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概括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极其特点

答案:1  悬赏:30  
解决时间 2021-01-18 13:51
  • 提问者网友:人傍凄凉立暮秋
  • 2021-01-17 16:41
概括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极其特点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1-17 17:11
南面官,辽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南面官,即汉制的变通。南面官主要管理辽国南面从事农耕的汉族。其机构与官职名称沿袭唐、宋。有中书省,初名政事省,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为正、副宰相。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官等,均沿用汉制。设南枢密院综理汉人军政,职官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南面地方官则设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统军使、招讨使、刺史、县令等。南面官的地位略低于北面官,汉人能做北面官者极少,而契丹人做南面官者很多。契丹人做南面官,也须穿汉服。故做南面官无论汉人和契丹人均被称为汉官。
辽设立的统治制度。辽的疆域辽阔,号称幅员万里,居民成份有突厥诸族、女真人及汉等,为了治理人口构成复杂的国家,创立南北面官制度。施行、创立于辽太宗时期。设立原则为“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辽史》卷45《百官志》)其制北面官设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北南二大王院、夷离毕院、宣徽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分别相当于汉制的兵、吏、户、刑、工、礼部等六部之制,北面官中的南北之分源于辽俗,辽俗以西为上,故两翼以南北言之。北面官职掌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辽史》卷45《百官志》)。南面官制设置仿照唐代或晋代诸制。辽太宗初入汴时,始设枢密使,因晋之制以掌汉人之事,天禄四年(950)建政事省,南面官制始立,设有三公、三师、三省及六部、台、寺、院、监,并设有诸卫、东宫的各种机构。汉人枢密院“因晋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初兼尚书省”,是汉人官制中的重要机构,又由契丹汉儿司变化而来。南面官制除朝官设立如上外,还有“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咸在方州,如唐制也。”(《辽史》卷47《百官志》)“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同上)。北面官均为契丹贵族担任,但不世袭,而是因才而举,名号极多,时有损益,实质上也是沿用唐晋之制。南面官仍沿用汉人习俗,以考试等方法选拔士人担任,南面官的权力远不及北面官。
辽太宗对于辽朝的贡献较大的要数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了。辽太宗将后晋的一整套汉族官制带到了辽国,加上原来阿保机时期确立的官制,终于使辽的官制在部分汉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随着辽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辽太宗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务,就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则,形成了北、南两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北面官制,即辽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之所以称为北面官,是因为辽国有崇拜太阳的习俗,喜欢向东,而且以左为上。这样,辽王的大帐就面向东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的办公地点,所以叫北面官。在北面官中,又分为几种类型:北面朝官,北面御帐官,北面皇族帐官,以及北面诸帐官和北面宫官。
北面朝官,这是辽朝官制的主要机构,在北面朝官中又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如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这和总的南北面官制很容易混淆,应该分清。在北面朝官中,南北枢密院是辽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掌管军政和民政,也通称为北衙和南衙。北面朝官中还有北南枢密院中丞司,掌管纠察检举百官。北南宰相府也参与军国大事,类似于汉族官制中的参知政事。另外,还有大惕隐司,掌管皇族的政教事务。设置夷离毕院,掌管断案、刑狱。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最后在百官之上还设置了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大于越府,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和汉族太师的称号差不多。但一般人很难得到大于越的称号,整个辽朝也只有三个人得到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