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艾灸后上火了,怎么办

答案:4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01-11 21:21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1-11 16:37
艾灸后上火了,怎么办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11 18:01
艾灸上火一般与施灸顺序颠倒背离有关,当然这种说法不是适合所有人,但是的确有个别患者因为施灸顺序的错误,从而引发一些不适,所谓的一些上火症状!

艾灸虽然没有副作用,但是施灸顺序若有误,亦可引起经气错乱,但不必大惊小怪!

施灸的顺序为;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背部后,腹部,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经多从胸部走头部,或者从脚走头,所以施灸请尽量按照施灸顺序来灸!

《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千金翼方》说:“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 总的来说,我们施灸的时候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壮数先少后多。

按以上的顺序进行,先阳后阴,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从上后下,可以避免面部哄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先少后多,主要是使艾柱的火力由弱增强,以使人能易于接受。

再说艾灸后上火怎么处理?
艾灸上火一般就是面部突然长痘痘,有口齿生疮,痰多或者咽喉痛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些症状,是施灸后身体自我调控的正常症状,所以,不应过度担心!

一般情况下,可持续施灸,或者多饮用蜂蜜水,要温水调开饮用,蜂蜜性平,可调和阴阳,此外,亦可配穴施灸,调整施灸顺序等改变消除所谓的上火症状!

如,咽喉肿痛,可施灸天突穴!口齿生疮可施灸合谷穴,鼻涕感冒可施灸大椎与印堂等穴位!一般几周后就消失!

此外还关于施灸过程中的瘙痒,湿疹各种排病反应等问题,我们更要提前了解后,否则突然遇到,多半会胡思乱想,因而做艾灸,尽量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方能坚持下来获得良效!

更多相关艾灸问题,见郭林古法艾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1-11 19:48
艾灸是补阳气很快的,在艾灸大补阳气同时应适度补些阴液如:多喝些水,多吃些水果等,如还不能减轻,可艾灸足三里穴(双侧都要灸)引火下行,以上所述还没减轻可暂停艾灸2天或隔天艾灸。另外,你的艾灸时间应选在午后为佳,灸前最好喝一杯(2~3两)高于体温的温水,灸后补充一杯稍有些烫嘴的热水,适当温饮以助阴液防止上火。希望有帮到你,有关于艾灸相关问题可@我。
  • 2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1-11 19:39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艾灸保健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人有些小毛病,自己便在家随手拿起一根艾条,随便灸灸倒也见效。
但也有些人则不同,一灸便上火。其实,很多时候,艾灸看似简单也蕴含着大道理,比如艾灸至阴穴转胎效果好,但也有些情况比如脐带绕颈则禁灸。因此,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平时艾灸强身健体还行,如若治病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今天,我们谈谈手脚冰凉的朋友,一灸就上火,怎么办?正常人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一个正常的人?
阴在上,阳在下。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从而达到“上阴下阳”阴阳相交之象,尤如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
人亦如此,上阴下阳,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
但是由于咱们现在的生活状态,长期处于激进状态,导致阳气持续滞留在人体上焦,下焦阳气不足;  
气脉流通不畅,从而造成“上阳下阴”阴阳不相往来的否象,继而各种各样的毛病便层出不穷。如何引火归源? 那如何才能让持续滞留在上焦的阳气,转移至下焦呢?
清·罗东逸《内经薄议·足少阴肾藏病论》中的“水暖而龙潜,水寒而龙起”也是很好的解释。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思考,浸于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暖水中自然最舒服,水太热或太寒均为所恶。所以,扶阳抑阴来治浮火,以罗氏的解释为:“水暖而龙潜”。其实,以补阳来治龙火之患,其实在《伤寒论》中早就应用了。中医如何理解引火归源?
补火为什么能引火归源?很多人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
来,咱们用物理学解释一下。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所具的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质量小的天体都绕着质量大的天体做有规律的天体运动,就如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
地球把大气、人类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其上的道理也一样。
火是炎上、外散的,一般来说,人体上部、外部的阳气更多,对下部、内部的阳气本就容易形成一个引力优势。
如果阳虚在下或内,这种引力优势就更明显了,于是虚阳易受上部、外部阳气的吸引,而上浮或外越,形成内真寒外假热或下真寒上假热的阳虚阳浮证。
因此,补肾火就类似增加下部、内部的阳气质量,以增强其与上部、外部阳气抗衡的力量。
甚至肾阳充沛的情况下还可形成自身的引力优势,使上部、外部的阳下沉、内蕴,为己所用,而成上阴下阳的泰卦,这就是引火归源。
艾灸哪里引火归源?
艾灸涌泉能引火归源,很多人也难以理解,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何以反能治疗一些有上热或兴奋症状,如高血压、失眠、焦躁等病症?
《灵枢·本输》有:“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为人身诸穴的最下方,少阴又为人身六经之最里。
张隐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足少阴为肾经,主水,五行中水居最下,此犹天一之水由至下涌出。
涌泉穴在哪里?就在我们脚底前1/3的凹陷处。
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
火一归源,犹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动,则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涌出而灌注周身,气行则水行,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
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人体水泉上涌的征兆,也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感也有这样的效,所以“搓脚心”也成为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法。
注意
※ 一般的保健艾灸,当以温为度,而不是以热为度。至于治病就当以病情轻重为衡了,如伤寒病之回阳,以足心转热为好转之断。
※ 艾灸涌泉也应有度,如果以保健来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热也会产生上火状况,以15分钟为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艾灸后的状态来进行调整,多体会与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长。
  • 3楼网友:雾月
  • 2021-01-11 18:41

