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谁能帮我古文翻译下啊?

答案:4  悬赏:60  
解决时间 2021-11-08 11:32
  • 提问者网友:无依无靠的距离
  • 2021-11-08 01:50
《后汉书》卷六八《郭太传》:“初,太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叔度,累月不去。或以问太,太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波,澄之不清,挠之不浊,不可量也。’已而果然。太以是名闻天下。”钱大昕校云:予初读此《传》,至此数行,疑其词句不伦;蔚宗避其父名,篇中前后皆称林宗,即它传亦然,此独书其名,一疑也;且其事已载《黄宪传》,不当重出,二疑也;叔度书字而不书姓,三疑也;前云“于是名震京师”,此又云“以是名闻天下”,词意重沓,四疑也。后得闽中旧本,乃知此七十四字,本章怀注引谢承书之文,叔度不书姓,蒙上“入汝南则交黄叔度”而言也。今本皆馋入正文,惟闽本不失其旧。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一起来看看吧
  • 2021-11-08 02:27
当初,郭太刚到南州,拜访袁奉高,没有留宿就离开了;拜访叔度却几个月也不离开。有人问太,太回答说:“奉高的气度,比之于充溢的水,很清也容易捧取。叔度的气度,浩荡像千顷江水,沉积不会变清,搅动不会变混。不能估量。后来的确如此。太因此而天下闻名。钱大昕说:“我开始读这篇传记,读到这几行,怀疑它的词句没有顺序,蔚宗避讳他父亲的名字,篇中前后都称林宗,就是其他传也是这样,唯独这篇传记写他的名讳,一个疑点。而且他的事迹已经载入《黄宪传》,不应当重复出现,是第二个疑点,叔度写字号而不写名字,第三个疑点。前面说”从此名声震动京都”,这里又说“因此名声传于天下”,语句重复,第四个疑点。后得到福建旧本子,才知道这74个字,本章节的注解引用谢承书的文章,叔度不写姓名,是承上省略“到汝南就结交黄叔度”这句话才这样说的。现在的文章都掺入正文,只有闽本没有失去原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堕落奶泡
  • 2021-11-08 06:01
为什么要把郭泰打成郭太呢?而且被比较有水平的白话译者反复打错。泰、太明摆着是不同的两个字。敲键盘的时间一样。国家并未把泰字简化为太字。“国泰民安”从来没有人写作“国太民安”。难道中华书局把后汉书《郭泰传》印成了《郭太传》吗?
  • 2楼网友:时光挺欠揍
  • 2021-11-08 04:33
郭太先到南州,拜访袁奉高,当天就离开了;拜访叔度,几个月也不离开。有人问郭太,太回答说:“奉高的才干,比之于充溢的水,很清但很容易汲取。叔度的才干,浩荡像千顷江水,沉积不会变清,搅动不会变混。不能估量。后来的确如此。太因此而天下闻名。钱大昕说:“我刚读这篇传记时,读到这几行,怀疑它不应该:蔚宗避讳他父亲的名字,篇中前后都称林宗,就是其他传也是这样,唯独这篇传记写他的名讳,一个疑点。而且他的事迹已经载入《黄宪传》,不应当重复出现,是第二个疑点,叔度写字而不写姓氏,第三个疑点。前面说”从此名声震动京都”,这里又说“因此名声传于天下”,语意重叠,第四个疑点。后得到福建旧本,才知道这七十四个字,本章节的注解引用谢承(谢承,字伟平,会稽山阴人,三国吴大帝孙权谢夫人之弟。父为东汉尚书郎。有《后汉书》143卷,以“疏谬少信”为刘勰所讥,今已佚)的文章,叔度不写姓氏,是承上省略“到汝南就结交黄叔度”这句话才这样说的。现有的都掺入正文,只有闽本没有失去原貌。
  • 3楼网友:懂得ㄋ、沉默
  • 2021-11-08 04:07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