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古典边塞诗词《出塞》

答案:2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1-12 09:00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1-11 23:33
古典边塞诗词《出塞》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1-11 23:57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句,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关,边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代右北平郡、唐北平郡守所在地。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
  阴山,横亘於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作品集《王昌龄集》。
  【古诗翻译】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赏析】
  这是诗人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作一起笔,便浓墨重彩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不能理解为“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赛”。诗人在这里做了一个巧妙的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百姓生活的艰难。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遥远,空间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12 00:38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几个应该是著名的出塞诗,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