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脸上起痘痘、耳鸣等现象,这些都是艾灸后上火的表现。那么艾灸后为什么会上火?与以下原因有关:
1、取用的孔穴不当:全身的不同孔穴,并非均能与不同的疾病相应,如选用不当,或是作用形式不曾把握好,岂但灸效不能施展,而且在灸时或灸后热度依然持续回升,并感到厌恶和不适。
2、很多人艾灸后呈现所谓的“上火”:如发热,高烧,口干舌燥,便秘便结,眼屎多,黄鼻涕,黄痰,早晨精力亢奋,心烦不安夜不能眠,鼻腔发干或流鼻血,血压降低,脾气火暴,皮肤发痒疹等相似“上火”的景象.虽说不扫除有真是热性体质而呈现此景象的,不过极少遇见;更多的人呈现这种景象其实是艾灸补充阳气后,与体内病邪停止正邪相争的体现,即是当初很多人所说的恶化发应。
艾灸上火该怎么办?
1、大椎穴刮痧
如果你害怕不会操作,那么就在大椎穴刮痧,从大椎刮到身柱。
如果起痧很重,3天一次,如果痧痕不重,可以每天一次,连续刮痧7次算是一个疗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火气,使火气顺着刮痧的路径排出体外。
2、点刺放血
艾灸上火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面提到的是常见的几种,另外还要看艾灸上火习惯走的路径。
有些人艾灸的余火上头,表现在头面起疙瘩,或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这个时候可以用点刺放血,就在大椎穴点刺放血,或在耳尖,还可以在合谷点刺放血。
如果上火在中焦,有的人艾灸后,表现为腹胀。其实也可以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部位点刺放血,还有足三里;如果上火出现在下焦,可以在八髎穴点刺放血或刮痧。
方法: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4下,然后拔罐,视其出血量,如果出血很多,一两次即可解决上火问题。如果出血量不足2毫升,可以隔日放血一次,3-5次就可以解决上火问题。
你一定会觉得点刺放血很神秘,甚至有些不敢,其实点刺针的针尖很短的,它仅够刺破皮肤,对内脏是不会有一点伤害的。
不过要注意: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有贫血倾向的人、出凝血机制不好的人(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孕妇或在月经期间经量比较大的人都不适合点刺放血。
3、绿豆蜂蜜汤
有的人上火上焦表现得严重一些,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可以用250克绿豆,先用2000毫升温水泡半天,然后用泡过的水小火煮绿豆1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绿豆都已经开花了,说明绿豆的有效成分都在汤里面了,也就可以盛出来喝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