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李白在什么地方写过诗

答案:1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7 21:04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0-17 15:28
李白在什么地方写过诗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0-17 16:09
李白诗中“潇湘”一词出现较多,如“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回沿。”(《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王琦在注“潇湘”一词时说:“潇湘源出九疑山,南流至三江口,东北与迤水合。又东北流至永州府城外,北流至湘口,会于湘。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阳海山,西北流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李太白全集》卷一《惜余春赋》注)。可见王氏解“潇湘”为“潇水、湘水的合称”。建国后陆续出版的一些唐诗选本、李白诗选本,也都取这种看法。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在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时谓:“潇湘,河名,湘江流到湖南零陵县西合潇水,称潇湘”(《唐诗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注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回沿”云:“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湘水源出广西自治区兴安县,至湖南零陵县西合潇水,称潇湘”(《李白诗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孙琴安注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云:“潇湘:湘江流到湖南零陵县西合潇水,称潇湘”(《唐人七绝选》198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这种见解大概源于清代某些学者。清代学者汪绂在注《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时说:“潇水自郴州北流入湘。湘水出永州北流至长沙,入洞庭院湖”(见《山海经存》卷五)。我以为,这样注释“潇湘”一词是颇可值得商讨的。3 ~1 Q+ r1 G5 x! f. t
考“潇湘”一词,虽自古并称,但汉唐时的地理书中并无“潇水”的记载,这可从郦道元的《水经注》、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中得到证明。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潇水”一词的最早出现,当见于中唐诗人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其序云:“灌水之阴,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又说:“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柳宗元在《序》中只称“潇水”,并未详其源流。直到宋代祝穆始称“潇水出九疑山”(《方舆胜览》)。到清代《一统志》才较详细记载:“道州北出潇山者为潇水,其下流皆营水故道也。至祝穆所谓出九疑者,乃水经之冷水,北合都溪以入营者也。”
# ~4 J9 _9 M- V( v; ~7 |0 \应该说,宋人对“潇湘”的解释是十分谨慎的。宋蔡沈在注《禹贡》“九江孔殷”时说:“九江,即今之洞庭也。……今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兴水、湘水皆合于洞庭,意以是名九江也”(见1985年北京中国书店版《书经》卷二注)。很清楚,他认为在战国时,流入洞庭的九江中并无潇水。! Y! T+ `; a- l% L8 @* v* |0 m7 P
那末,“潇湘”究竟作何解释呢?我认为(一)在“潇水”这一名称末出现前,即中唐前,指清深的湘水。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潇者,水清深也。《湘中记》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霞,是纳潇湘之石也。”《说文·段注》:“(潇),谓水深而清也。”朱起凤《辞通》曰:“《说文》云,潇,水清深也,是潇湘犹云清湘,今或误为二水,非是。”这一观点可从王昌龄的生平中得到补正。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云:“一从恩遣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诗作于诗人谪贬途中。考王昌龄一生中有两次遭贬南迁。开元二十六、七年间谪贬岭南,途中在巴陵、郴州作过逗留。孟浩然的《送王昌龄之岭南》及王本人的《巴陵送李十二》、《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均为王谪贬岭南的佐证。另据《新唐书》王本传,王晚年被贬为龙标尉。即是说,王两次遭贬,足涉巴陵、郴山口、龙标三处。查《元和郡县图志》,这三处均同零陵县西的潇水了不相涉。足见王诗中的“潇湘”绝非指“潇水与湘水的合流处”,只能是泛指清深的湘水或湘水流域。