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智化寺音乐的记谱采用的是什么方式?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9:13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0-17 04:49
智化寺音乐的记谱采用的是什么方式?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0-17 05:13
智化寺音乐的记谱,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工尺谱,其中将“乙”记作“、”,将“工”记作“∣”,与宋代俗字谱相同;而板用“ソ”,则与唐代半字谱相同。
工尺谱是中国古代音乐所使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就象我们今天使用五线谱或者简谱来记录音乐一样。其中的“尺”字的读音为“che”,这一特定的读音是古代乐师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并不一定有音韵学上的传承根据。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最晚可能产生在晚唐五代。这种乐谱随着音乐的发展与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音高、节奏、调名等符号的记写方法上也有所改变,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工尺谱,与后期通用的工尺谱就有相当大的出入。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昆腔在南北各地的流行,在昆腔谱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应用最普遍、也最常用的谱式。
这种谱式的音高符号,一般说来属于首调唱名法(其他的工尺谱很多是用固定唱名法),如“上(相当于简谱的“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 (也有以“合”作“1”的工尺谱)。它的七个字的顺序,各地略有不同,发音和写法也稍有区别。假如低一个八度,除“六、五”改成“合、四”外,就将“尺工凡”等字的最后一笔划向下拖一个尾巴,在这里不方便输入样字,但古人用毛笔很容易书写出这样的字型。高一个八度则加一个“亻”,高二个八度就加一个“彳”,如“仩”等。此外,还有叠音(丶)、豁音(√)、落音(’)、擞音(乡)等补充符号。叠音即前音的重复,如“六丶”,实即“六六”。豁音即在前一音之后加一个高于前者一个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的较短、较弱的音,如“五√”,实即“五仩”。落音与豁音相反,是加一个低于前一音的音,如“五”,实即“五六”。擞音就是颤音。
它的调号以上字调(b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b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在这七个调中又以小工调、正官调、尺字调、乙字调等最常用。 工尺谱只是标明了一个乐曲的节奏轮廓,至于细致的节奏变化与升降半音等就无法记明了。所以传授时要加进很多花腔,称为“啊口”。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记谱法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保存古代的音乐遗产,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它的历史地位是必须充分肯定的而且它在发展中也不断有所改进。
 



智化寺音乐第26代传人演奏的曲目主要来源于《音乐腔谱》。此谱是智化寺第l5代传人永干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49年)沙写的。这是一本工尺谱。谱中记谱符号、点板方式与民间不尽相同。而智化寺这种记谱方法恰与宋代字谱相同。其中点板符号”同唐代工尺谱一样。可见,智化寺的《音乐腔谱》虽为清代僧人抄写,但留有唐宋音乐字谱的痕迹。谱中曲牌来源不一,丰富多采。有与唐代教坊曲同名的《望江南》、《千秋岁》等,有与元曲相似的《山荆子》、《点绛唇》等。其中最多的是为宗教活动服务的曲牌,如《三宝赞》、《金字经》、《五声佛》等。
  智化寺音乐的曲牌分为只曲和套曲两种。单独演奏的曲牌叫“只曲”,若干首曲牌联缀演奏的名“套曲”。白天礼拜《华严宝仟》时用的套曲为《中堂曲》;晚上施放《瑜伽焰口》时用的套曲名《料峭曲》。套曲结构模式有所谓序、身、尾之分。如《料峭曲》的序曲为《好事近》,以《千秋岁》、《醉太平》、《滚绣球》为“身”曲,以《四季》为“尾”曲。这表明所谓套曲是由若干首曲牌按照序、身、尾的曲式排列组成,其中转宫换调都有一定规律。
  智化寺的音乐乐制,在办法会、作佛事时,一般由九位僧人诵经、礼仟、敲击法器,分别吹奏管二支,笙二串,笛二支,云锣两架,大鼓一面,饶、钹各一副,档子一面,镊子(小钹)一副。在管乐中,管为九孔(前七后二),笙有十七簧。根据北宋陈场《乐书》的记载,九孔管、十七簧笙为唐宋旧制。演奏时,管子处于领奏地位,要求忠实于原谱,以奏出神韵佳,笙应富于节奏感;笛的演奏应自由活泼地穿插于旋律之中。各种乐器的演奏者,既相互照应又各自发挥所长,既避免单调齐奏又不得有乱章法!以此体现智化寺音乐的独特风格。
  智化寺音乐的宫调有四调,艺僧们称为“正、背、皆、月”,即正调、背调、皆止调、月调。其中“皆止调”,据考证,就是唐代已被讹变为“歇指调”的“褐石调”。“月调”就是唐代“越调”的“越”字之讹。至于“背调”很可能就是唐乐中的“背四调”。可见智化寺音乐四调中有三个调名是与隋唐音乐相同的。
  智化寺音乐在乐谱、乐器、乐调、曲牌以及演奏技巧和方法上,都保留有唐宋燕乐甚至上溯到更远年代的一些乐制。正由于智化寺音乐在教授方法、演奏技巧方面,坚持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不许随意变易的神圣性和特殊性,所以时至今日依旧保持佛教音乐特有的远、虚、淡、静的意境。
  京音乐的最大优点是保存了宋代古乐甚至更远的隋唐燕乐遗音,为国内、国际都十分罕见的完整、隼硌、真实的古代音乐资料。智化寺京音乐和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寺音乐、和福建南音,同属我国现存的最古老音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