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理性与感性的很多问题

答案:4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01-18 15:51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1-18 00:41
理性与感性的很多问题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1-18 01:00
感性,就是感觉和印象。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往往只是看的到事物的表象。 理性,来源于感性,是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念。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产生合乎论理的结论。用毛的话说就是“想了一想”。 当然,一个理性的人在情急之下,也会失去理性,谈吐不清。感性与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 至于一个民族,就像中华民族吧。鸦片战争之后,不也是看着国外的姓资,自己也搞。后来大错,“想了一想”,又扭头重新再来。现在把社搞得不错。任何一个民族和人一样,如果是理性,还不都是源于感性,都得经过一个阶段。那中华民族是一个扩张性很强的民族吗?这个问题你自己回答。 我还记得有这么个词,内柔外刚,外柔内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1-18 04:21
有关系啊联系是关键
  • 2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1-18 03:04
所谓感性理性的区分是很模糊的。感性即是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的反应,理性则相反经过有意识的反应。这和宗教、科学没有联系。人类并非重视理性。之所以你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这两个词的涵义在现在被狭义化了,考虑得周全为理性,不周全为感性。而这是相当片面的看法。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载体,其本身就是不完备的,说的极端些,道可道非常道。所谓理性感性并没有绝对之说,没有纯感性纯理性的人。理性的民族绝对是懦弱的民族,有意识的思考必然是人顾虑重重,这样还可能有扩张性?恰恰相反,敢冲、无谓的“感性”民族才有这种扩张的野性。
  • 3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18 02:08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同时,也会对理性有所帮助,因为恢复感性直觉就是接近空无,就有能力接受不同的假设,不会受到立场、假设的控制,这个时候才能够「无相无不相」。
    各位先生、女士:今天我要报告的是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一些心得。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学理工的人比较理性,学文史的人比较感性。也有一些书提到左脑、右脑的功能各与理性和感性关联,今天我所要讲的则是自己的看法与心得。首先要说明的是,理性与感性都是我们心性中很重要的部分,而统合这两个部分的是「直觉」。早期人类文化比较重视感性,理性则是最近三百年来科学发达以后才提倡的;依我的看法,这两个的源头都是「直觉」。
    
    
    
    理性这个部分,对我们人类是很重要的,一般人会认为理性是理则学,或者是哲学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如果一个人的理性比较强,指的就是思维清晰,逻辑推论清楚,做事有条理。给人的感觉是理智、冷静,或者是所谓的「酷」,比较倾向机械化,缺少感情和人味,但是我觉得这是对理性了解不深之故。我对理性的看法稍有不同,理性给我的感觉是明智。因为我学的是物理学,在理性思维这方面检讨得比较深刻一点,对於论证推理也考虑得比一般人多一些;此外我还学了佛法,学了佛法以后,对於理性的了解更透彻,比科学原有的了解更有深度。
    
    
    
    
    
    ※推理之前,一定要有假设
    
    
    
    「理性」是理则学或形而上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本身是很抽象的事情。西方关於思维推理这方面弄得很清楚,在思维推理、逻辑论证之前,一定先做了「假设」,有时候不叫它「假设」,而叫它「公设」、「预设」,甚至是「立场」。这些不同的名词指的都是「假设」,在我们推理之前一定先要有「假设」,否则就没办法推理。「假设」、「推理」、「结论」这三个过程,在西方的哲学、科学是弄得很清楚的。如果没有「假设」就没办法「推理」,当然就不会有「结论」,所以要「推理」必须要先有「假设」,有了「假设」才能「推理」,有了「推理」才有「结论」。思维是在「推理」这个部分,不是「假设」这个部分,我们定「假设」的时候,不靠思维,所以我们讲理性是属於形而上的思维,指的是推理这部分,不是假设的部分。
    
    
    
    假设有很多种,可以多到无量无边,每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假设经过同样的推理,得到的结论不同。甚至改变假设,就可以得到任何结论。如果有人说,经过详细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真理,这样的说法是错的,因为不同的假设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重要的不是推理,而是假设。这个道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很早就知道了,东方就比较不清楚,常常将推理所得的结论视为真理。视为真理就强迫别人接受,这样就可能铸成大错。所以经过详细思维推论的东西,就信以为真,是很危险的。
    
    
    
