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江西崇仁县黄州桥的介绍

答案:1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5:57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10-16 21:23
江西崇仁县黄州桥的介绍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0-16 22:42
黄州桥位于崇仁县城。宝水河横贯县中,将县城一分为二,黄洲桥又将两半纽结起来。桥长139米,为八墩九孔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宽10米,两边辟人行道,并装置有华丽的桥栏和吊灯。

据《崇仁县志》载:唐时“于河上编竹为杠(即浮桥),鱼贯而渡,水溢而漂坏,水疲时复葺理用,力劳勉于病涉。”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佑八年(1248)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至咸淳六年(1270),县丞嘱好义之士陈纯中倡首,合众力重建,费钱11000余贯。建成的石桥高20米,南北两端筑阶而上,桥面两侧建屋40余楹,中建一祠,桥两头设门启闭,气势雄伟。桥成之时,民甚乐之,请状元文天祥(民族英雄)为之题匾,书“黄洲桥”三字。

元、明两代,黄洲桥屡坏屡修,并以捐资的豪绅名改称“德平桥”、“天启桥”。清代顺治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石桥几乎毁坏殆尽,遂代之以浮桥。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并借鉴临川文昌桥的经验,清河基将桥墩建在岩石上,又采用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加以改进。“自墩脚步砌至梁眼有14层,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边石,以24层为率……墩前加金钢雁翅一座,以杀水势”,十分牢固。民国时期,一度改名“中正桥”,年久失修却无人过问。1965年,扩建为八墩九孔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辟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桥栏和吊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崇仁县疏浚河道时,发现一对石龟,石龟长2米,宽1.6米,重达数吨,经专家考证,这对石龟可能就是这次建桥所遗的镇河之物,很值得珍惜。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