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流程和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3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9:46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10-17 02:46
流程和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大漠
  • 2021-10-17 03:09
流程是进行这项工作的程序,就是指导大家怎么做

制度是保障工作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10-17 05:04
“流程”和“制度”定义        什么是“流程”(程序),就是合理利用资源,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是一个功能团队正确地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比如采购流程,就是指导采购功能团队(如我们公司的PMC部/供应部/审计财务部/仓储部收货组/品质部IQC等同仁)完成原材料采购并入库的过程。      什么是“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你对做了某一事情的后果的处理方法”。所以制度更多的内容是一种奖惩的规定,如:“供应商处罚协议”。制度一般针对细节进行,且制度与制度之间是相对孤立的,如采购流程的制度中,相关制度会有“收获组违规处罚规定”“跟单员违规下单规定”等等。 那么,流程与制度是否可以融入同一文件中?一般认为不能,因为这里隐含着管理文化的问题,是用制度管理,还是用流程管理,即是流程导向文化,还是制度导向文化?。  流程和制度的区别 1、管理思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不同的企业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简单的比较孰优孰劣,但是可以比较管理模式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这取决于它所基于的管理思想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赞扬大禹治水的韧性精神,而让大禹名垂千古的则是他所制定的治水策略是“疏导”,而不是黄帝治水的“死堵”,后人在总结两人的治水功过时,无不指出最大差异在于“管理思想”的差异。 我们提倡的“流程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以导治水”,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善”,其特点是以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作为核心,结合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其他资源,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设定流程;它是企业管理原则的很好载体;它提倡以“对自己职责的本分”、“对上下游的积极信任”的态度来有效运作流程。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体现是一种“以堵治水”(且更多的是处罚),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恶”。简单的说既是“假如你不做,按制度进行处罚;你要胆敢再犯,加倍处罚;看你还敢吗?”俨然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管理模式。 2、局部与系统   从“流程”的定义中可以了解到“流程导向”是为实现某项功能的一个系统,系统可大可小,整个企业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独立系统,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产”“销”“人”“发”“财”等等分类方式,实际上IOS9001:2000标准已经提供给我们一种比较合理的流程系统分类方式。但是不管如何分类,各系统之间都会通过各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最终织成一个涵盖全局的网络系统。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是针对局部出现执行力问题而采取的奖惩措施,包括对执行人主观态度以及客观过失造成公司损失的处理。 3、改善思维   很多管理人员感叹流程执行难,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管理文化导向表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制度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考虑的是“是不是处罚太轻了?”,随即修改制度加重处罚力度。 而“流程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更多的会从流程实际使用优化的角度出发。优化流程解决方式有两种:防呆化和标准化,防呆化是流程优化最高目标,目前在许多公司中利用信息系统自动防呆辅助流程管理运用非常普遍(如:公司四班系统),可是在企业中所有的管理流程的防呆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使流程标准更优化”上。 前期,我们公司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采购员经常在无“设备请购单”的情况下便执行采购,相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采购员”必须要依据经过批准后“设备请购单”请购,否则进行严厉处罚,执行时将毫不手软等等。言词不可谓不强硬。可是一段时间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最后,大家还是从流程完善出发才将问题解决,即在设备采购流程中规定:仓库在办理“设备”入仓手续时,需依据“设备请购单”才办理。
  • 2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10-17 04:37
“流程”和“制度”定义         什么是“流程”(程序),就是合理利用资源,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是一个功能团队正确地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比如采购流程,就是指导采购功能团队(如我们公司的PMC部/供应部/审计财务部/仓储部收货组/品质部IQC等同仁)完成原材料采购并入库的过程。       什么是“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你对做了某一事情的后果的处理方法”。所以制度更多的内容是一种奖惩的规定,如:“供应商处罚协议”。制度一般针对细节进行,且制度与制度之间是相对孤立的,如采购流程的制度中,相关制度会有“收获组违规处罚规定”“跟单员违规下单规定”等等。 那么,流程与制度是否可以融入同一文件中?一般认为不能,因为这里隐含着管理文化的问题,是用制度管理,还是用流程管理,即是流程导向文化,还是制度导向文化?。   流程和制度的区别 1、管理思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不同的企业适用于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简单的比较孰优孰劣,但是可以比较管理模式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这取决于它所基于的管理思想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赞扬大禹治水的韧性精神,而让大禹名垂千古的则是他所制定的治水策略是“疏导”,而不是黄帝治水的“死堵”,后人在总结两人的治水功过时,无不指出最大差异在于“管理思想”的差异。 我们提倡的“流程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以导治水”,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善”,其特点是以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作为核心,结合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及其他资源,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设定流程;它是企业管理原则的很好载体;它提倡以“对自己职责的本分”、“对上下游的积极信任”的态度来有效运作流程。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体现是一种“以堵治水”(且更多的是处罚),其基于的管理假设是“人性本恶”。简单的说既是“假如你不做,按制度进行处罚;你要胆敢再犯,加倍处罚;看你还敢吗?”俨然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管理模式。 2、局部与系统    从“流程”的定义中可以了解到“流程导向”是为实现某项功能的一个系统,系统可大可小,整个企业是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独立系统,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产”“销”“人”“发”“财”等等分类方式,实际上IOS9001:2000标准已经提供给我们一种比较合理的流程系统分类方式。但是不管如何分类,各系统之间都会通过各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最终织成一个涵盖全局的网络系统。 而“制度导向”更多的是针对局部出现执行力问题而采取的奖惩措施,包括对执行人主观态度以及客观过失造成公司损失的处理。 3、改善思维    很多管理人员感叹流程执行难,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管理文化导向表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制度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考虑的是“是不是处罚太轻了?”,随即修改制度加重处罚力度。 而“流程导向”管理模式的公司,管理者更多的会从流程实际使用优化的角度出发。优化流程解决方式有两种:防呆化和标准化,防呆化是流程优化最高目标,目前在许多公司中利用信息系统自动防呆辅助流程管理运用非常普遍(如:公司四班系统),可是在企业中所有的管理流程的防呆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使流程标准更优化”上。 前期,我们公司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采购员经常在无“设备请购单”的情况下便执行采购,相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采购员”必须要依据经过批准后“设备请购单”请购,否则进行严厉处罚,执行时将毫不手软等等。言词不可谓不强硬。可是一段时间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最后,大家还是从流程完善出发才将问题解决,即在设备采购流程中规定:仓库在办理“设备”入仓手续时,需依据“设备请购单”才办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