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案:1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1:19
  • 提问者网友:欲望失宠
  • 2021-10-12 18:52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10-12 19:13
观察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8)实验验证:实验完成后,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原实验重复一遍。如能重复成功,说明假设成立。
(9)结果和结论:
①分析实验结果。
A.分析数据可靠性。
B.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函数图表。
C.根据函数图表分析萝卜种子的发芽和幼根、胚轴的生长情况(长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D.找出促进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长素溶液最适浓度。
②推导结论: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方法实践】
课题:探究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
探究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
实验原理:
(1)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特别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
(2)当植物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时,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会使得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茎则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从而使植物表现出向光性。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做向光性实验的方法,并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
材料用具:
玉米幼苗:小花盆(或培养皿),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不透光的纸盒,台灯。
实验假设:生长素的分布与光照条件有关,是引起植物向光性的重要原因。
实验预期:对玉米胚芽鞘进行不同的处理,玉米胚芽鞘将因为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产生不同的生长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确定生长素与向光性间的关系。
方法步骤:
(1)取5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把玉米幼苗分别编为1号、2号、3号、4号和5号。
(2)按照下图所示安排实验装置。其中,1号和2号玉米幼苗保持完整,3号、4号和5号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已经切去;在4号玉米幼苗顶端的正中位置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5号玉米幼苗顶端的一侧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2号、3号和4号的纸盒侧面与植物幼苗顶端平齐的部位挖一个小洞,在纸盒外放置一盏台灯,使台灯的灯泡对着纸盒侧面的小洞。

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关系的实验示意图
(3)接通台灯电源24 h之后,打开纸盒,然后观察并且记录当时这5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现象分析与结论:
(1)2号与1号对照 这一组对照对实验材料的处理相同,都保留胚芽鞘尖端;但实验的条件不同,分别为黑暗与单侧光照射。证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2)3号与2号对照 这一组对照对实验材料的处理是不同的,2号保留胚芽鞘尖端,3号的胚牙鞘尖端已经切去;而实验的条件则相同——都是单侧光照射。证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内因——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3)4号分别与2号、3号作对照 4号与2号对照:对实验材料的处理不同,2号保留胚芽鞘尖端,而4号则是切去胚芽鞘尖端以后,在胚芽鞘切口正中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而实验的条件相同——都是单侧光照射;4号与3号对照:也是实验材料的处理不同,3号无胚芽鞘尖端,4号的胚芽鞘切口正中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但实验条件相同。证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不但与胚芽鞘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而且直接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有关。
(4)5号与1号对照 这一组对照对实验材料的处理不同,1号保留胚芽鞘尖端,5号是切去胚芽鞘尖端以后,在胚芽鞘切口顶端的一侧(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而实验条件相同——都是黑暗处理。证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的分布多少有关。
综合上述分析,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存在、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的分布多少有关,这是造成向光性的直接原因(内因)。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分析,可以认为造成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所栽培的玉米幼苗,必须是同一品种,同样大小,胚芽鞘粗细相同的,这是实验材料同一性的要求。
(2)纸盒侧面的小洞必须与玉米幼苗的顶端平齐,这是因为幼苗接受光照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顶端。
(3)台灯离纸盒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20~30 cm为宜,太近了易使纸盒烤着,不安全。
(4)实验时间的安排,实验课上完成实验装置,课余时间完成观察和记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