(二)中唐后,随着“潇水”地名的出现,“潇湘”一词除具有上面的意义外,还可特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的一段。如杜牧诗《兰溪》云:“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按《楚辞·渔父》:“屈原即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可知杜牧诗中“潇湘”仍为泛指湘水流域。又如晚唐诗人郑谷诗《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潇湘”与“秦”对举,显然也是泛指湖南地区。至于特指,可参读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诗中云:“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诗人曾谪贬永州(零陵),诗中“潇湘”或可作“潇水与湘水会合处”解。(三)五代时,在零陵县西北置有“潇湘亭”,因亭址在潇湘二水合流处而得名。
\9 E1 o& V( U1 \7 J& g
5 j1 ]) Z! |! |/ p/ ~: B4 C: Z+ F8 n3 U/ s% Z, j' P3 Y

郢门 荆门 荆门山

6 ?0 n9 X! k4 N0 |7 O. d
# F7 ]/ |" R% [( N
李白集中有《郢门秋怀》诗,王琦题下注:“郢门,即荆门也。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象。故当时文士概称其地曰荆门,或又谓之郢门。”王琦认为郢门即荆门,亦即荆门山。我认为这种看法尚缺乏史料依据,似可商兑。
9 \1 e3 Y: `# m8 ` m+ u: ~: K按,在唐人诗中,“荆门” 、“荆门山”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一)“荆门” 、“郢门”往往同时并用。如,李白的“郢门一为客”(《郢门秋怀》),“霜落荆门江树空”(《秋下荆门》);孟浩然有“征车明日远,空望郢门间”(《送贾升主薄之荆府》),又有诗题作《荆门上张丞相》;刘长卿有“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郎士元则有“稍辨郢门树,依然芳杜州”(《题刘相公三湘图》);王维有“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寄荆州张丞相》);温庭筠有“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送人东归》)。如果“荆门”、“郢门”属同一概念,在同时代诗人甚至同一诗人的作品中不至于这样随意并用。(二)“荆门”应是代指荆州或江陵,而并不指荆门山。孙逖有《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诗作于长安,苏郎中出佐荆州,治所在江陵。从长安到江陵当经南阳、襄阳南下,不经过荆门山,故诗中称“空销郢路魂”。诗中“荆门”当指荆州。王维《寄荆州张丞相》:“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张丞相即张九龄,时被贬为荆州大都府长史,应在江陵而不在峡州宜都。“荆门”当指荆州,并不指荆门山一隅。张说《出湖寄赵冬曦》:“湖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又《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水漫荆门出,山平郢路开。”两诗均系由巴陵赴江陵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时作,巴陵至江陵不经过荆门山。“荆门”指荆州江陵,不指荆门山。刘长卿《送郭六侍众之武陵郡》:“洛阳遥想桃源隔,……澧浦荆门行可见。”诗作于洛阳,由洛阳到武陵郡,走南阳、襄阳大道,走江陵而不经荆门山,诗中以“澧浦”代指武陵郡,“荆门”代指江陵郡。
9 i! ]' K6 E# ^* G5 h1 A由于江陵乃古楚国之都,因此“荆门”也可泛指楚地。李白诗《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卢山屏风叠》:“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屈原宋玉一为秭归人、一为鄢人,均仕于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又因邹阳、枚乘均曾在宋州同为梁孝王座上客,相偕游梁苑,所以此处“荆门”与“梁苑”对举。同时,“荆门倒屈宋,”直承“十年醉楚台”,是对安陆十年生活的概括。唐代安州属淮南道,安州为古楚地,所以“荆门”应为楚地的泛称。又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叙事上起明月峡,下迄江陵,包括楚地的很长一段江面。诗成于江陵,已离荆门山很远。“荆门”应泛指楚地。更令人玩味的是,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诗末二句云:“欲知此后相思树,长在荆门郢树烟。”“荆门”和“郢树”并用,确指江陵无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荆门”的解释不能过泥,还是胡三省《通鉴注》中说得对:“荆门,在峡州宜都县,其地有荆门山。故后人广称其境皆曰荆门耳。”(三)“郢门”同“荆门”、“荆门山”是有区别的。“郢门”有两解。一是指唐时郢州。孟浩然有诗《归至郢中作》:“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日夕见乔木,乡园在伐柯。