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易网

古代砖瓦建筑物由青砖建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1  悬赏:50  
解决时间 2021-11-09 03:32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1-08 03:44
古代砖瓦建筑物由青砖建成,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二级知识专家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1-08 04:07
私家园林用青砖小瓦、原木本色和精巧自由的砖木雕刻,以体现超然淡泊的格调。砖瓦作装饰 是对屋顶、墙面、地面、台座等砖瓦构件的艺术处理,可分为陶土砖瓦和琉璃砖瓦两大类。屋面是古代建筑重点装饰的部位之一。 筒瓦檐端有瓦当,汉以前瓦当有圆形、半圆形(也包括多半圆)两种,上面模印文字(宫殿名和吉祥词)、四灵(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卷草、夔龙等图案;汉以后都是圆形,南北朝至唐几乎都为莲瓣纹,宋以后则有牡丹、盘龙、兽面等。檐端板瓦设滴子,元代以前多为盆唇状,以后则变为叶瓣形,并模印花纹。正脊两端设鸱尾、兽头或吻,唐以前多用鸱尾,为内弯形的鱼尾状,并附有鳍;宋代鸱尾、兽头并用,但鸱尾已出现吞脊龙首,并减去鳍;明清改鸱尾为吞脊吻,吻尾外弯,同时仍保留兽头。垂脊、斜脊端部,唐以前不设走兽,宋代开始有仙人、龙、凤、狮子、马等,明清大体沿用宋制,但更定型化;民间建筑的吻、 兽花样极多,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屋脊在宋以前多用板瓦叠砌,正中设宝珠;元以后改为定型化的空心脊筒子,并增加花饰;民间建筑则用砖、瓦垒砌,比较朴素。地面铺砖,唐代常用模印莲花纹方砖铺于重要建筑的坡道和甬路上,宋以后多为素平铺装。墙面砌砖,质量高的建筑使用磨砖对缝,清代按砌筑的精细程度分为乾摆(无灰缝)、丝缝(灰缝内凹极小)、淌白(灰缝较大,有些用凸缝)3种做法。影壁墙、山墙端部和砖墙门窗边框及雨罩常做出细致的砖雕,有些雕出仿木结构形式,楼房挑出的檐廊则用砖雕做出仿木栏杆。建筑的台座,特别是砖塔的基座,多用砖砌出须弥座,上面雕刻繁复的花纹。南北朝以前有许多模印花纹的砖砌在墙面上,题材从人物故事到各种图案,非常丰富,但大多数用于墓葬中。 琉璃砖瓦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基本上和陶土砖瓦相似,只是规格化的程度更高,许多构件都是定型化生产,艺术效果庄重典丽,不适用于园林民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