    科学对这样的状况是怎麼处理的?科学的办法是用「实验」来检验,所以有人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用实验来检查结论对不对,如果实验的结果跟推理的结论一致,那麼这套理论就是对的,也可以说这样的假设是对的。但是人文方面的学术,例如社会、历史、哲学思想等,是没办法做实验的,所以就没办法用实验来检验。这就是近三百年来科学有如此长足进步的关键。而其他人文科学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检查办法,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谁是对的,所以发达不起来。曾经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多得不得了,现在留下来的科学理论,都是经过检验存活下来的,奇奇怪怪的错误理论早就被丢掉了。
    
    
    
    
    
    ※实验牵涉到测量与认知
    
    
    
    但是用实验方法来检验,是否就很完善没有问题了呢?相对於不能用实验来检验的学术而言,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是有缺陷。第一个,就实验的观点来看,科学的实验有一个条件,就是实验必须重覆,一个理论不是只做一次实验,证明是对了就可以,而是要能够一遍、两遍、三遍,一直做下去,都证明是对的。第二个,不只一个人做,而要别人做的结果也一样,才能成立。重覆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定义重覆?比如:一个实验,我今天在这里做,明天在那里做,我们说这两个是一样的实验;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做了一个假设,就是两个不同的地点,其空间性质是一样的;同时还有另一个假设是,今天这个时间和明天那个时间是没有差别的。至於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是否性质都一样,没有人知道,只能假设,这个地方我们都习惯把它看成一样,所以不觉得有什麼不妥。但是对中国研究风水的人而言,就觉得有问题,时间、空间不同,怎麼能算是一样的实验呢?时间、位置不同,命就不同啊!风水就是不一样啊!所以科学在做「实验」这件事情上面,为了要定义是一样的实验,就必须做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并不是思维所得。
    
    
    
    此外,实验还牵涉到两件事情:「测量」与「认知」。实验必须要测量,做测量就牵涉到人的认知,必须要有人的认知才有测量,因为测量的结果完全靠人的认知,没有认知就没有测量的结果,而认知又是落在「假设」层次。很多宗教说我们的神才是真神,别人的神是魔鬼,这是信仰的层次;一碰到信仰,就没办法检验,弄到最后就只有打仗,把别人打败了,我就是真的,别人是假的。甚至同一个宗教,同一个上帝,但是认知不一样,就会分成不一样的教派,这些「信仰」问题全部出在「假设」层次,使得我们无法鉴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探讨「假设」是怎麼来的?面对「假设」应该怎麼取舍、选择?这个问题就超出了理性、科学的范围。
    
    
    
    这个部分就我的了解,佛法有办法处理,而一般的哲学、科学没有办法处理。佛法遇到这个问题是怎麼处理的呢?《金刚经》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要住任何立场、假设;有所住就是有立场、假设。理性思考的历程是假设、推理、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有所住而生的心。佛法则是不要假设,从空无生出的心就是无所住的心,而那些无穷多的假设,不是思维推理出来的,不是实验证明出来的,是从空无中生出来的,完全没有根据就蹦出来了。所以假设就是无所住而生的心,可是一般人都忘了这一段。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盖房子的时候,都要找一个基础,最大的地基是地球,但是地球本身是悬空的,完全没有基础。我们推理的时候,要找一个根据,没有根据也要造出一个根据来,那就是假设;然后推理得到结论,整个科学理论就是如此建立出来。如此一看,假设也是如同地球悬在空中一样,要能够体会到这个程度,必须透过佛法才能够反省到这个深度。
    
    
    
    
    
    ※执著假设让智慧受到限制
    
    
    
    既然假设、立场都是莫名其妙生出来的,我们就不必坚持一定要假设一,而不要假设二。我们可以做任何的假设,那就是「无相无不相」,「真空生妙有」的情况。一个人只擅长用假设一推论得到结论一;或者用假设二、假设三,得到结论二、结论三,就已经很有学问,很聪明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心打开,可以有n个无穷多的假设,展现无穷多的结论,这就是佛法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也是六祖惠能一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万个结论,这时候人的智慧就展现出无法想像的广大。
    
    
    