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佗。”这是孟浩然东游后归来的作品,其归途并不经荆门山,也不走江陵,诗中“郢门”当为距家乡襄阳不远的郢州(今湖北钟祥)。考《新唐书·文艺传》:“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谏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唐才子传》以及清同治《钟祥县志》亦有类似记载。复查皮日休《郢州孟亭记》:有“王右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文苑英华》卷八二六)云云,可知《新唐书·文艺传》、《唐才子传》皆本皮日休文,孟游历郢州当去事实不远。二是同“荆门”一样,可代指荆门江陵或泛指楚地。孟浩然有《送贾升主簿之荆府》诗:“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荆府即荆州(今江陵),送别地点在襄阳岘山,诗中“郢门”当指荆楚一带。(四)“荆门” 、“郢门”也有指“荆门山”的。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诗中连用四个地名:巫峡、章台、巴国、荆门,一“去”一“下”,一“尽”一“开”,表明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心态,显然诗中“荆门”乃荆楚之门的荆门山。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村是昭君故里,地在峡州兴山县。这里的“荆门”无疑为峡州宜都西北的荆门山。温庭筠《送人东归》:“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诗中“郢门山”直接同“汉阳渡”对举,当指峡州荆门山无疑。还有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抒发的是离开蜀地刚刚入楚的感受,诗中地理背景十分清楚,“荆门”应是荆门山。 U5 C) [3 }: X5 R
简言之:唐诗中的“荆门”、“郢门”除个别情况外,大多代指荆州或泛指楚地。
% I: I9 R) J+ H3 L# n
1 f" K# O/ X' D! {% {2 ], ^ 8 O4 B' y5 R* ]3 e' ]- t. ^7 o 衡山 衡霍 ! F4 M6 X/ r8 c" _; I3 f; T9 L/ S * W; h5 ]) _( C- `1 O' q, d1 W 王琦注李白集中“五岳”一词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在《大鹏赋》:“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句下,引《说苑》,认为“南岳”即“霍山”:“五岳: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嵩山中岳也。”而在《来日大难》“海凌三山,陆憩五岳”句下却引郑康成《周礼注》,认为“南岳”即“衡山”:“五岳:东曰岱宗,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山。”熟是熟非,不可不辨。/ ]* F: ^ d3 v' k 按“南岳”(亦作南岳)一词,早见于《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孔传:“南岳,衡山。”《汉书·郊祀志》亦云:“(舜)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者,衡山也。”但为什么又称“南岳”为“霍山”呢?据《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史记·封禅书》亦载,汉武帝“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然而南岳霍山和南岳衡山的问题古人已作过辨正。唐徐竖《初学记·地部上》云:“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其来尚矣。至于轩辕,乃以灊霍之山为其副焉。故《尔雅》云霍山为南岳,盖因其副焉。至汉武南巡,又以衡山辽远,道隔江汉,于是乃徙南岳之祭于卢江潜山。”唐杜佑《通典》卷一八三:湘潭县有南岳衡山。《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衡山因山得名。并云“衡山,南岳也,一名岣嵝山,在县西三十里。……衡岳庙在县西三十里。《南岳记》曰:‘南宫四面皆绝,人兽莫至,周回天险,无得履者’。汉武帝移于江北署庙。隋文帝复移于今所。”《新唐书·地理志》:衡州衡阳郡有衡山县,“本隶潭州,神龙三年来属。有南岳衡山祠。”《通鉴》卷二十一,武帝元封五年,冬“上南巡狩,……登灊天柱山(班志,灊县属庐江郡,天柱山在南,帝以为南岳)。”《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四云,湘潭县有衡山,“衡山一名岣嵝山,宿当翼轸,度应机衡,故曰衡山。……衡山下踞离宫,摄统火师,故号南岳。赤帝馆其领,祝融托其阳,前后爽秀,峙立无双,逮于轩辕始以灊霍二山为副焉。甄烈《湘州记》云:“汉武以衡山遥远,以庐江霍山假而谓焉,后人误以衡山为霍山。”同书卷一二九云:六安县有霍山,“一名衡山,一名天柱山,在县南五里。《尔雅》:霍山为南岳,故祀其神于此。今其土俗皆呼南岳。……隋开皇九年以江南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也。”至此可知,南岳衡山早已定名,只是在汉武帝时曾以霍山为南岳,隋开皇九年后,仍以衡山为南岳。 % V# T, f, I5 o6 S* K# x李白《送杨燕之东鲁诗云:“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诗中“衡霍”一词,王琦注中先引《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衡山一名岣嵝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一里。”接着又引《太平寰宇记》:“霍山一名衡山,一名天柱山,在寿州六安县南五里。”显然,王琦将“衡霍”注成了衡山和霍山两个地方。其实,“衡霍”即是“霍山”。这点朱金诚先生已辨其妄(详见《读〈李白集〉札记》,载《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第二期)。这里仅补充两点史实。汉应劭《风俗通·山泽·五岳》谓:“南方衡山,一名霍山”。足见称霍山为衡霍是因为霍山也可以称为衡山。又,郎士元《刘相公三湘图》诗云:“昔别醉衡霍,尔来忆南州。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衡霍”与“南州”并举,不可能是衡山、霍山两个山名。 9 C* q0 B5 e6 }. A
8 e( ~9 H- r O) i) z" q+ ~. T
2 N$ X$ A3 V4 k$ l3 p5 ^5 S4 }
苍梧 九疑山

) B/ l% N7 H& p& i- a% u6 _
% l( s0 v } z
“苍梧”、“九疑”在李白诗文中屡见,如“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远别离》);“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悲清秋赋》)。对于这两个词的解释,当今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苍梧”即是“九疑山”,亦即今湖南宁远一带。雨康在《李白是否到过零陵》中谓:“李白集中苍梧‘均指九疑’,《远别离》中九疑、苍梧互用,更是铁证”(《零陵师专学报》1983年第二期)。刘友竹先生在《李白两游苍梧及有关作品考索》一文中说:“苍梧山一名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马鞍山市李白研究学会《李白研究》1989年第一期)。我认为,这种解释似乎可以商兑。0 V. [1 o, x( Q: g
(一)“苍梧“只是一个大范围的泛指,“九疑山”乃是实指其地。查《元和郡县图志》中仅有“九疑山”(见卷二十九)。并不见有“苍梧山”,言“九疑山”即“苍梧山”似乎过于轻率。“苍梧”同“九疑山”的关系究竟怎样呢?按《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云:“山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溪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王琦也认为“盖古所称苍梧之野,其地甚广,凡九疑山前后数百里,粤西,湖南之地,兼跨而有之”(《李太白全集》卷十五)。由以上资料可知,“九疑山”是“苍梧”的一部分,而“苍梧”的范围是很大的,至于究竟有多大,史书并无直接记载,就象古代的“云梦”一样,我们根本无法判定其具体边缘位置。以上观点,还可以从以下史料得到补正。《水经注》卷三十八: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元结《九疑山图记》谓:“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有九水出于山中,四水南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若度其高卑,比洞庭南海之岸,直上可二三百里,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全唐文》卷三八二)。
2 v' F$ H) ]* |(二)“苍梧”或是代指南方。按《水经·湘水注》:“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史记·五帝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书·武帝纪》:“望祀虞舜于九疑”。陈澔在注《礼记》“舜葬于苍梧之野”句下云:“天子以四海为家,南巡而崩,故遂葬于苍梧之野。……今零陵九疑有舜冢”(见《礼记集解》卷三)。综合以上这些大同小异的记载,可以知道:当时舜南行,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追踨而至,到了洞庭,南望痛哭,自投湘水而死,当地人民把她们埋葬起来,立祠祭祀,当作湘水的女神。司马贞的《史记索隐·秦始皇本纪》注云:“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马茂元先生在解屈原《九歌·湘君》时说:“湘神是湘水的化身,到了《九歌》产生时代,古代帝舜和他的妃子娥皇、女英又分化而成湘水男神和女神的替身”(《楚辞选》)。因而我认为舜崩于“苍梧”,而被人民誉为湘水之神,“苍梧”也应包括湘水流域在内。同时,从《离骚》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苍梧”仅仅是作为南方的代指。“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于悬圃”。“悬圃”乃神山,在昆仑山上,与之相对应的“苍梧”也只是指舜所葬南方之地,并不能确定具体地点。又,《艺文类聚》载:《归藏》曰:“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如果把“苍梧”强作“苍梧山”解,似不顺。这里的“苍梧”似应作“南方”解较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