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王守仁的心学,现在还有吗?

答案:3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04-28 11:04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4-27 15:17

如何学习心学?日格一物,到底格出什么了?

古本看不懂。。。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虚伪的现实
  • 2021-04-27 16:33
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王守仁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并非直接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王守仁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他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却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录”,“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我的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厌今念往
  • 2021-04-27 17:40
我觉得唯心主义其实也是挺合理的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一点,那就是,当一个人心情好时,看见什么基本上都是美好的,当心情糟时,则相反。因此,我常说,真正的风景其实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这不正是唯心主义吗? 呵呵
  • 2楼网友:厭世為王
  • 2021-04-27 16:44

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 个人以为,程朱理学在于抑制,而心学在于反观内心,没有前者那么违背“人性”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有趣,但是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完全荒腔走板,可见根本就没有看过《传习录》。  先生说过,为学须从本源着手方有成果,先有根,再有枝,再有叶,再有花,最后结果。 大多数人都不从《大学》《中庸》《孟子》《传习录》学起,就浮躁地学“知行合一”“四句教”“致良知”,最后只学会咬文嚼字,什么意思都只学到半懂,似是而非,还以为心学是何等高深学问,其实很多东西先生都在《传习录》说过,想理解“知行合一”就去看《传习录》。 个人理解的学阳明学的三步骤: 《大学》-> 《中庸》-> 《传习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