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小品捐款好看吗?

答案:1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10-16 19:17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10-16 07:06
小品捐款好看吗?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10-16 08:36
我觉得还挺好,虽然没有以前的那么贴切,那么的贴近现实,但是他的笑点和很多的东西使我们很感动,也对这个社会有很大的评价,下面是我的理由:09春晚的最大赢家依然是赵本山和小沈阳的这个小品。这个极其搞笑的小品是否就是让人一笑了之的纯喜剧、纯幽默?其非常夸张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刻的寓意?尤其是与社会世态人情的结合上有没有讽刺功能?仔细看这个小品,依然可以看到其隐含的含沙射影讽刺一面。笔者的体会和理解是,这个小品之所以风行并形成强烈的喜剧幽默效应,恰恰是在直击现实并对不良世态人情进行强烈的讽刺效果上实现的。

吝啬守财的刻画:小品最大的喜剧效应形成就是一位没有带钱农民的到高级酒店消费产生的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这些喜剧效果来自一个源头:吝啬守财是前提。这个农民自己准备了很多农产品,在高级消费场所绞尽脑汁省钱,与服务生提前形成约定:贵的菜说没有。当服务生说到这道小鸡顿蘑菇真的没有的时候,小品的高潮开始出现、经典台词开始推出:服务生开始劝这位农民想开点,讲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道理,这就让那句最流行的话语——眼睛一睁一闭以及人生最痛苦与花钱关系的语录产生。

吝啬守财与高级消费情景对比产生的强烈喜剧效应由此发生。赵本山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知道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增加内需、鼓励大家消费是当前的热点,他把这个因素很巧妙设计入了台词。有人预言说小沈阳超越赵本山并不容易,因为赵氏小品不是靠单纯搞笑的“青涩”而是依靠“苦涩”走红多年的,其实这也是赵氏小品流行背后对社会背景的巧妙切入,他知道现在流行的心态是什么进而去讽刺什么?“苦涩”其实也是一种含泪笑的最高境界,虽然他的小品并不都是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虚荣心理的揭批:小品的另外一大效应就是对虚伪虚荣神态的入木三分的揭露:打肿脸充胖子、贪慕虚荣,小人物的自卑掩盖下的虚伪和失态。《不差钱》本身就够滑稽了,这其实是吃饭消费背后的一种虚荣,吃什么不重要,到什么地方吃饭更重要,吃饭的场所成为等级和身份的象征。君不见很多炫耀财富的大款是怎样摆阔讲究吃的,吃的方式已经是五花八门,各地不断出现所谓人体盛宴更是一种新吃法。吃的价码更是令人嘬舌,几十万的天价宴更不鲜见。忘记带钱的一位农民到洋酒店消费,请名人吃饭本身就是一种虚荣,而满足虚荣的途径只有靠欺骗实现:作一个里应外合的骗局,不花钱还消费了声誉。这种算计、小聪明、不舒展让我们想到那个展现国民深处灵魂深处阿Q的精神胜利法,赵本山扮演的每位农民形象几乎都能找到契合这样的精神胜利法的影子。

怯魅心态的讽刺:媚外和怯名。小品一开始就是一个媚外的笑话:苏格兰情调被误读为调情,中国服务生东施效颦穿错衣服的滑稽丑态。当洋文化大举入侵,我们东施效颦的笑话何只如此一个呢?洋餐、洋地名、洋节,那一个不是与本土化冲突形成的不土不洋的喜剧和无奈?小品主要的角色之一毕福剑是以一位真实的名人身份出现在小品中的虚拟角色,当中央台的著名主持人出现的时候,服务生诚惶诚恐的情状,仿佛见到了外星人,又新奇又胆怯,小沈阳把见到名人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我姥爷也姓毕”难道不是对名人的一种近乎失去人格的低三下四的攀附?毛毛出演的那个丫头更是准备参加星光大道为出名提前活动运作,到高级酒店先请客提前打招呼,不惜磕头求得帮助。对名人的趋炎附势、社会上沽名钓誉已经成为一大不良现象,追星潮、求名热的追名逐利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苦涩”。小品里面的赵本山从黑土、火炬手无不是这样一种怯魅心态的鲜活刻画。

赵本山小品风行不衰,年年成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不是一个简单的俗字了的,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呢?不从社会风向背景、世态人情的背景、文化的背景找原因,我们似乎很难找到最终的答案,仅仅依靠单纯的俗笑话、恶搞似乎无法形成这样持久的流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