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在中国古代四书指什么要详细的

答案:4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1-11 07:21
  • 提问者网友:
  • 2021-01-10 22:53
在中国古代四书指什么要详细的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10 23:25
在中国古代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汉族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局限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11 01:30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
  • 2楼网友:千夜
  • 2021-01-11 01:23
一、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 《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 3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11 00:40
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南宋 理学家 朱熹 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 元 皇庆 二年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规定以 朱熹 的《集注》为根据。 明 清 相沿不改。 元 方回 《古斋箴》序:近世 朱 氏‘四书’,吾服膺焉。参见 四子书 。   2. 指四部书。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涅盘经疏启》:四书所总,施命止於域中。 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参见 四部书 。《四书》[1]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子思、曾参,所以称为《四子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