画廊分成来提高收入,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策展“大腕”成为新权贵   现在有一些藏家比较关注年轻的艺术家。一方面是因为那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的作品太贵了,很难拿到作品。例如方力钧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当红,这样一种历史经验给一些藏家提供了借鉴。另外,那些“大腕”级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已固定化、程式化,创作高潮已过去,缺乏创新。而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潮流,具有前瞻性的东西被作为“潜力股”接受,此外,真正的收藏家注重的是全面,收藏艺术品本身实际上也是收藏美术史。   现在我们也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国际大展被圈内的“国际策展人”所垄断,他们也成为策展界、评论界的新权贵。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文化转型期,冲在最前方,也最能引起市场的关注,应该说,还是那些已经逐步获取了国际策展人身份的艺术批评家们,比如费大为、侯瀚如等等。作为“大腕”策展人,他们有着让画廊信任的丰富资源和独到眼光,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因此,他们成为新权贵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