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小班数学《这是妈妈的》课后

答案:1  悬赏:40  
解决时间 2021-01-10 16:59
  • 提问者网友:练爱
  • 2021-01-10 11:53
小班数学《这是妈妈的》课后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woshuo
  • 2021-01-10 13:05
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人,在本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辨认妈妈的物品,尝试对物品进行分类。而且是活动后要求幼儿能进行点数对应活动,为妈妈的手上画上戒指。
在活动的过程,在引题部分,我则出示了许多的妈妈常用的物品,让幼儿来认一认这是谁的,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名称,同时再让幼儿谈一谈这些物品的作用,用接下去的分类环节做好铺垫。接下来就地是请幼儿来进行物品的分类,首先请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在这个环节我发现幼儿掌握得还不够好,不能很好的按衣服,鞋子分开来,幼儿可能对于种类的意思理解 得还不够好。其次就是请幼儿按照对物品的色彩进行分类,这个环节中,由于孩子们都认识颜色,所以能很轻松地解决这个环节。最后就是请幼儿对物品按作用进行分类……前两个环节下来,每次孩子分类完后,我都会请孩子来进行点数,为接下来的操作环节做准备。
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中,就是采用点数对应的方法,让幼儿为妈妈伸出来的手指上带上相应的“戒指”。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点数对应。
在此次的操作环节中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孩子都能按物点数,说出总数,但是点数完之后,就是不知道如何进行点数对应,画上相应数量的物体。而且在操作过程也发现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地完成自己的操作,但是能力弱的幼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就无事可做,不知道如何做。针对班级中存在的这种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在区域中添加点数对应的操作玩具,利用晨来来园,区域游戏时让能力弱的幼儿多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