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如何引导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中学习做人

答案:3  悬赏:80  
解决时间 2021-10-17 11:15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10-16 18:39
如何引导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中学习做人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0-16 20:01

1常去山间水边度假。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满耳听到的是噪音,满眼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色彩,更不用说吸入肺叶的都是有毒的工业或交通废气了。于是家长们便纷纷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山间水边走走,让孩子们亲眼观察田野是如何向人类提供粮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类奉献木材和更为宝贵的新鲜空气的,江河湖泊是如何向人类供应水源以及鱼虾等水产的,大山是如何向人类敞开自己的怀抱呈献上无价的矿藏的……由此,孩子们不仅会学到许多书本里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巨大“感恩”之情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油然而生。

2把大自然带回家中。这也不失为一个满足孩子热爱自然的好方法。如在家里添置一个鱼缸呀,养几盆小花呀,喂养几只小动物呀,等等。孩子们在与动物、植物的亲密接触过程中,自然会对大自然产生越来越亲密的感情。

3少买玩具多买仪器。在今日英国,安装在房顶上的天文望远镜比比皆是,为的是方便孩子探索星空,并由此让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对浩大繁复的宇宙的构成和来源作深刻的思考。

4有目的地引导阅读跟大自然有关的图书,教会孩子通过书籍来解答疑难、查询资料,由此也增添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向往和好奇。

5鼓励孩子投入相关的活动。如有的中小学发起“以望远镜取代弹弓”———那些淘气的男孩再也不拿弹弓来射杀无辜的鸟儿,而是在清晨或傍晚,用望远镜观察各种各样的鸟儿如何哺育子女,如何谈情说爱,如何交配繁殖。奇特的“录音大赛”要求孩子们录下种种“动听的自然声音”,结果有的录下了飞翔蜜蜂的嗡嗡声,有的录下了雨打芭蕉叶的啪啪声,有的录下了夜莺银铃般的啼鸣,有的录下了轻若游丝的风声,有的录下了雨后庄稼“巴吱巴吱”的拔节声,但最后荣获冠军者却更为独具匠心———其作品竟然是一盘在森林里录下的完全无声的磁带!录制者的解释是:“动听的声音”其实随处可觅,但在如今充斥了各种噪音的世界上,“绝对的宁静”却绝对难找!   “儿童水鸟画”比赛则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英国孩子的热心参与,当然参赛者在创作之前必须对各种水鸟满怀爱心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研究。  曾荣获过大赛第一名的约尼尔披露,为了能把苏格兰翠鸟画得栩栩如生,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利用长焦距镜头相机,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拍摄到了1000余幅翠鸟的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他没有让一只翠鸟受到伤害,甚至哪怕受到惊吓。

6英国孩子特别钟情于看马戏。为了使马戏对孩子更具吸引力,有的马戏团的老板竟然让一些动物演员服用兴奋剂。果然,服药后的猩猩在作表演时变得更好动了因而也更显可爱了,威严的老虎则像小猫似地捉起了迷藏,袋鼠“兴奋”地活蹦乱跳———马戏表演确实更好看了,但自从一名知情的动物保护专家揭露了其中的阴谋后,孩子们都被激怒了。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好看”是须用危害动物的健康为高昂代价的,有的动物还因此而大大缩短了寿命。  后来,在一些学校和动物保护组织的倡导下,曾有成千上万英国儿童投入了“拒绝‘邪恶马戏’”运动。这样的运动不仅有效地制止了不法马戏团的“邪恶活动”,而且加强了孩子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纽带,因而可以说也是亲近大自然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7眼见伦敦动物园内的许多动物由于缺少活动而健康状况直线下降,年仅7岁的小学生迪克灵机一动:何不让它们在动物园里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迪克的想法尽管有点异想天开,但却得到了生物老师的赞赏。在同学们的支持下,迪克募捐到了一笔钱并买来了皮球、秋千、跳板、爬竿等运动器具安置在动物园里,专供动物们“使用”。 说来有趣,几乎所有动物的体质有了明显提高,孩子们心里为此也乐开了花!

8英国地处温带,本无热带雨林,但伦敦23所小学的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鼓励下,利用一家废弃的展览馆,成功地“人造”了一片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热带雨林,专供各地同龄人前来参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10-16 21:10

那先把你自己融入自然中学习!你自己都没有亲近过自然!

  • 2楼网友:煞尾
  • 2021-10-16 20:10
多带他出去旅游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