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岳氏散手的流传情况

答案:1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1-13 23:11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1-13 01:50
岳氏散手的流传情况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13 03:07
一、源流
岳氏散手
岳氏散手拳,又名岳氏鹰手,亦称鹰爪、鹰手拳。相传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传。清末,有法成、道济二人先后传此拳于河北省雄县孤庄头村刘仕俊(人称金枪杆子刘)。刘仕俊授徒多人,并传其族孙刘成友,刘成友传其外甥陈子正。陈子正曾先后在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授拳。鹰爪王陈子正于1915年受其好友刘微伯、王寅卿之邀到东北齐齐哈尔,在当时的省立一中等校传授此拳。学生有刘风池,郭成尧,由述孔,孙成之,曲乙新,王斌振等。国术巨臂,东北鹰手拳法的代表人物,鹰手拳大师由述孔老先生毕生研究鹰手拳法近八十年,授徒时以打为教,培养了上千名优秀学生,早期学生郭宪亚在上世纪40年代,代表中国武术界,赴日本比武,战胜所有对手,震惊日本武术界。后期学生王志建、孙东昌等皆成为功底深厚的拳学大家,但因该门不喜张扬,仅一九八六年参与过公开的武术活动,初露头角,即获得中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金狮奖以及黑龙江省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优秀奖。 岳氏散手
太极大师张达泉师承纪子修。纪子修在向杨露禅学太极拳之前就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因手臂被载货大车压过分毫无损而被人称为铁臂纪三爷。当时,纪三的看家本领就是岳氏散手。据说岳飞师从周侗学习形意,后来周桐的好朋友,一位老和尚又教他实用的散打武艺。岳飞据此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整理改编成岳氏散手,流传至今。张达泉的父亲是北方有名的枪王,与纪子修的惺惺相惜,有极深的友情。纪子修很少收徒,将太极与岳氏散手精心传给了张达泉。张达泉的学生都知道大师身怀岳氏散手绝技。多次要求他传授岳氏散手。但张达泉因向某人承诺,向外只教太极而不传岳氏散手,所以,他的学生们总不得门而入。然而张达泉经常说,他已经将岳氏散手的技法融入了太极推手之中。直到六十年代,张达泉才将岳氏散手传给少数几位学员。
二、分布
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广西,广东,四川等地。
三、沿革简述
岳氏散手在长期传播中,在内容和动作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革。自刘成友后,在技术上融汇一些外家拳法。如高挑低压,翻弹滚砸,蹿跳搂抱,勾挂撑搪,抽撤连环等。使得此拳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一)数量上的变化。相传岳飞在传授此拳术时,只有九个手法,既上盘三手,中盘四手,下盘两手。后来每个变为二十手,共一百八十手,分左右练习,为三百六十手。由陈子正归纳为五十手,并称为岳氏连拳五十路,或鹰手连拳五十路。
(二)内容上的变化。
此拳传至刘成友,与外家拳术融汇。如翻子中的罗汉拳、八步追等,都渗以抓打擒拿的成分,所以后人又称其为鹰爪翻子拳。
(三)动作上的变化
此拳的步法,最初是由外向里钩盘,每进一步划一半圆圈,两足互划,称为钩盘腿盘旋法。刘仕俊,刘成友授拳时,皆乘师法。陈子正初授拳时,也按师法,到上海精武会后将此步法进行改进,改为直接上步,但仍不失勾盘之意。改进步法后,击法不变,但是动作速度比过去提高了。
(四)风格上的变化
南方所习鹰手拳,以陈国庆,刘致祥为代表。特点是;柔中有刚,绵软小巧,融合了翻子拳的精华。北方以由述孔,郭成尧为代表。特点是;刚多柔少,勇猛刚硬,注重实战,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岳氏散手拳。由此而看,虽南北风格不一,却是同出一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