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为什么清朝的皇太后要称做“老佛爷”?

答案:5  悬赏:10  
解决时间 2021-01-12 13:16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1-12 05:59
为什么清朝的皇太后要称做“老佛爷”?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佘樂
  • 2021-01-12 06:37
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 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 慈禧听罢感到十分惊奇,便起驾出宫。出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到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慈禧上了码头,进了山门,直奔大雄宝殿而来。进得殿来,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觉勃然大怒:“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 那个时候,奴才欺骗主子是要杀头的,但李莲英心中有数,忙说:“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这里。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见状明白了一半儿,但她故作不解问道:“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李莲英他们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一席话说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爷这个称呼便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了。 据说这个观世音是李莲英让人按慈禧的模样塑造的,后来慈禧来万寿寺焚香礼佛,卜签求寿,由于对此观世音非常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李莲英扮作护法神韦驮,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她们俩人在这个佛像前照了张像,曾经有人见到过此照片。 还有种说法———— 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和“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而清代皇帝的“特称”则叫“老佛爷”。在有些历史小说,电影、戏曲中,把慈禧太后称作“老佛爷”。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呼不是慈禧专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爷”这个称呼,是因为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袭首领,起名就叫“满柱”。满清建国后,将“满柱”汉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皇帝的特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1-12 10:15
作者:能不能好好说话
近几年有关清宫的影视剧很多,尤其是慈禧的故事。而凡有慈禧的清宫戏,又总能听到一个比较特别的称呼——“老佛爷”。慈禧非常喜欢人们称她“老佛爷”,“老佛爷”似乎就成了她的专称。其实,从历史上看,“老佛爷”原是有清一代用来指称开国皇帝的。
满人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开卷第一回就说到正黄旗汉军一个安二老爷,“他的祖上,也曾跟着太汗老佛爷征过高丽,平过察哈尔”。这“老佛爷”指的便是开国的太宗皇帝皇太极(据说后来也有称康熙、雍正、乾隆等为“康熙老佛爷”、“雍正老佛爷”和“乾隆老佛爷”的)。所以,老佛爷这个称呼,并非始于慈禧,原来也不是慈禧的专称,而是用于指称开国皇帝的。而开国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别称呼,又可能与其“满洲”的族名有关。
“满洲”是清代满族的自称,而满族原是来自女真人的,努尔哈赤就自称是女真人的后裔。他借复兴完颜金之名,于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登上了可汗位,国号就叫金(史称后金)。但他儿子皇太极继位后,却废了“女真”旧号而定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之后,“满洲”又通称“满族”沿用至今),又于次年改国号“金”为“清”。
据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五所说,“满洲初为部落名,国书本作满珠……乾隆四十二年(1777)上谕: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而“其易‘珠’为‘洲’,盖由‘洲’字义近地名,故汉字假借承用之”。这是说“满洲”原是“满珠”的音转假借,因为“洲”更像地名,所以后来汉语中就改称“满洲”了。
满人为什么定这样一个族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文殊师利)菩萨最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转为曼珠或满住,明初建州(按:指东北的建州卫,明成祖时所置)名酋有李满住(按:女真人后裔,明英宗正统年间袭封建州卫都指挥,“李”为明朝皇帝的赐姓),努尔哈赤也有满住的尊号。满字,取满住第一字,洲字取建州第二字,州旁加水成洲字”。则“满洲”原来是作“满住”的,而“满住”是“文殊”的音转,所以“满洲”原是一个菩萨的佛号。
就史书记载看,“满洲”一词有多种写法,或作满珠、满住、满柱,也有作曼珠(曼珠师利)或曼殊(曼殊室利)的,如陈康祺《曼珠即满洲之转音》说:“西藏每岁献丹书,称上为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译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按珠、殊同音,曼珠亦即满殊二字。”之所以有此多种不同写法,应是汉译无定字的缘故。而“曼珠师利”或“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也就是常与普贤一起随侍释迦牟尼(如来佛)左右的文殊菩萨,他是佛教所说修行层次最高的四大胁侍菩萨(另两位为观音与地藏)之一。
