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20  
解决时间 2021-01-12 21:10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1-12 17:42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玩世
  • 2021-01-12 18:37
最值得浓墨重彩的是他写的七绝《暮春即事》收入《千家诗》。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这是一首即事诗,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开篇入题,柳絮飘坠,切暮春时节;书案砚池,明即事内容。
多么宁静的书室。垂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没人吧,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不然,麻雀岂能闲步书案,柳絮哪得安卧砚台。这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书室里其实有人,那是诗人,“闲坐小窗读《周易》”。然而,书室却宁静得似乎没有人的存在,看来书室的一切动静同诗人都毫不相干,他如老僧入定,全部心思都在《周易》这本书上呢。书室的宁静正衬托出诗人的宁静。结句“不知春去几多时”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景,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花开花落纯任自然,诗人未曾留意,何尝动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这只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
《暮春即事》一诗内在的含义是,《周易》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理论基础,诗人通过“闲坐小窗读《周易》”的细节描写,不着痕迹地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当诗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学世界中的时候,内心世界一片从容,一片自然和乐,世间万物都不能进入他的意识。诗人表现的是他的理学涵养功夫。
一片树叶就是一个世界,一首诗就是叶采内心的独白,就是他涵养的体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