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收集某一领域探索微小世界的资料,做一份资料卡片

答案:3  悬赏:0  
解决时间 2021-10-17 01:19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10-16 17:16
收集某一领域探索微小世界的资料,做一份资料卡片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深街酒徒
  • 2021-10-16 17:22

"纳米"是英文nano的译名,是一种长度单位,符号为nm,原称毫微米,就是10的-9次乘方米(10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
1、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⒉纳米动力学,主要是微机械和微电机。理论上讲:可以使微电机和检测技术达到纳米数量级。
3.纳米生物学发展到一定技术时,可以用纳米材料制成具有识别能力的纳米生物细胞,并可以吸收癌细胞的生物医药,注入人体内,可以用于定向杀癌细胞。
4.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

探索世界http://www.huoche.net/tansuo/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10-16 18:40

类别:生物  

主题:探索微小世界的生物

资料来源:网上查询

    资料题目:  细菌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提起细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导致疾病,残害人命的病原菌,事实上病原菌只是细菌的一部分,大多数细菌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生产味精、积累氮肥、净化环境都离不开细菌。  

细菌是一类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个体极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它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只有一些核质分散在原生质中。


  • 2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0-16 17:41

类别:医学  

主题:微小世界

资料来源:上网查询  

资料题目:微生物  

内容: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依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爱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有些人误将真菌当作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过系统生物学教育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