    通常人没有智慧都是因为坚持了某一个假设,不肯接受另一个假设推论出来的结论,智慧就受到了限制。如果所有的假设都可以接受,让它们自由发展,智慧的选择性就多太多了。这个部分电脑没有办法做到,因为电脑没有办法选择不同的假设,假设是人给的,只有具有佛性的人,有空无的心,才可以生出假设。严格来讲,每个人都有空无的本性,可以生出智慧,之所以没有智慧,是自己被空无的心所生出的「假设」给限制了,只局限在某几个假设、立场的小圈圈内,就变成了小鼻子、小眼睛;所以如果想要开发理性的潜力,就只有学佛,像六祖一样,学会《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开发潜力。学了佛法之后,可以到空无之境,又可以回头检讨理性科学,这种状况就像一个人在地面上走,然后又可以飞到空中俯看下来,再到地面走一走。如果一个人可以飞上去看,跟另一个只能在地面上走的人,哪一个有优势呢?哪一个有智慧呢?答案是很清楚的。
    
    
    
    
    
    ※美与爱的基础是感性直觉
    
    
    
    接著讲「感性」,感性指的是什麼呢?就是艺术、创造性的意境和感情等。像文学作品、艺术创作、音乐作品都可归类在感性部分。感性部分一个是美,另一个是感情。美与感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它们,人生就变得暗淡无光,也就是说感性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讲理性的时候,讲到推理的基础在假设,而美与感情的基础是什麼?我举一个最简单、大家都经历过的实际状况来说明。
    
    
    
    一对男女谈恋爱,爱得难分难解时,他们恋爱之前是什麼?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谈恋爱的经验,在爱对方之前是什麼?我问过不少人,所得到的结果是:先有好感。所以爱之前是先有好感,有了好感做基础再生出爱,所以好感是爱的基础。好感跟爱一样吗?有人认为差不多,其实差满多的;尤其爱到难分难舍的时候,爱跟好感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区别是爱会想念,但是好感不会有想念的渴求,所以好感不是爱。虽然爱是从好感生出来,它们相关联,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如果再追问下去,好感又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它的基础是什麼?这麼一找下去,就是感性直觉(feeling)。
    
    
    
    好感属於feeling,但是feeling是不是爱?不是。好感不是爱,但是爱是从feeling生出来,也可以说是从好感生出来。当有了爱以后会发展成什麼状态?我们观察两人相爱以后,接著就会把对方锁住,婚姻制度就是一种锁住对方的办法,所以爱到后来,就变成「十二因缘」的「取有」;或者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占有、控制。一发展到取有、占有的阶段,还有没有感情呢?没有了,感情不见了,只有权利、义务、责任和得失,就会有谁欠谁、不公平的争执发生,整个发展历程就是这样。所以爱一变成占有,爱就消失了,同样的好感一变成爱的时候,好感也没有了。
    
    
    
    从Feeling演变到爱,再演变到取有的发展过程,你会发觉有一个特色,就是越来越具体和简化。反过来发展则是抽象、无形,但是内涵丰富。可见人们经常产生矛盾,心里面想要的是丰富,可是做出来的却是简陋而具体,这就是为什麼很多人感觉家庭生活乏味的原因。凡事太具体、简陋了,当然乏味;要丰富有趣只有一个办法,往好感、feeling的方向回溯过去,一旦回到feeling的层次,感情才是空灵开阔而丰富的,否则就是焦虑而带有怨恨的。如果我们想要提升感性能力,只有回到感性直觉(feeling),一旦恢复feeling,感情就可以保持空灵,而不会落入占有、控制的简陋层次。
    
    
    
    我观察过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发现每个人心灵深处所要追求的是感性直觉,但是做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变成了控制。尤其时下的青年男女谈恋爱,根本不是谈恋爱,而是猎取。男生追女生的时候,基本的行为模式是猎取,女生则是设陷阱,让傻瓜猎物掉进来,这些都不在爱与feeling的阶段,而是在占有的阶段。我们的文化在这一方面所给的教导与指引非常缺乏,彷佛尚未脱离渔猎时期。回想自古以来婚姻制度的演变,有一度是抢婚,抢婚就是以猎取的手段获得婚姻,所以我们的文化要进步的话,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反省的。
    
    
    
    
    
    ※恢复感性直觉才有创造力
    
    
    
