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以下中国省市是如何划分的: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

答案:4  悬赏:70  
解决时间 2021-01-13 01:05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1-12 05:16
以下中国省市是如何划分的: 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秋
  • 2021-01-12 06:13
【河南河北】现在以漳河为界限,即从河北过漳河桥就到河南。古时是以黄河而得名,由于黄河的多次改道,所以会有黄河以北仍然有河南的地方的情况。
【湖南湖北】因位于洞庭湖南北而得名。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广东广西】从秦汉时起,广信成为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广东、广西之名始于宋代,是以著名的广信县为分界线,广信以东称为广东,广信以西称为广西。
【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所谓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但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1-12 09:57
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
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而分东西;
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
广东广西这个广为:广信为界(西元前
  • 2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1-12 08:27
河南、河北的省名,是出自黄河为界;
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而分东西;
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
广东广西这个广为:广信为界
说法很多以此最为可信
从《水经注》注释看:桂江与贺江“入郁”(西江)的地方,即西汉时的“广信”,是当时统辖岭南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据汉武帝在公元前河南:豫 郑州
河北:冀 石家庄
湖南:湘 长沙
湖北:鄂 武汉
广东:粤 广州
广西:桂 南宁
山东:鲁 济南
山西:晋 太原追问再看看问题。。。
  • 3楼网友:鸠书
  • 2021-01-12 07:26
史料中对该问题的解释如下: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注: 实际上,山东山西根本不交界,因此它们之间没有一条界线)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注:在现在的地理关系上看,河南河北基本是以漳河为界的)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两广广州之名因广信得来:“广信”之名,取自汉武帝时“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由于新设的州旧治在广信,故名广州。这是广州之名的第一次出现。到宋代,将广州之地划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仍以广信为地标,广信以东为广南东路(后简称广东),广信以西为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广东、广西、广州之名由此得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