我国古代皇帝古代皇帝的称呼,通常有庙号、谥号、年号或尊号,但不同时期也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称或专称。如汉朝,除了高祖、文帝、武帝这些谥号之外,还有称“国家”或“大家”的;晋以后又有称“官家”的,如《水浒传》中就称宋当朝天子为“赵官家”;明代则称“老爷”或“爷”,说是凡内臣奏事,前朝皇帝均按年号称“某年号老爷”,当今皇上则称“万岁爷”(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萨的缘故,就以佛号为其特称而称“佛爷”或“老佛爷”的。清宫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确实不少,譬如顺治皇帝福临,就是特别痴迷的一个。他曾自号“痴道人”,说什么“朕想前身的确是僧”的话,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王家”的《顺治皇帝悟道偈》盛传,乃至死后民间还有五台山出家的说法流传。之后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诚地信佛崇佛的。
就慈禧而言,虽说为人乖戾,“性惨刻反复”(《慈禧传信录》卷中),但对佛似也很虔诚,据说也勤于礼拜,还摄有多张扮作大慈大悲观世音的照片挂于寝宫,因此就以观音菩萨自居而让人称她为“老佛爷”。之所以如此,据德龄公主《清宫禁二年记》所说,“盖以太后极愿为男,故命人亦以男呼之”。她说光绪帝去见慈禧时,都是“跪太后前而呼之曰:‘亲爷爷吉祥!’”的,于是“帝宫中自帝以次,率以父称太后”。这恐怕是因为慈禧感到自己虽说大权在握,但名义上终究还只是一个太后,因而就想借此称呼来强化自己的权威。
所以,“老佛爷”原来并非慈禧的专称,而是清代开国皇帝的特称,只是慈禧袭用之后,就成了她的专称。
据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二十一回所说,慈禧自称“老佛爷”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她六十大寿时。说彼时“西太后遂自加徽号,令承值人员等称她作老佛爷,或称她作老祖宗”。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二回,说一个乌将军“仗着老佛爷腰把子硬”,这“老佛爷”指的便是慈禧。鲁迅《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中说“谭叫天在剧坛上称雄”,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赏识过的”,清楚地点明了老佛爷就是慈禧。所以自慈禧以皇帝自居而自加徽号称“老佛爷”之后,“老佛爷”这个原来指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特称,就演变为慈禧的专称了。
《汉语大词典》对“老佛爷”的释义是:“清代对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称,后专指慈禧太后。”这“皇太后”应该就是后来专指的慈禧太后,只是这“太上皇”不知何所指。清朝称太上皇者唯乾隆一人,皇太极并非太上皇,他是清朝实际的开国皇帝,“清”这个国号就是他创建的。所以这“太上皇”,或许称作“开国皇帝”,会更符合史实些。
如前所说,“满住(满洲)”原是“文殊”的音转,汉译因此有译为“佛爷”的,所以“老佛爷”或许也可视为清朝皇帝的一个特称(但并非每个皇帝都有此特称)。而以皇太后身份称老佛爷者,似仅慈禧一人,但因为她是清王朝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实际上的“皇帝”,所以“老佛爷”这个清朝皇帝的特称,后来就演变成她一人的专称了。
——————————————
原文来自:慈禧太后为何称“老佛爷”?_学历史
  • 2楼网友:野慌
  • 2021-01-12 08:52
"老佛爷"是一直以来满清皇帝的特称,太后\皇后甚至太皇太后都不能用此称呼. 全清代唯一用此称呼的女人便是慈禧,她从光绪年间办五十大寿以后方才被称为"老佛爷",首先提议上此称呼的是当时为她庆祝寿诞的礼部某侍郎,理由是她为"大清中兴"做出巨大贡献,有"皇朝巨擘之力",又"威声远播泰西",因此"堪为当世人主之效"(此人后来因此由四品侍郎升任官阶二品且油水极大的山东学政,名字偶忘记了,<翁同和日记>里有记载),然后全体六部四品以上官员联署上奏,经由光绪皇帝朱批,皇太后慈禧从此就被人称为"慈禧老佛爷"或"太后老佛爷". 顺便提一句,其余著名的皇太后如乾隆的生母和康熙祖母孝庄,都未曾有过"老佛爷"这一称呼.
  • 3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1-12 08:21
"老佛爷"是一直以来满清皇帝的特称,太后\皇后甚至太皇太后都不能用此称呼. 全清代唯一用此称呼的女人便是慈禧,她从光绪年间办五十大寿以后方才被称为"老佛爷",首先提议上此称呼的是当时为她庆祝寿诞的礼部某侍郎,理由是她为"大清中兴"做出巨大贡献,有"皇朝巨擘之力",又"威声远播泰西",因此"堪为当世人主之效"(此人后来因此由四品侍郎升任官阶二品且油水极大的山东学政,名字偶忘记了,里有记载),然后全体六部四品以上官员联署上奏,经由光绪皇帝朱批,皇太后慈禧从此就被人称为"慈禧老佛爷"或"太后老佛爷". 顺便提一句,其余著名的皇太后如乾隆的生母和康熙祖母孝庄,都未曾有过"老佛爷"这一称呼.
  • 4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1-12 07:18
"老佛爷"是一直以来满清皇帝的特称,太后\皇后甚至太皇太后都不能用此称呼. 全清代唯一用此称呼的女人便是慈禧,她从光绪年间办五十大寿以后方才被称为"老佛爷",首先提议上此称呼的是当时为她庆祝寿诞的礼部某侍郎,理由是她为"大清中兴"做出巨大贡献,有"皇朝巨擘之力",又"威声远播泰西",因此"堪为当世人主之效"(此人后来因此由四品侍郎升任官阶二品且油水极大的山东学政,名字偶忘记了,<翁同和日记>里有记载),然后全体六部四品以上官员联署上奏,经由光绪皇帝朱批,皇太后慈禧从此就被人称为"慈禧老佛爷"或"太后老佛爷". 顺便提一句,其余著名的皇太后如乾隆的生母和康熙祖母孝庄,都未曾有过"老佛爷"这一称呼. 你补充问题是看电视剧得来的吧,那不是真正的历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