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三公九卿是哪三公哪九卿?这是谁提出的,始于哪朝?当时这项制度推行如何?

答案:2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18 11:42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01-18 01:15
三公九卿是哪三公哪九卿?这是谁提出的,始于哪朝?当时这项制度推行如何?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18 02:32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
  西汉初承秦制。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自任太师、相国,居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且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终止。曹魏建国,重新恢复三公之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
  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说:“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师、少傅、少保,合为“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大府。魏晋南北朝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大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