    当我们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同时,也会对理性有所帮助,因为恢复感性直觉就是接近空无,就有能力接受不同的假设,不会受到立场、假设的控制;这个时候才能够「无相无不相」,所有的相对我们而言,都不是监牢,而是我们的工具。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恢复感性直觉,但要如何恢复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执著放掉;执著就是坚持某一个假设、立场,要习惯於把执著放掉,执著一放掉,feeling就会出来。在中国文化的环境里面,经常促使我们扮演feeling的杀手,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要自我反省的。我们会把自己的feeling杀掉,当然也会把周围的人的feeling杀掉。当一个人没有feeling,我认为这个人就是活的死人、麻木的人,乃至於机器人;有feeling的人才是活人。中国有一句成语「麻木不仁」,一麻木就不是孔夫子讲的仁爱的人,而是被设定好目标的机器人。为了要有效率,教育把我们教得愿意做一个设定好目标的机器人,整个人生就为了要完成那个目标,凡是跟目标无关的事情都不注意,人生的丰富性、创造性就没有了,生活变得很单调、乏味。
    
    
    
    今天我来演讲之前,才跟我的小孩谈起这件事情,他说他的同学之中有的成绩非常好,以前他都非常佩服,现在才了解他们的成绩为什麼那麼好;原来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目标,要把成绩弄好。在大学的时候,每一门功课都有一些我刚才讲的基本假设,而很多基本假设是模糊不清的,有人就会将与成绩无关的糢糊假设切除,因此所关注的范围缩小了,全力以赴达到好成绩就不难了。但是我的小孩没有这样做,我也没教他这样做,他的老师也没教他这样做;所以所有可能的假设他都重新思考过,费了很多精神去考虑这些问题,因此成绩没那麼好,看到别人成绩那麼好,觉得很佩服,现在终於了解别人是怎麼做的。我打一个比喻;我的小孩的状况就像一头野马,在草原上随意的奔驰,一旦有人就把这头野马抓过来套上韁绳去拉马车,它当然拉不好,会乱跑、乱窜。学校教育就好像是马车韁绳,套在学生的脖子上,看你拉得快不快,拉得快就得到好成绩;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就是一匹训练有素的马,套上了韁绳,装上了马鞍,而且眼睛还遮了布,只能往前看,不能看旁边,所以马车拉得很好,很有效率。我们的教育是可以培养出很会拉马车的马,但是这些马一放出去,让它在原野上创造发展的时候,就不行了,这就是目前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科技人才都很努力的工作,但是却没有创造力。因为没有feeling,一开始眼睛都被限制住,只会看狭小的前景,周围所有的机会都不在考虑的范围内,怎麼可能会有创造力,发展出新的产业科技。
    
    
    
    美国教育方式所教出来的都是野马,所以要跟他们比,不得不先恢复感性直觉(feeling)的能力,恢复了之后,才可能有创作与灵感。中国文化与欧美国家相比,在美感上略逊一筹,就是因为feeling太弱了。去年我去美国,第一次去纽约的唐人街,心里面觉得满沉重的,唐人街看起来跟我们这里的菜市场差不多,在这里看自己的菜市场,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到纽约唐人街,跟美国对比之下就很难过。别人的城市是这麼整齐优美,而我们却像菜市场,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长在肉上的疮。有人告诉我说所有唐人街都是这个样子,於是这一年来我就一直思索著,为什麼唐人街会是这个样子?想来想去,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中国人美感的修养普遍不够,所以这群美感比较弱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弄出唐人街的模样来,所以唐人街的脏、乱、丑,不只是个人或街道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美感修养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就令人感觉很沉重了。若要检讨、改进一番,我觉得也不是很困难,就是努力把feeling培养出来,只要每一个人的feeling培养出来了,环境自动就会跟著改变。
    
    
    
    
    
    ※静坐可以提升心的觉受力
    
    
    
    讲到这里,就有人要问怎麼培养feeling?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穷本溯源,把任何事情都回溯追查它的根源,找到它的源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学习静坐,把心静下来,把心里的执著放下来,心慢慢接近空,还不一定要完全空,feeling自己就会生出来。事实上中国文化就已经讲到「宁静致远」,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心的觉受力就逐渐扩大,无远弗届;因为有感性直觉(feeling),一恢复feeling就有美感,而且创造力也会出来,这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当然创造力是很丰富的。感性要提升,我们需要学会直觉,体会空无的本性;理性要提升,也是一样。总括起来,只要真正按照佛法所教导的方法,去修行、锻鍊、学习,就有办法提升理性与感性的能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