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公司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答案:3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04-27 13:17
  • 提问者网友:紫柔同归
  • 2021-04-27 06:52
公司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24K纯糖
  • 2021-04-27 08:14
原发布者:FX资料库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全厂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及时修复,减少停机时间,确保全年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标规程。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厂区所有设备的维修。三.职责1、本制度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或修改,由分管经理审批2、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协同岗位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执行3、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四.内容及要求1、依据设备故障、事故等发生的不同情况,将设备维修分为三大类:定期维修、紧急维修和设备更新及系统改造。2、定期维修2.1坚持预防为主的设备维修原则,进行定期维修,并制订相应的大修、中修和小修计划。2.2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维修计划,以便尽可能延长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并减少紧急维修的机会。2.3设备管理部负责建立设备维修档案,维修记录及更换零配件记录必须完整、真实,以便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 2.4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后,由生产部和设备部共同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共同填写设备维修验收单,双方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投入生产。2.5进行正常系统定期维修时,如对生产使用造成影响,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生产部,以便做好充分准备。3、紧急维修3.1必须进行紧急维修时,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由设备管理部安排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3.2如因紧急维修,对生产使用造成影响时,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同时,需考虑尽量减少影响范围。3.3如发生故障的设备在保修期内,应做出适当的应急处理,以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并立即通知有关供应商的保修负责人。3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性且迷人
  • 2021-04-27 10:29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内部生产、运输、吊装、办公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制度。公司各部门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二) 规程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条 各部门首先要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第四条 凡是安装在用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第五条 对新投产的设备,技术装备部应在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第六条 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技术装备部应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第七条 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或有缺陷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并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第八条 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报送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九条 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三) 规程的内容 第十条 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转速、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润滑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查询及排除。 第十一条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液压原理图、气动原理图、蒸汽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主要零部件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四) 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十二条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主管技术装备部的副总经理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入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手里,并做到人不离岗。 第十三条 生产部门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第十四条 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公司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十五条 生产部门每月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员,每年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五)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第十六条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第十七条 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六) 设备润滑管理 第十八条 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部门设专职润滑员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各部门的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并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1)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2)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3)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4)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5)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支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条 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的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第二十一条 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各部门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公司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七) 设备缺陷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 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第二十三条 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第二十四条 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第二十五条 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八)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第二十六条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第二十七条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检查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个检查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季、年检查点。 第二十八条 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检查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部门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负责承包重要的检查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第二十九条 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值班主任,由值班主任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员。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员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员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技术装备部汇报。 技术装备部应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输入计算机外,要进一步检查落实,以便于综合管理。 第三十条 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员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值班主任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技术装备部确定解决方案。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分管副总经理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第三十一条 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或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设备或部位;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设备或部位。 第三十二条 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本公司技术装备部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分管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做出评价意见,经分管副总经理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 2楼网友:浪女动了心
  • 2021-04-27 09:29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内部生产、运输、吊装、办公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制度。公司各部门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二) 规程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条 各部门首先要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第四条 凡是安装在用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第五条 对新投产的设备,技术装备部应在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第六条 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技术装备部应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第七条 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或有缺陷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并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第八条 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报送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九条 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三) 规程的内容 第十条 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转速、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润滑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查询及排除。 第十一条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液压原理图、气动原理图、蒸汽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主要零部件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四) 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十二条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主管技术装备部的副总经理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入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手里,并做到人不离岗。 第十三条 生产部门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第十四条 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公司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十五条 生产部门每月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员,每年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五)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第十六条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第十七条 各部门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六) 设备润滑管理 第十八条 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部门设专职润滑员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各部门的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并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1)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2)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3)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4)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5)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支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条 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的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 第二十一条 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各部门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公司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七) 设备缺陷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 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第二十三条 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第二十四条 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第二十五条 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八)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第二十六条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第二十七条 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部门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检查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个检查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季、年检查点。 第二十八条 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检查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部门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员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员负责承包重要的检查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第二十九条 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值班主任,由值班主任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员。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员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员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技术装备部汇报。 技术装备部应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账,输入计算机外,要进一步检查落实,以便于综合管理。 第三十条 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员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值班主任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技术装备部确定解决方案。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分管副总经理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第三十一条 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或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设备或部位;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设备或部位。 第三十二条 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本公司技术装备部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分管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做出评价意见,经分管副总经理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