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日本锦鲤养殖业的发展史,以及养鲤场的数量及各自特点?

答案:1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3 09:15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10-13 06:14
日本锦鲤养殖业的发展史,以及养鲤场的数量及各自特点?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佘樂
  • 2021-10-13 06:53
锦鲤的经历

  锦鲤约出现在距今160年前的文化文政(1804~1829)时期左右,当时乡民把变种鲤与斗牛一样视同一种娱乐来饲养。进而转移其他地方,从天保年间(1830)起开始流行,传言也从藩内移动到藩外。(藩:古时诸侯管辖之地)

  总之,此小千谷地区离海很远,尤其冬天的深雪造成交通阻隔,很难赴海捕鱼,因此据说为了生活上动物性蛋白质来源的确保而开始饲育鲤鱼。然而因为深雪,无法在室外饲育,而变成与人们同在一个屋檐下饲育。而且因为约有半年的冬季期间不能在外面,必须在屋内生活,这样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之下,养育当中,鲤鱼起了突变,由真鲤演变成绯鲤、浅黄、鳖甲等变种鲤,进而以此为基调做改良的结果,才有今日此般豪华灿烂的锦鲤出现。

  在明治初期已有了红白、黄写等,而到了大正时期,相继有黑白斑(白写)、黑黄斑(黄写)、阿部鲤、大正三色、三色及红白等六种出现。黑白斑的优良亲鲤乃太田村的峰村一夫氏所有,雌雄两尾值三千日币,因为时代是大正末期,故可见锦鲤好像自古身价非凡。顺便一提的是,当时锦鲤的价格乃根据斑纹的出现状况而定,生后14~15天,长达5、6分者,1束(一百尾)大概10圆成交者也不足为奇。

  当时之三色乃黑、白、赤斑纹呈现一片零乱,与今日之大正三色不同。亦即,今日之大正三乃白地上有鲜明的黑斑与赤斑,且各鳍上面有黑条纹作为特征。这些锦鲤广泛介绍到日本各地的时间是在大正三色(1914)三月,此时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举办的大正博览会上有铭鲤27尾被展出,如此华丽的外表的魅力带动了变种鲤或花鲤之普及。亦即,以东山村长平泽氏为中心,与竹泽村养鲤业者共同出品,获得总裁大动位功二级,由载仁亲王殿下颁发银牌。其中七尾在九重禁苑(皇宫)中肩负盛名与光荣。

  于是后来有了德国鲤以及光鲤的引进,在不断研究之下接连有了新种之出现。到了昭和,更有了昭和三色、各种银鳞、黄金鲤等之出现,然后也制作出了锦水、金昭和、大和锦等华丽的品种,以至今日。

锦鲤与其别名

  锦鲤乃指有颜色、有斑纹,被当观赏用来饲育的鲤之总称。具代表性的红白、大正三色当然是,包括德国鲤中的黄金鲤,原有的绯鲤等都是锦鲤。

  距今大约160年前,经过突变在越后被制作出来,当时有色鲤、花鲤、模样鲤或变种鲤等名称,到后然才有了锦鲤这个好听的名称出现。而到底是谁给的名称并不清楚。常被当成锦鲤的别名使用的是“活宝石”。如此把锦鲤更加美名化的是名古屋大学的越原公明氏,大概已是10年前的事了。从此以后,在锦鲤品评会的海报或锦鲤的宣传等上面都常被大家高兴地拿来使用。这是一个把美丽度表达得很妙的语言,但爱好家当中也有很多人反对。理由是因为宝石这个语言带有冷酷之意,但锦鲤完全没有如此感觉,是让人感觉很温稳的东西。

  称之为日本国鱼的锦鲤,依其模样可分成百种以上,而且各种上面又有什么光鲤或金银鳞者,仿佛就是宝石。但其彼此间却没有完全相同者,此乃令人感到有趣之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